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A行动力分享

偶然间,我在活动行上看到POA的线下分享会,以前一直关注过他们的公众号,但也一直没线下交流过,这次赶巧了,去听了下,感觉收获颇丰。因为POA的宗旨是解冻自己,温暖身边人,所以我决定把我所理解的POA行动力分享下,也纪念下我在的处女作。

行动力=P*A/O,P是partner伙伴,A是Acceleration加速度,我们称之为方法,O是objective目标,整个公式的框架意思就是以上所列,据说POA 的创始人张宁当初发明这公式是从牛顿第二定律F=m*a演化过来,不觉明历。接下来我要来解释下这公式的含义。

首先,说下P和A的关系。当P伙伴增多时,A方法自然会变多,人多力量大,“三个诸葛亮,顶个臭皮匠”就是说的这个理。举个例子,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目标O永远只有一个,就是到达西天,取回经书。P伙伴有几个?5个(记得算上小白龙)。方法A有多少?金箍棒,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等等,这些都算是西天取经路上克服困难的好方法。那根据公式,P和A越大,行动力就越强,取经就越容易实现。不仅如此,随着目标的坚定不移得一步步实现,取经路上,各路神仙,各种神器都将帮助P和A的增长。

如何定义一个O?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混淆一些目标的定义,比如学好那万恶的英语,学好英语是目标么?在此请您思考5秒钟,我相信肯定有不同的答案,韩梅梅学英语是为了增强技能,开阔眼界,李雷学英语是为了泡韩梅梅,当然,有些孩子就是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总而言之,我们经常把WHY和WHAT搞混,特别是经常看到朋友圈发一些“我要学什么技能了,我要去哪里干啥了”,很多背后隐藏着真正的O。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当O和A模糊了,O≈A之后,行动力=P(屁),啥都做不了。回归到学英语,大部分学英语的朋友坚持不下去,就是因为没把O定义准确。再举个例子,“我想开个咖啡馆”,“我也想开个”,上海的文青比较多,很多人都想开个自己的咖啡馆,于是有了众筹咖啡馆,我们来分析下,开咖啡馆是A还是O。(思考),挖掘下每位想开咖啡馆的同胞的心思,有的是为了圆儿时一个梦,有的是痴迷于咖啡,有的是为了赚钱,等等,可以发现开一家咖啡馆只是为了实现另一个目标,每个P有着不同的O,如果O都不一样,众筹咖啡馆估计也难以经营下去。

再说下P和O的关系,O带来P。创业找合伙人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很多初创的团队就碰了一次面,就一拍即合,就是由于大家有共同的O,只有你的O打动了对方,才能吸收P。举个例子,辞职。小明说要辞职了,回家跟女朋友抱怨,痛斥老板的各种不好,女朋友非但不安慰,反而数落他,真没用,还算不算男人。然后小明跟家人提出辞职想法,然后就是一顿被指责,谁让你当初不听,你看谁家孩子考上了公务员多么稳定。原本小明想得到一些理解,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这里的辞职是什么?是O。P是从O那里来的,但是这个O得不到同情,吸引不了P,为什么?因为女朋友和家人没有共同的O。如果,小明回家,是讲述下当下的困境,说下自己的规划,那我觉得女朋友和家人都会理解,并成为小明的P,一起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下面先看一个印度公益视频《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c5Mzg5MjA0.html,视频中,每个人都有同一个O,就是把树移开,使马路通畅。但是谁都没有行动,除了那个孩子,本来一团糟的场面,由于有了那个孩子的举动,很多P就会加入,一起完成O。所以在有痛点时,请迈出第一步,让被人看见你的O,行动比激动人心的O更重要。、

最后,把行动力模型概括为一个轮子模型,轮轴是O,钢丝是P,围绕着O,轮胎是A,触发行动。好的行动力,就像一个轮子,有着共同的目标,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一起围绕着目标前进。

POA行动力分享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POA行动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