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不向东一步 2016.8.7

誓不向东一步,是当年玄奘法师偷渡时,跟烽火台的守兵说的一句话。此时读来颇有点儿,视死如归的味道。是的,你没有看错,他是偷渡的。据说当时他向太宗申请通关文牒,人家没怎么搭理他。

说好的唐王举杯,关外相送呢?说好的名噪一时,路人皆知呢?说好的江流儿,金蝉子呢?吴承恩,你把我们骗的好惨!

玄奘为什么要西行,有很多种说法,鄙人比较认可的是:当时的佛经,解决不了他心中的疑惑。

佛教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所以在这里,我可不可以理解为,最初的佛教是商人求平安用的。如果这个推论成立,那么最初的翻译应该不会多专业;佛教由西汉传入我国(还有其他的说法),好久远,到大唐,已经不再那么完整。于是佛学家们,你这么说,他那么讲,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红学,N多人在研究,在讨论,还不是因为书页不全嘛!

此时玄奘出现了,他很好学,也很认死理,遍访名师,却解决不了心中的困惑。当然也不是一无所获,他得知《瑜伽师地论》,伽此处读qie,可以完美的解决他所有问题。于是小和尚发大愿,要为我大唐求得此经,解决一众问题。

这里稍微强调一下下,玄奘法师不远万里求来的真经是《瑜伽师地论》,而不是《西游记》中的三藏真经。

踏出长安,一路西行,玄奘悲怆的一生,由此拉开序幕。

镜头一转,取经归来,活佛降世,万民敬仰,一时声名大噪。太宗听闻此事,忙不迭召见他,言必称大师,玄奘一时风头无两。你以为太宗是尊敬知识分子?帝王都是实用主义的,太宗想开疆扩土,那么玄奘西行的见闻,对他来说,就相当重要。于是有了一部《大唐西域记》。此后几年,太宗时不时的会游说玄奘还俗。法师自然不肯,佛门弟子慈悲为怀,怎么能助杀戮,造恶业呢?

你可以不还俗,但是你必须天天陪着我。据说,在太宗生命的最后几个月,玄奘几乎是寸步不离的。你或许以为太宗突然开悟,要修习佛法了。No,太宗一生,杀戮太重,自己的亲兄弟都被他斩于刀下,佛家讲究六道轮回,马上要去见那帮人了,心里自然不免怕怕的。此时当然需要玄奘在身边......

写到这里,莫名有点儿伤感,玄奘取经,自然想弘扬佛法,造福一方,而此刻他却成了帝王的专宠。

大师多少无奈......

高宗继位后,玄奘想回家看看,高宗给了他三天假期。

少小离家老大回,多少变故。亲戚什么的差不多都死光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姐姐,把他带到父母的坟前,这里杂草丛生,甚至连个碑都没有,好不凄凉!父母的坟,必须要修一修,三天肯定不够用,他需要些时间,高宗答应了。

修完父母的坟,玄奘不太想回长安了。他家在少林寺边上,他想在此终老。上书高宗,高宗勃然大怒:我这么爱你!你怎么能不爱我呢?你要回家我就准假,你要给父母修坟,我也答应了。你怎么能不回来呢?

这里先插播一则小故事,关于辩机的。它或许能帮你理解,此后玄奘的变化。辩机,玄奘的得意门生,一说《大唐西域记》就是玄奘口述,他执笔的,可见此人文采,玄奘应该对他也寄予厚望吧。可是此人后来被太宗腰斩,据说是因为他跟太宗女儿有一腿,当然也有其他的说法。但是腰斩这事儿是真的,玄奘当时被吓的不轻。

所以高宗发怒,他不敢不回,高僧也是人啊。伴君如伴虎,长在君王侧,自然为命忧!玄奘没办法,只得又回到了高宗的身边。而且此后,他变得略有谄媚,把这个词,用在高僧身上,还是心有戚戚的。

上面这些只是玄奘一生最低层次的悲怆,皇权社会,他的自由是君王决定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玄奘此生,最大的心愿应该是弘扬佛法吧,那么他的宗派流传下来了吗?且听我明日道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誓不向东一步 20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