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背景
尚在大学时,我摸索了一些适合自己英语学习的方法论,但火候欠佳,不足以抽炼出概念。也是在那时接触了一篇长文,由一系列天涯的帖子集合而成,原作者便是漏屋,讲述了一些与长久以来正规教育的方法稍有偏离,甚至完全相反的英语(外语)学习理论,但在逻辑上大多能行得通。而那篇长文也确实在很多想法层面启迪了我,在后续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实质作用。其逻辑和一些方法论不仅适用于各门语言的学习,也通融了一些其他领域。
若干年后,为了备份一些工作中制作的英文音频,我将他们上传至了电台,未料这一年收到了不错的反馈。至此,漏屋的许多个人理论早已集合成册,出于酝酿新想法的目的,我找到了这本,包含先前启迪我思想的内容的这本书,决定再以码字的方式,梳理方法论与一些个人的思考,也对得起荒废大半年的这一内容平台。
以下,包括后续内容,除非引用部分,皆为经过个人转化的内容,与原意可能有所出入。不一定绝对客观正确,但我会将我认为说得通的理论阐述出来。考虑篇幅,单篇会限制在2000-2500字以内。
开篇列举了一些错误的普遍结论:
- 语言环境会让人自然习得语言
- 学习外语需要多背,即用记忆学语言
- 想纠正发音,要专听标准纯正的发音
- 要学语法,如果语法熟练,句子自然正确
- 要有词汇量,但背单词很难
- 以前学的是书面语或过时的英语,和现在口语不同,所以我口语不好
- 学外语需非常刻苦,长时间练习
看似理所当然,但逻辑并不行得通,以纠正发音举例:
纠正发音
光听 VOA 和 BBC 是不够的,反而需要听带有各种口音的发音,而且越多越好。我们在听取正确读音时,只是单纯记住正确的读音,在发音时仍然不会发现需要矫正的地方。但在听取了多种口音的发音,并与标准口音对比后,就知道错误在哪,从而矫正自己的发音。
在日语中,没有R的发音方式,在说 read and right 时,日本人普遍会发音成 lead and light, 笔者亦对火影忍者中小樱的名字有映像,也就是撒苦辣 (Sakura) 酱。当日本人有意识的听取 read 和 lead 时,表示能听出差异。但在不给看拼写的前提下,听取大量 R/L 开头的单词时,正确率不是100%, 而是50%, 也就是蒙的。
本土例子
如果以日本人听 R/L 的例子难以感同身受,我们亦可以以自身学习的一个例子来感受,在华中部分地域,语言中的ne与le不被人们所区分,但在这些地域中,我说“好累”和“好内”,人们都能明白,当有意识的听取两个正确的读音时,往往能听出差异。但是一旦回归平时正常交流,就不会在意这些细节。同理福南,胡建,荷兰等。(仅举例发音,无意挑地图炮)
而英语中最直观的就是最常用的单词之一——The, 我们会有 de, ze 的发音,也是早期没有养成良好发音习惯又没有被矫正的原因,但我们平日自己听却听不出区别。Th在这里,正确的发音方式/ð/,是舌头放牙齿中间。(在元音开头的字母前另有读法,这个不细说)
结论
发音不准其实主要原因在于耳朵听不准,和唱歌跑调是一个道理(跑调的也不觉得自己跑调)。当上述这些日本人和美国人生活久了,天天听标准音仍然改不了,也是受 母语结构+发音习惯+成人分辨能力低 的影响,听不出自己和标准音的区别,只有幼儿对各种语言的分辨率是较高的。
当听多了日本人的 veli indelisting, 法语的 vehi intehisting, 和汉语的外瑞因吹思婷后,提升了分辨敏感度,自然知道,应该如何矫正自己的发音。
哑巴英语的主要缘由
现象
这个定义特指学了几年,有一定基础的读写能力,但在起码的交流层面仍有障碍。常见的甩锅理由有:应试教育/单词量小/语法不行/没机会和老外交流。但——都不是真的锅。
在考试时,经常有一道让我们肝疼的听力题:记电话。先不吐槽为什么该接电话的人永远不在,我们来回忆下听力考试时的场景:Six Five Seven Three Six Eight Nine Four. 记下来了吗?没有,只记住了前四个,得第二遍才能有意识的去记后四个。
有人说,太快了,但老外也是这个正常速度啊。有人说,不熟练,但这题目高中就这么快,大学也这么快,还是记不住。那问题究竟在哪?
缘由
你的大脑在忙着翻译,但翻译的效率很难赶上正常交流的语句,就是翻的再快,永远都不够正常交流用。
为什么非要翻译呢?因为我们在学习第二门语言的时候,往往已经掌握了母语,而不自觉的,会在语言这一大框架中,将母语的概念套在这一门正在学习的语言上。而我们回想(或者设想吧,应该都回不起来了)我们习得母语的过程,更多是将语言和客观世界的东西直接建立联系的一个过程,这中间是没有转译机制掺杂在内的。而这里就涉及了一个概念:英语思维。
英语思维
会用任何语言流利交流的前提是必须能用这种语言思考,做不到的就永远不能正常交流。
英语思维,说白了就是用英语想事儿。不能直接用英语思维处理英语,那么正常交流的语速、句长永远都不能处理好,也就不能正常交流,造成了哑巴英语。
听 且如此,我们再来看 说。
回顾我们平时说英语的过程:
思考要表达的意思→中文(这个过程很快)
中文→各个单词翻译成英文→考虑单复数→考虑第三人称→考虑语法组织句子→对方已经走了
这种情况多了,大家就有什么词赶紧往外蹦,也就变成了汉语思维套出来的Chinglish. 我们正常交流时,思考语法规则和表达内容会同时占用大脑,而大脑的所谓多线程只是伪多线程,在各个进程之间切换时,大脑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这也就导致——想语法就不能好好说话了,想好好说话就不能顾着语法了。这岂不是不让人说话?
到这里就慢慢明朗了起来,语法和翻译不但无助于实际交流,反而是最大的两个障碍。而这两个障碍,往往源于早起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一时有用但后续其实没用”的土方法,延续至今没有优化,反而阻碍了后续语言的深入学习。这种语言的学习方式叫做“语法-翻译法” (Translation-Grammar Method), 是英国人几百年前用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时建立的方法,但并不一定适合所有语言的互相学习,因为语言结构和语法排序多少都存在差异。
存在并不一定合理,只能说有其缘由。许多方法论和经验得以传承,是因为早期一时的有效性,并不能说明长久的有效性。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