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随感——兜兜又转转

今年花了不少时间在读诗,当我读了几本诗理,诗史书后,颇有些沾沾自喜,然后沉浸在自满的喜悦中。甚至得意洋洋地写了一篇如何读古诗入门的文章。昨天读完《刻意练习》peak第五章的时候,猛然觉醒,我正欢愉地跑在一条错误的道理,并洋洋自得。诗理读了一堆,却没有好好踏踏实实地读诗。读一年诗理,却很少去读上一两首诗,这就好比学打球,我天天看视频,却很少动拍子打球一样。

学一些诗理,诗史固然对读诗大有帮助,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形成框架,但是读诗史和诗论的书不是目的,应该在某一阶段适可而止。先去读一些读,再去读一些诗论,然后再读诗,再去读诗论的书,如此循序渐进。

算算今年的读诗帐,走了哪些弯路

一. 错误的主题阅读

今年花了不少时间在读诗上,最开始是读《诗经注析》,读了差不多两个月,每天一首,《国风》读了六十多首。我的计划是读完160首《国风》。程俊英这版我认为是读《诗经》比较好的注本。后来感觉自己读诗缺乏古诗的系统性,于是暂时放下这本书,去看朱光潜先生的《诗论》。

读完朱先生的《诗论》,受益匪浅,对中国诗的起源,音律,中国古诗的发展有了一定了解,确是一本好书,算得上朱先生的 大成之作。之后又读了翟蜕园先生的《学诗浅说》,学习的诗的句法结构,重要流派,如何读诗等,是一本特别好的读诗入门小书。

读罢《学诗浅说》之后我又开始读张中行先生的《诗词读写丛话》、张先生的书读了三分之一,给了我特别清晰读诗的构架。

这个时候,我掌握的诗理的知识对我这个阶段足够了,我应该放下诗理书,去多多读诗。理由是

1. 我已经知道自己要去读什么诗;2. 怎么读诗;

恰恰相反,我却沉迷在诗理的世界不想出来,因为学习这些知识让我特别有成就感。我知道了好多诗歌知识,简直太让我满足了。

我更是发奋要做“诗歌理论主题阅读”,可是却犯了一个主题阅读的错误,主题阅读不是每本书都要精读,而是有主有次,哪些书精读,哪些书挑章节读。比如我现在阅读重点为是南北朝之前的古体诗,那《诗词读写丛话》的后半部分关于平平仄仄的律诗知识我完全不用读,可是我却一章接一章的读,乐此不疲,完全陷入了对诗理知识的盲目追求的陷井,忘了我读诗的初衷。

二、高估诗理的的作用

读诗理也好,史诗也好,掌握一定的知识框架有助于读诗,但是光有诗理知识,不读诗也是枉然。

正如《刻意练习》中的所说:我们总是过多关注于学习知识, 而目忽略了做。在读诗的道路上学习“诗理,诗史”是知识,每日读诗是练,才能人提高你的诗学水平。

真正想在读诗上有收获就要多读诗,而不是读了多少诗理书。

三、读诗篇太关注于诗的句法等理论知识,忽略了诗情,而体会诗情才是读诗的本质。

因为做了小手术,让我暂时放下《诗词读写丛话》,认真读了几日《古诗十九首》才豁然开朗,诗情才是我喜欢读诗的初衷。


接下来怎么做

1. 暂时放下《诗词读写丛话》:虽然《诗词读写丛话》只读的三分之一,但是有用的部分已经读完,可以暂时放下。以后读律诗时再读不迟

2. 计划先读南北朝这前古体诗,唐诗放在以后读。

3. 先读完部分《古诗十九首》(计划共读十首),再回去继续读《国风》, 再读建安诗人,六朝诗歌。

4. 书目如下:

《古诗十九首》

《诗经注析》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

工具书

《文言浅说》主要解决上古文字的难点(《诗经》是上古文字,会有点难度,学一点可以扫除文字障碍)

《中国诗史》读不同阶段的诗这前做了大概了解

《文言津逮》学古文的工具书

穿插点人物传记看看

《苏东坡传》,其实应该看《陶渊明传》更合拍。


后记

读了好几本诗理的书,的确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不能陷在对理论知识盲目的满足上,庆幸自己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现在可以回归到正常的读诗道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诗随感——兜兜又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