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必须共生共长共成

教育必须共生共长共成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共生效应”,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

  我今年暑假去呼伦贝尔,的确发现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同类植物,居然不同的植物也有共生效应。松树会长虫,很多松树一旦生虫就会大片死掉。但是十五到二十米范围总有一颗白桦树,白桦树会分泌一种气味能驱虫!看看,不同类型的植物存在共生,而且不止万年!共生共长共成!

  在一个人才荟萃的群体中,人才间的互相交流、信息传递、互相影响往往会极大促进人才与群体的提高。因此,群体的组织者应当充分运用并不断强化“共生效应”,形成一个吸引人才、利于人才成长与脱颖而出的群体。如英国卡迪文实验室、美国的贝尔实验室等,在那里工作过的科学家先后有获诺贝尔奖的人。因此,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迪,组织的领导者应充分利用并不断强化人才的共生效应,形成一个吸引人才、利于人才成长与脱颖而出的群体。

  我们必须把“共生效应”适当的运用在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的团队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意识。一个好的群体,是理想的知识共生环境。南宋吕东莱说:“学者,平居相聚,最为有益。”世上才华横溢,卓有成就的人,大多受过益友的帮助。如孔子、韩非子、司马迁等人,曾通过周游拓展共生圈子,通过对掌握信息的再创造而写出传世不朽的名作。成才的成长固然需要个人勤奋努力,但如果能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庞大的群体中,就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知识和技能的效应。广交益友,扩展共生学术生态圈!

    一个共生的群体,还可以产生竞争性的环境氛围,克服自身单打独斗求知的惰性。“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是前人留下的治学经验,是值得求知者认真汲取的。求知是一条漫长的的路,求知的过程很少有顺风顺水的,难免受到磨难和挫折,此时容易产生退缩和悲观情绪。在一个共生的环境中,每个人有自尊的需要,在共生的环境中,通过自我的认识和他人的比较,会激发求知的欲望。在竞争的压力和动力相互作用下,消极和悲观情绪会渐渐得到释放,知识和技能会得到不断增长。共生的竞争环境,可以有效避免惰性和消极,形成相互支持相互激励不由自主推动前行!例如华为阿里和京东的研发营销团队。

  比尔·盖茨说:"有时决定你一生命运的在于你结交什么样的朋友。"换句话说,你与怎样的人交往决定了你的未来,你是谁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和谁是一个群,你的朋友圈圈了哪些人,这,很重要!

  朋友圈里的人也是各有千秋,那些优秀的人总是耀眼的存在,因为优秀的人之间会互相交换资源,交流信息,互相正能量的影响,这样会让他们马太效应式的更加优秀;有人也许会说,优秀的人一般都高傲不合群,我想说,其实并非是优秀的人不合群,而是你不在他们的群体之中而已。

 

教育必须共生共长共成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必须共生共长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