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3桔惠读录170730

22:49-23:08(19分钟1000字)

好消息:终于降温和下雨了。

坏:连续2天失眠!……

摘录自刘墉先生《创造自己》

今天下午,当你母亲要开车去接你的时候,我说我现在打算写文章,请她转告你回家时不要到书房打扰。但是当你蹑手蹑脚地进门后,却发现我正在煮咖啡,于是笑着问你母亲说:“爸爸真是在写作吗?”

直到我告诉你情况,你才瞪大了眼睛:

“什么?只是在妈妈出去接我的这段时间,你已经写完一千六百字的文章?”

记得我当时怎么答吗?我说“

”当我坐下的时候,就是开始写的时候。我很少坐下来才找到灵感,而是在喝咖啡、种花、锄地、运土,甚至撒牛粪的时候思想。我常把无法突破的难题或等待酝酿的‘点子’,放在思想与不思想之间,也就是常常就在劳动中,或劳动之后灵光闪动,豁然贯成为通。这时只要坐下来,就能运笔如飞、一挥而就。”

是什么原因,使那些难能获得的答案,或百思不得的灵感,竟能在“思想与不思想之间”突然出现呢?

是劳动!

记得我们熟识的林柏昆医生多年前曾经对我说:

“当身体获得充分的运动时,循环加速,肺活量扩大,血液中的带氧量增加,并把那些氧带到脑里,会使思想变得灵敏,甚至思想的格式了会改变,产生特殊的灵感与创造力,这是不运动的人难以了解,也不容易突破的!”

这几年我在自已身上充分印证了林医生的话,这也是我为什么常在你念书告一段落时,找你出去打球,或是室内射飞弹的道理。

即使你现在还没有发现,未来也一定会知道,整天守着屏幕苦思不解的电脑问题,常会在你运动之后,轻松地获得答案。相对地,那些成天不是读书,打电于,上ktv,就是守在电视机前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清除脑里的障碍。

对!脑里的障碍,如同武侠小说中形容的任、督二脉,只要打通,就能顿时增加一甲子的功力。脑里有许多障碍,不是电子玩具的刺激和书呆子式的思考所能突破,唯有带着充足“氧”的血液,能够将它们一一除去。

据说俄国大文豪,《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托乐斯泰,每当灵感枯竭的时候,便会走向田间,跟农民们一起劳动,回去之后,就能灵思泉涌。相信这也是运动的效果。

适当的运动不但能使你身体健康,也能使你思想健康,并为过多的精力作出正确的导向。它使你坐着时总集中在上半身的血液,能平均地流注到全身:使你的腿与手一样有力,胸怀与脑海同样宽阔。

“坐下的时候,就是开始写的时候!”请你细细寻味我在坐下之前的种种!

《灵光的攫取》

创作者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家专心打坐才能有灵感;另一种,则是必须往外跑才会有感动。我属于后者。当脑袋打结时,我喜欢上健身房,通过运动让身心放松,灵感自然涌现,也会让我的注意力集中。

每个人必须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类型,才能打破脑里的障碍,让想法更自动地发挥。

你可能感兴趣的:(21/13桔惠读录17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