http://blog.chinaunix.net/uid-20622737-id-2850251.html



OpenGL 会把源颜色和目标颜色各自取出,并乘以一个系数(源颜色乘以的系数称为“源因子”,目标颜色乘以的系数称为“目标因子”),然后相加,这样就得到了新的颜 色。(也可以不是相加,新版本的OpenGL可以设置运算方式,包括加、减、取两者中较大的、取两者中较小的、逻辑运算等,但我们这里为了简单起见,不讨 论这个了) 下面用数学公式来表达一下这个运算方式。假设源颜色的四个分量(指红色,绿色,蓝色,alpha值)是(Rs, Gs, Bs, As),目标颜色的四个分量是(Rd, Gd, Bd, Ad),又设源因子为(Sr, Sg, Sb, Sa),目标因子为(Dr, Dg, Db, Da)。则混合产生的新颜色可以表示为: (Rs*Sr+Rd*Dr, Gs*Sg+Gd*Dg, Bs*Sb+Bd*Db, As*Sa+Ad*Da) 当然了,如果颜色的某一分量超过了1.0,则它会被自动截取为1.0,不需要考虑越界的问题。

源因子和目标因子是可以通过glBlendFunc函数来进行设置的。glBlendFunc有两个参数,前者表示源因子,后者表示目标因子。这两个参数可以是多种值,下面介绍比较常用的几种。

GL_ZERO: 表示使用0.0作为因子,实际上相当于不使用这种颜色参与混合运算。

GL_ONE: 表示使用1.0作为因子,实际上相当于完全的使用了这种颜色参与混合运算。

GL_SRC_ALPHA:表示使用源颜色的alpha值来作为因子。

GL_DST_ALPHA:表示使用目标颜色的alpha值来作为因子。

GL_ONE_MINUS_SRC_ALPHA:表示用1.0减去源颜色的alpha值来作为因子。

GL_ONE_MINUS_DST_ALPHA:表示用1.0减去目标颜色的alpha值来作为因子。 除此以外,还有GL_SRC_COLOR(把源颜色的四个分量分别作为因子的四个分量)、GL_ONE_MINUS_SRC_COLOR、 GL_DST_COLOR、GL_ONE_MINUS_DST_COLOR等,前两个在OpenGL旧版本中只能用于设置目标因子,后两个在OpenGL 旧版本中只能用于设置源因子。新版本的OpenGL则没有这个限制,并且支持新的GL_CONST_COLOR(设定一种常数颜色,将其四个分量分别作为 因子的四个分量)、GL_ONE_MINUS_CONST_COLOR、GL_CONST_ALPHA、 GL_ONE_MINUS_CONST_ALPHA。另外还有GL_SRC_ALPHA_SATURATE。新版本的OpenGL还允许颜色的alpha 值和RGB值采用不同的混合因子。



举例来说: 如果设置了glBlendFunc(GL_ONE, GL_ZERO);,则表示完全使用源颜色,完全不使用目标颜色,因此画面效果和不使用混合的时候一致(当然效率可能会低一点点)。如果没有设置源因子和目标因子,则默认情况就是这样的设置。 如果设置了glBlendFunc(GL_ZERO, GL_ONE);,则表示完全不使用源颜色,因此无论你想画什么,最后都不会被画上去了。(但这并不是说这样设置就没有用,有些时候可能有特殊用途) 如 果设置了glBlendFunc(GL_SRC_ALPHA, GL_ONE_MINUS_SRC_ALPHA);,则表示源颜色乘以自身的alpha 值,目标颜色乘以1.0减去源颜色的alpha值,这样一来,源颜色的alpha值越大,则产生的新颜色中源颜色所占比例就越大,而目标颜色所占比例则减 小。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简单的将源颜色的alpha值理解为“不透明度”。这也是混合时最常用的方式。 如果设置了glBlendFunc(GL_ONE, GL_ONE);,则表示完全使用源颜色和目标颜色,最终的颜色实际上就是两种颜色的简单相加。例如红色(1, 0, 0)和绿色(0, 1, 0)相加得到(1, 1, 0),结果为×××。



注意: 所 谓源颜色和目标颜色,是跟绘制的顺序有关的。假如先绘制了一个红色的物体,再在其上绘制绿色的物体。则绿色是源颜色,红色是目标颜色。如果顺序反过来,则 红色就是源颜色,绿色才是目标颜色。在绘制时,应该注意顺序,使得绘制的源颜色与设置的源因子对应,目标颜色与设置的目标因子对应。不要被混乱的顺序搞晕 。

//------------------------------------------------------------------------------------

大概就是这样:第一个参数指出源图元的alpha的取值计算方法,第二个参数指出目标处的alpha的计算方法。

------
我个人理解:
两个参数的取值都可以是如下常量之一:
GL_ZERO, GL_ONE, GL_DST_COLOR, GL_ONE_MINUS_DST_COLOR, GL_SRC_ALPHA, GL_ONE_MINUS_SRC_ALPHA, GL_DST_ALPHA, GL_ONE_MINUS_DST_ALPHA, and GL_SRC_ALPHA_SATURATE
比如GL_ZERO表示alpha取值为0,GL_ONE表示1,GL_DST_COLOR表示取目标区域的颜色值,GL_SRC_ALPHA表示取源区域的alpha值等等。例如:

glBlendFunc(GL_SRC_ALPHA, GL_ONE);
表示把渲染的图像叠加到目标区域,也就是说源的每一个像素的alpha都等于自己的alpha,目标的每一个像素的alpha等于1。这样叠加次数越多,叠加的图元的alpha越高,得到的结果就越亮。因此这种融合用于表达光亮效果。

glBlendFunc(GL_SRC_ALPHA, GL_ONE_MINUS_SRC_ALPHA);
表示把渲染的图像融合到目标区域。也就是说源的每一个像素的alpha都等于自己的alpha,目标的每一个像素的alpha等于1减去该位置源像素的alpha。 因此不论叠加多少次,亮度是不变的。

如此等等。自己试一试才会明白。

这个函数是制作很多特技效果的核心,变幻无穷,我这里说的只是皮毛,要完整地理解就必须看官方文档(MSDN就是一个很全面的文档),英语不好也要硬看,其实谁刚开始看的时候都会头疼,看多了英语自然就练出来了...大概就是这样:第一个参数指出源图元的alpha的取值计算方法,第二个参数指出目标处的alpha的计算方法。

------
我个人理解:
两个参数的取值都可以是如下常量之一:
GL_ZERO, GL_ONE, GL_DST_COLOR, GL_ONE_MINUS_DST_COLOR, GL_SRC_ALPHA, GL_ONE_MINUS_SRC_ALPHA, GL_DST_ALPHA, GL_ONE_MINUS_DST_ALPHA, and GL_SRC_ALPHA_SATURATE
比如GL_ZERO表示alpha取值为0,GL_ONE表示1,GL_DST_COLOR表示取目标区域的颜色值,GL_SRC_ALPHA表示取源区域的alpha值等等。例如:

glBlendFunc(GL_SRC_ALPHA, GL_ONE);
表示把渲染的图像叠加到目标区域,也就是说源的每一个像素的alpha都等于自己的alpha,目标的每一个像素的alpha等于1。这样叠加次数越多,叠加的图元的alpha越高,得到的结果就越亮。因此这种融合用于表达光亮效果。

glBlendFunc(GL_SRC_ALPHA, GL_ONE_MINUS_SRC_ALPHA);
表示把渲染的图像融合到目标区域。也就是说源的每一个像素的alpha都等于自己的alpha,目标的每一个像素的alpha等于1减去该位置源像素的alpha。 因此不论叠加多少次,亮度是不变的。

如此等等。自己试一试才会明白。

这个函数是制作很多特技效果的核心,变幻无穷,我这里说的只是皮毛,要完整地理解就必须看官方文档(MSDN就是一个很全面的文档),英语不好也要硬看,其实谁刚开始看的时候都会头疼,看多了英语自然就练出来了...


//---------------------------------------------------------------------------------

glColor4f( 1.0, 0.0, 0.0, 0.5 ); <----------这条语句是设为红色,0.5是指透明度为50%
          ∧    ∧   ∧   ∧  
       // 红色 ××× 蓝色  透明度


你可能是没打开混合

在初始化OPENGL的时候

glEnable(GL_BLEND); // 打开混合
glDisable(GL_DEPTH_TEST); // 关闭深度测试
glBlendFunc(GL_SRC_ALPHA, GL_ONE); // 基于源象素alpha通道值的半透明混合函数

OpenGL中的绝大多数特效都与某些类型的(色彩)混合有关。混色的定义为,将某个象素的颜色和已绘制在屏幕上与其对应的象素颜色相互结合。至于如何结合这两个颜色则依赖于颜色的alpha通道的分量值,以及/或者所使用的混色函数。Alpha通常是位于颜色值末尾的第4个颜色组成分量。前面这些课我们都是用GL_RGB来指定颜色的三个分量。相应的GL_RGBA可以指定alpha分量的值。更进一步,我们可以使用glColor4f()来代替glColor3f()。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Alpha分量代表材料的透明度。这就是说,alpha值为0.0时所代表的材料是完全透明的。alpha值为1.0时所代表的材料则是完全不透明的。

混色的公式如下:
(Rs Sr + Rd Dr, Gs Sg + Gd Dg, Bs Sb + Bd Db, As Sa + Ad Da)
OpenGL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这两个象素的混色结果。小写的s和r分别代表源象素和目标象素。大写的S和D则是相应的混色因子。这些决定了您如何对这些象素混色。绝大多数情况下,各颜色通道的alpha混色值大小相同,这样对源象素就有 (As, As, As, As),目标象素则有1, 1, 1, 1) - (As, As, As, As)。上面的公式就成了下面的模样:
(Rs As + Rd (1 - As), Gs As + Gd (1 - As), Bs As + Bs (1 - As), As As + Ad (1 - As))
这个公式会生成透明/半透明的效果。

OpenGL中的混色
在OpenGL中实现混色的步骤类似于我们以前提到的OpenGL过程。接着设置公式,并在绘制透明对象时关闭写深度缓存。因为我们想在半透明的图形背后绘制 对象。这不是正确的混色方法,但绝大多数时候这种做法在简单的项目中都工作的很好。
正确的混色过程应该是先绘制全部的场景之后再绘制透明的图形。并且要按照与深度缓存相反的次序来绘制(先画最远的物体)。
考虑对两个多边形(1和2)进行alpha混合,不同的绘制次序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里假定多边形1离观察者最近,那么正确的过程应该先画多边形2,再画多边形1。正如您再现实中所见到的那样,从这两个 <透明的> 多边形背后照射来的光线总是先穿过多边形2,再穿过多边形1,最后才到达观察者的眼睛。)
在深度缓存启用时,您应该将透明图形按照深度进行排序,并在全部场景绘制完毕之后再绘制这些透明物体。否则您将得到不正确的结果。我知道某些时候这样做是很令人痛苦的,但这是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