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桂林每个上过小学的人应该都会记得桂林山水甲天下,好像桂林就是存在于山水间,其实哪有那么夸张。昨天看一个综艺节目,谈大家对不同的城市人的印象,大家都觉得陕西人是不是都会打腰鼓,内蒙古人是不是都经常吃烤全羊,但事实是烤全羊只是给游客吃的,当地人不会吃,因为烤全羊烤不好容易外糊里生,完全没必要。
曾经一个大学室友问我你们甘肃人是不是每天吃兰州拉面,兰州大学是不是有拉面专业啊?
对此我要澄清一下,不知道不明白的耳朵拉长了。
兰州拉面是由专业的拉面师傅做的,一般人都不会做,而且不可能每天吃拉面啊,只是外面的拉面馆相对多一点,要吃的话还是比较方便。兰州拉面在我们本地叫做牛肉面!牛肉面!不叫兰州拉面!我只能说这么多了。
一个地方要是没去过,还真很难打破第一印象。为了写桂林,我特地重读了一下当初小学课本上的《桂林山水》一文。里面有一段这样写漓江的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光潋滟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现在看这段话其实还有点搞笑,漓江的水不是每天都这么清,这么静。在桂林待了一个周,暴雨不绝,所以漓江的水是这样的:
和黄河的水差不多吧~而且河边的牌子上分明写着河水很急,请勿下水游泳,怎么可能那么静。
桂林市区也是一个普通的城市,不过登高望远还是能看到远山。
在《桂林山水》中还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在电影里见过光怪陆离、色彩绚烂的溶洞,却没有想到桂林的洞比童话里的洞更奇绝。在桂林,无山不洞,无洞不奇。石乳凝成千奇百怪的形状。这些大自然的艺术品,件件雕镂精巧,玲珑剔透。黑黝黝的深洞,曲曲折折的幽径,迷蒙的光环,绚烂的色彩,简直就是一个童话世界。”
所以桂林除了山水还有溶洞,不能只知山水,不知溶洞。
市区有处芦笛岩比较出名,好多领导人的参观照片挂在入口处为溶洞打招牌,由于是第一次看溶洞,显得异常兴奋。
洞里真的是色彩绚烂,千奇百怪。导游说这个像狮子,立马就觉得像狮子,导游说这个像猴子,立马就觉得像猴子,导游说那个像蘑菇,像,真像。听得多了就不愿意听导游胡说八道了,还不如自己看看。
自己看也看不懂,手机查资料呗~(里面其实没有信号)
溶洞其实是这样形成的:
在自然界,溶有二氧化碳的雨水,会使石灰石构成的岩层部分溶解,使碳酸钙转变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
CaCO3+CO2+H2O=Ca(HCO3)2
当受热或压强突然减小时溶解的碳酸氢钙会分解重新变成碳酸钙沉淀
Ca(HCO3)2=CaCO3↓+CO2↑+H2O
(复习一下高中化学知识)
总之就是大自然经过千百万年的化学反应逐渐形成的。从地面上冒起的尖椎体叫石笋,一万年大约长高1米。石笋和上面的钟乳石连起来就是石柱。
其实溶洞就是形态特殊一点,本身的颜色就是石灰石的灰色,绚丽的色彩都是人工光源打上去的。由于洞的自然形态,和平常在规则的世界里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蚂蚁在一团随意揉皱了的纸里爬,不知道下一刻的空间会如何变幻。
除了溶洞,桂林也有古街、古镇,比如著名的阳朔西街。
阳朔县城距桂林市区65公里,在桂林一个周,阳朔又待了一个周,感受了市区的热闹,就到阳朔跟自己安静。桂林市区都是各大公园为主,游山玩水还是阳朔比较有意思。
阳朔西街说是古街,其实就是一条商业街,挨着漓江,游客不是一般的多,是老外的集中营。各地的古街现在基本都一个样,卖着全国各地的小吃,不同地方的纪念品。之所以要去逛逛是每个地方还是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人或者事,为旅行多积淀一些故事和记忆。
由于住的离西街也不远,逛了四五次,每次都能发现有趣的东西。在西街又遇到西双版纳认识的美女,世界就是这么小,上一次还在版纳的客栈聊天,这次又在阳朔江边赏月。
旅行,就是这样奇异而美好。
在陌生的人群中,又遇到了一个哈萨克斯坦的旅人在街边乞讨,屏幕上写着“我来自哈萨克斯坦,来中国旅行并制作视频,没有人有钱,希望得到好心人的资助”,一看就是翻译软件的译文。
他在美国待了一年,来中国快一个月了,因为签证到期了,接下来要去老挝、印度,然后再来中国。谈话间他表现出了对中国的无限热爱,问及为什么要拍视频,他回答因为喜欢啊,just like,没有别的原因了。
又一次,一个陌生人为我埋下了成长的种子。
除了古街,在阳朔兴坪还有古镇。兴坪位于桂林市区和阳朔的中间,古镇上人实在是少,店铺的门大多数都关着,偶尔开着的也就看见几个人凑在一起打麻将,倒是小猫小狗悠闲的来回踱步。
兴坪是整个漓江最精华的一段,也是去桂林必须要去的,二十元人民币后面的背景图案就是在兴坪拍的,所以兴坪最值得看的依然是好山好水,由于天气晴朗,漓江的水又变清澈了,披头散发的女子又重新开始梳妆打扮了。
坐着竹筏,我将怀揣美好,迎接下一场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