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时候

        这个题目来自于王小波的著名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他描述自己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第一次读到这段话时,我是持质疑态度的。那会儿正是需要表达,渴望表达的年纪,“大声欢笑,大声哭泣,年轻的日子我们无所畏惧”。直到学了心理学后,开始系统地学习聆听,共情等,才慢慢体会到倾听的力量,沉默着倾听的力量。你会发现越是成长,越发享受沉默的大多数时候。

       人啊,有时候容易好为人师,一听别人向你诉苦,肚子里就开始倒腾“干货”建议想着“帮上忙”,前两天一个好姐妹聊起自己与婆家的矛盾,说到动情处眼泪星子都在眼眶中打转,本想好好给她出主意,把婚姻心理学里的干货一一搬出来,但仔细聆听,其实大道理她都明白,主意也已经心里有底了。这个时候的她更多地需要一个陪伴者,一个可以聆听她心声的陪伴者,而不是居于道德制高点的评判者。于是硬生生地把干货给咽了回去,吞回去的感觉在当下可能有点不自在,但这个沉默聆听的过程对我俩着实是一次珍贵的人生体验。

        沉默的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眼睛是打开的,因为可以看见别人的情绪;沉默的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内心是敞开的,因为可以听见别人的心声。最重要的是,当我们在乎的人需要我们的时候,除了沉默地倾听,还要有主动迎上前去拥抱。用自己沉默的力量,去接纳他们的情绪;用自己行动的力量,去做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沉默的大多数时候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沉默的大多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