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佛教徒和灵修人士的不同

原创:佛教徒和灵修人士的不同_第1张图片

2012年前后,也就是所谓的玛雅日历的预言世界末日的那段时间,灵修产业陆陆续续进入中国。那是一段让很多人焦虑的时间,也是让很多人苏醒的时间。

在那年之前,创造商业神话的乔布斯离开了人世,留下了如今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也是在那段时间里,很多人踏上了心灵探索的旅程。

乔布斯离世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才知道,在缔造这段商业传奇的背后有一位指导者,他是一位日本著名的禅师,玲木俊隆。 

玲木俊隆与秋阳创巴仁波切是忘年之交的好友。

秋阳创巴仁波切*与当代著名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有过几次对谈。

然而,在2012年之前,人们几乎沉浸在身心灵领域涌进来的新鲜美好之中,不会去留意一个日本的禅师对乔布斯创造商业帝国的意义。 更不用提秋阳创巴仁波切了。 如今,稍稍有了解佛教的人,或许会听说过这个名字。

关于秋阳创巴仁波切,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他的《上师也喝酒》这本书中,是这么说的:

“在西方,与创巴仁波切同一个时期,有没有任何一座祥和平静的寺院成就得比他还多?我至今还找不到。”

我们到底要说什么呢? 

今天,我们想谈谈的是佛教徒和灵修人士的不同。

大体上,如果你正走在精神探索心灵成长的道路中,当今广为人知的就是心灵成长与佛法修行这两大类,尤其最近几年佛教复苏的景象。 

说到心灵成长,很多人第一个反应就是心灵鸡汤。我们想要谈的并非如此,远远超过了心灵鸡汤的作用。 

如今,如果在周末和节假日去寺院,会看到烧香拜佛的壮观场面,原本清净修行的寺院,如今成了人们求财求平安的交易所。很多人以为这就是佛教。所以,避而远之。

因此,这里所谈的佛教徒也并非如此。当然,烧香拜佛这类事情他们也少不了要做,但是对于他们来说,烧香拜佛的初心完全不同。 

另一方面,你会在各大咨迅平台看到一幅幅让人心旷神怡的禅修活动广告,还有各种净化心灵提升身心状态的课程和活动,人们以为去到那里可以找回心的永久平静, 以希望能找到解除痛苦的灵丹妙药。

然而, 事实往往是,当活动结束,疗养结束,当你独自一人遇到麻烦时,你又无法自主了,新的烦恼又来了。 于是你继续去寻找另一种让心灵慰藉的方式。如此循环的原因是,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无法告诉你,产生这些烦恼的根本原因,以及转化烦恼稳定有效的方法。  

所以,你如何知道自己选择的是正确的呢?

如何能确定自己当下选择的就能真正帮助自己找到答案呢?

万一走错了,掉入坑里,是不是要很久才爬出来呢?

这里,列举了佛教徒和灵性人士的不同,以及相应的解读。以供参考,并非评判孰好孰劣。 

毕竟,每片叶子的纹络都不尽相同,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必定有自己的轨迹。 

原创:佛教徒和灵修人士的不同_第2张图片

如果提到身心灵,你脑海里闪现出来的词汇是什么? 

当下、合一、平静喜乐、丰盛、内在的声音、能量、宇宙全息、潜意识等等;

如果提到佛教徒,立刻闪现在脑海中的又是什么呢? 

轮回、因果、佛性、涅槃、心咒、乘、烧香拜佛、等等..... 

如果不是把它们这样列举出来,你会不会感觉灵性人士和佛教徒就像是修行中的孪生姐妹一般,难以区分呢?

乍看之下,都是修行者,都跟心灵精神有关,都是希望活的快乐。然而,如果我们深入细微的去观察和了解,会发现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在某个阶段某些时候,每条道路的作用确实也是不同的。 

佛教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当年离开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的皇宫后,跟随了当时所有知名的灵性导师修行,掌握了几乎所有的修行方法后,发现——心中的问题依然无法通过这些导师所教授的方法得到究竟的答案。

虽然那些修行方法有作用,但是对于生老病死这个根本问题,也就是根本的痛苦依然无法得到正确和满意的答案。 于是,他独自开始踏上六年的苦行、七日七夜的禅修,当他不再寻找时他找到了答案。 

那么,那位年轻的王子悉达多,到底找到了什么答案是当年那些灵性导师无法教给他的呢?

虽然,在几千年后,并不是所有追随佛陀导师的佛子们,就能证得与他等同的究竟境地,但是从这些虔诚的佛子那里,由于佛法不间断的传承与不朽之力,使得这些佛子依然能领受到佛陀教法的精髓,信受奉行;使得佛陀教法的气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从他们彰显出来。

不仅如此,佛陀开示的经文,也都能让我们能了解到佛陀在个人的心灵修持上是如何指导修行者的。 

以下,会先罗列出两者的情况,然后,再从不同的层面解读。 

这些情况并非是个人臆测,都是长期的观察亲历所得,如果刚好有雷同,并不是特指,只是一个巧合。 如果有言说不当之处,深表歉意。 

为了便于我们流畅的沟通,我想我们有必要把常见词汇的意义调频到一致,这样双方在提到同一个词汇时,不会有歧义。

这里所提及的“真正的佛教徒” 意指有一定的闻思修基础,从具格传承的老师那里接受教法并修行,也就是结合理论和实修的佛教徒。

如果你遇到真正佛教徒的修行人,不论是出家人还是瑜伽士,其实不会把是否是佛教徒挂在嘴上的。你只会看到他们谦逊和慈悲的行为与话语。

灵性人士是指他们不一定有着个人的信仰,但是一直追寻生命的自然之道,依循个人的生命历程,通过各种适合自己的方式走在心灵探索的道路的人士。

灵性人士和真正的佛教徒的区别在于——

灵性人士喜欢用当下这个词,真正的佛教徒说时间是个幻像;

灵性人士着眼于此生,真正的佛教徒着眼于生生世世;

灵性人士喜欢说喜乐,真正的佛教徒说“不是为了快乐*”;

灵性人士会有意无意的描述自己的体验境界,真正的佛教徒鲜少说,除非要利益他人;

灵性人士会用到神秘、神通这类的字眼,真正的佛教徒只在对方需要时才用到,就像当年佛陀点化阿难尊者一样;

灵性人士会不经意的说出辟谷多少天多长时间,真正的佛教徒把辟谷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和养生的方法;

灵性人士会把自己多么的幸福多么的爱说出来,真正的佛教徒活得很自在,内心很欢喜,很少说出来;

灵性人士喜欢说富足,真正的佛教徒把培养究竟的出离心当作是修行的功课,也就是出离任何的贪著,有时候看上去不是那么富足,但从他们那里看不到任何匮乏感;

灵性人士着眼于一我和自我,真正的佛教徒着眼于三界有情众生,并以此为修持之道破除自我;

灵性人士说爱人即己,真正的佛教徒说每个人都曾经是自己的生生父母;

灵性人士常会说合一或者万物为一,真正的佛教徒直指空性,了悟缘起性空,修持慈悲喜舍无量心, 

灵性人士把自己当作是自己的老师,真正的佛教徒,即使是颇具证量的高僧大德,有自己的上师,也同时接受师心我心无分别的教导;

大部分灵性人士会把境界体验和梦境来度量心灵的进展,真正的佛教徒以对佛法的虔敬心、对众生的悲心、对名闻利养的出离心来度量修持的进展;

灵性人士常常说看到、听到、感觉到,真正的佛教徒把观修五蕴皆空作为修持的功课,包括布施给一个乞丐任何数目的财物观修为空性;

灵性人士像一缕清风,常常看起来很干净,受不了人多的地铁,更别提印度的牛车,要经常去看绽放的鲜花,也要经常去风景秀丽之地;

真正的佛教徒像一粒金刚,不垢不净,前一天可以享受五星级豪华自动马桶,第二天也能毫无抱怨地用原始茅厕…

灵性人士会用一段非常美的文字来尽力描述体验,希望透过体验的描述在传递体验的能量,爱、平和、美善 .....

真正的佛教徒以慈悲心为动机言说和写字,绞尽脑汁的用恰当的文字,是为了让看到的人了悟实相,而不是去想要获得赞叹遣词造句的优美。在佛教中,文字的作用是阐述实相,不论文字美妙还是粗俗,简单还是复杂,文字在佛教中的意义就是尽可能的把复杂的实相阐述的让所闻所听所见的人了悟文字背后的意义。如果不需要文字就能做到这点,那么文字就不会出现,最典型的就是禅宗。禅宗不立文字,直指心性。

让我们在回到开始想到的那些词汇,这些词汇反映出他们在我们心目的样子,也就是“用户画像”。

基本上,灵性人士关注的是:

如何安住在当下、万物与我为一、真我、丰盛富足完美的自己等等,外在环境的静合悦美也非常重要,归根到底,就是如何让自己幸福富足。

佛教徒和灵性人士所寻求的幸福安乐完全不同。 在佛教有相近的术语来描述这种修行之道,也就是乘,小乘的别解脱道,近似于灵修人士追求的这种体验。小乘的别解脱道致力于让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其他人是否快乐几乎不是自己修行的重点。 

佛教徒并不把安住于当下当作是修行的重点。某种程度上,它是佛教徒修行的起点。

经由安住在当下的禅修了悟空性,因了悟到缘起性空,体悟到烦恼并不真实存在的实相,体解到众生因尚未意识到自己被贪嗔痴无明的趋使产生烦恼,因烦恼造作各种业。从而生起无造作的慈悲心,因这油然而生的慈悲心的苏醒开始利益众生,也就是行菩萨道。 

第二个层面,佛教徒偶尔也会说到当下,但是他们以观修当下为幻像做为修行的方法之一。也就是时间是幻像。而非安住于当下的轻安体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

接着,我们谈谈合一,或者说万物与我为一。通常灵性人士在谈到合一时,就会从自己的体验开始谈起,分享自己的合一觉受体验。

佛教徒鲜少这么去做,除非这个分享对别人的修行有帮助,或是上师或师父要求分享。 

佛教徒几乎很少用合一这个词,除非在真的是在描述觉受的状态。但是有不同的词从不同的层面与合一比较接近的意思。比如,佛性、大手印、净观、遍知等等。

简单来说,佛教徒的修行是要了悟合一的本质与实相,也就是空性,而非合一本身。

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合一是一种状态,佛教徒的行者是要去证得合一的究竟实相,空性,并且以利益众生为动机,不断的禅修空性,而证得诸法一味。

我们再来看喜乐丰盛的体验。

灵性人士喜欢说喜乐,真正的佛教徒说“不是为了快乐*”。

平静喜乐丰盛与佛教中的涅槃很相似,它有点像是描述涅槃的状态。 

而潜意识跟轮回有些联系。在灵性术语中,潜意识这个词比较接近是描述了轮回的因,但是又完全不同,佛教的词汇是无明、习性、阿赖耶识等;

对于灵性修行者来说,平衡喜乐丰盛就是要达到的恒常的状态,并且希望通过这种状态的体验来传递这种能量,就能吸引到与之较低层级能量的人在身边。处于不同能量层级*的人们沟通互动,相互协作。

通常,较低能量层级的人们会被有着丰盛喜乐的灵性导师提高到较高的层级,也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就能体验到喜乐丰盛。但是,体验是不稳定的。

灵性导师比较擅长让你感到喜乐,但是无法教导你乐和乐因,以及苦和苦因。 因此,它难以恒定。尤其,现今的世界是复杂多变的,灵性导师可以带领您体验阿梵达,但是很难教导你如何创造自己心中的阿梵达。

于是,面对纷繁多变的环境,喜乐丰盛的体验如彩虹般一样短暂。 由于你尚未了悟彩虹无实无根的实相,执着彩虹的美。于是,想要保持喜乐丰盛的体验,却难以做到。 

对于佛教徒来说, 轮回和涅槃都不是重点。涅槃只是达致证悟的修行道中歇息的一段风景。轮回是达致涅槃的因,涅槃就在轮回中,一个硬币的两面。

离开轮回无法证得涅槃,也就是轮涅不二,佛教徒最终要证得轮回与涅槃的不二性、也就是不可分割性,才能超越轮回和涅槃。

也就是说,涅槃不是佛教徒最终要修持的境界或证量。证得轮涅不二的究竟性,掌控当下的心识,根除轮回的因,并以无我利益一切有情众生,众生无苦能够了悟乐及乐因,苦及苦因,了悟实相离苦得乐,才是真正的佛教徒修行的目标。

灵性人士侧重于内心的对话,也就是所说的一我,真我,倾听内心的声音,自己就是自己的老师。

以不同乘修行的佛教徒不同,大体上来说,佛教徒的行者更注重善知识的指导。在究竟意义上,自性(佛法中常说佛性)就是自己究竟的导师。在实修的层面上,对善知识恒常的虔敬心几乎是佛教徒修持的全部。

不理解的人以为是个人的膜拜,其实这是一种善巧方便,帮助行者修持净观,一旦净观在行者心识中稳固,那么行者就能豪不散乱的安住在一元(空性)的实相中。一旦行者能够如此,那么行者就跟除了轮回的因。

灵性人士追求的是心灵的平静与和谐,佛教徒修持的是慈悲与空性。慈悲心的修持是以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为缘,空性的修持则帮助佛教徒出离、根除烦恼。

真正的佛教徒,并不把心的平静作为是修持的目标。他们宁愿有一个不平静的慈悲心,也不希望有一个缺乏慈悲的平静心。心的平静是佛教徒禅修奢摩他止的结果。是修行的起点。藉由修行所培养的平静心有能力面对各种境遇,对治烦恼,让境随心转。

灵性修行者欢喜自己的禅修觉受,不自觉的分享自己的禅修体验,多少以此作为修行程度的度量标准。把这些体验当作是修行进步的征兆。有了神通会以此作为修行的证量,有时候有意无意示现神通。

佛教徒鲜少公开分享自己的觉受,除非这么做会对他人确实有帮助,即使写下来,那么也是为了利益众生。而非满足现前衣食住行等世间名利。

关于觉受体验,佛教徒的导师则会说些泼凉水的话。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是这么说的:“觉受一如晨雾”。万行法师对此的开示是:“觉受只是爬山中经过的美好风景” 。

而另一位在欧洲的仁波切,当有学生跟他汇报说诸多梦境和镜像时,仁波切说:“我的回答可能要让你失望了...... ”

关于神通,真正的修行者,不会为了彰显自己的证量而示现神通,也不会把此作为修行的成就。对于佛教徒的行者来说,神通只是经过正确密集的修行后,行者所恢复的能力,不是重新获取的能力。

总的来说灵性人士修行关注自己的状态,也就是自己是否幸福?并藉由自己幸福的经验带给别人幸福。这无可厚非。

可是,有种情况是非常危险也是经常发生的。也就是,缺乏足够的慈悲心而分享的幸福,很容易滋养骄慢,并且惹人嫉羡。一旦惹人嫉羡,原本自己分享幸福是想传递幸福,但最后却适得其反了。

自我是非常狡猾和诡异的。很多时候,是自我在工作,但是如果没有深厚稳定的觉照力以及牢固的见地,自我会巧妙的滋生且还毫无察觉。这时,如果跟随这样的心灵导师,或是心灵导师自己是这样,会很危险。不仅自己陷入井里,也会把跟随他的人带入坑里。

自我是产生烦恼的根源。 尚未了悟烦恼之根的幸福,是暂时的。佛教徒修持的是究竟的幸福和快乐。 

佛教的导师释迦摩尼传授了84000个法门,核心是空性与慈悲。 而最最核心的是修持慈悲心。所以,才会有佛陀舍身侍虎的故事。至今,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仍然是重要的朝圣胜地之一。

所以,对于佛教徒来说,慈悲心是行者的盔甲,也是斩断自我的心法。佛教徒所有的仪轨修持,最开始要观修的就是无量心,这个修持有助于修行者开发并滋养慈悲心。不是唤醒重温自己的丰盛喜乐的状态。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佛教徒来说,即使自己的状态目前不怎么幸福,修持慈悲心也是每天的功课。 事实上,真正的佛教徒,几乎不关注自己是否幸福,他们关心的有情众生的幸福。 当然了,这种慈悲心听起来不合逻辑,它其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生起的,除了跟个人的根器有关系,通过渐次的修行才会开展的出来。 

当然了,这么说只是一个方便说法,表达出慈悲的修持对一个佛教徒的行者来说是多么重要。对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来说,当他在基于慈悲心利他修行时,幸福也就同时发生了。所以一个修持慈悲心的佛教徒难以会不幸福。

由于能力篇幅有限,涉及到很多专业领域的术语,无法一一解释。本篇也只是抛砖引玉。相关疑问可以查阅相应资料。

就像最开始说的,每片叶子的纹络都不尽相同,每个生命必定有自己的轨迹。所以,到底哪一条道路的是正确的,以及最适合自己的,只有自己最清楚。

祝愿读到这篇文章的有缘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原创:佛教徒和灵修人士的不同_第3张图片

备注:

不是为了快乐* 出自: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书《不是为了快乐》

能量层级* 参见 大卫霍金斯《意念力》

原创版权声明:

若转载请发信息与本站联系。未经许可请勿删改。

经善友的助缘,文章首发于2018年8月25日。

调整重发于8月26日。

原创:佛教徒和灵修人士的不同_第4张图片

假如生命是无尽的延续,

假如生命是可以重塑的,

你想重塑吗?

1对1教练指导开通通知

每周六/日 接受1对1 教练指导

教练主题:重塑习惯、情绪管理、制定可执行且舒服的行动方案等

名额:每周2个名额

教练时间:每次1-2小时

教练内容:测评+教练教导+定制化练习

 教练预约步骤

第一步:公众号回复信息预约

第二步:确定内容和时间

第四步:支付教练指导服务费用

第三步:互换联络信息在预约时间约谈 

承诺:若教练指导没有帮助约谈者解决问题,则如数退还教练服务费。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佛教徒和灵修人士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