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西南联大》观感之二:一所大学,三位校长,八载寒暑,千秋佳话!

1938年5月4日,“五四”运动十九周年纪念日这天,西南联大正式开学,共998名学生。

西南联大成立之后,原来三所大学的校长,将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常务委员会”三常委的身份,共同领导这所战时临时大学。

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三位校长中,最终要选出一位领头人出来。

选谁呢?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感之二:一所大学,三位校长,八载寒暑,千秋佳话!_第1张图片

建校伊始,张伯苓就对蒋梦麟说过,“我全权支持你,你就代表我。”而蒋梦麟转头又对梅贻琦表达了自己同样的观点。

在三位校长中,梅贻琦年纪最小。

他比张伯苓小13岁,比蒋梦麟小3岁。但张伯苓与蒋梦麟的这种谦让,并不是因为梅贻琦最年轻所以要让他多干活,而是有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西南联大成立初期,全校有教职工269人,其中清华150人,北大89人,南开30人。在办学经费方面,清华有稳定的“庚子赔款”作为补充,比完全依靠政府不稳定拨款的北大和南开,有巨大的人力财力优势。

从硬件设施方面来讲,清华在抗战初期,曾将部分贵重仪器、书刊、档案转移至长沙。而北京大学没有带出什么东西,南开更惨,全部家当都被日军炸毁。

所以,其他两位校长,这种对梅贻琦校长的信任,更是一种识大体顾大局的顺势而为。

正是三名大学校长的无间合作,他们共有的温良谦恭的知识分子品质,以及开放包容合作的心胸格局,共同促成了中国大学合作史上的一段佳话。

自此,梅贻琦成为西南联大最重要的掌门人。

美国历史学家易社强在《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一书中,记录了梅贻琦管理西南联大时的方式。

“梅校长在开始便赢得了普遍的尊重。他在处理三校关系时,不偏不倚、民主通达、公正无私。他将三校中优秀的教授,委以学校高层管理职务。他还将清华服务社所得的利润,作为额外的月薪发给三校教员。”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感之二:一所大学,三位校长,八载寒暑,千秋佳话!_第2张图片

俗话说,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都不好领导。自古“文人相轻”,教授们本就才华横溢,个性张扬,一个学校内都有可能彼此不认同对方的学术观点,更何况三所大学?

由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国学大师大师冯友兰所撰写碑文的西南联大纪念碑上,刻有如下内容:“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昔人所言,今有同慨。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三位校长能做到识大体顾大局,但教授们就不都有那么高的境界了。

时任西南联大教授的历史学家钱穆,就在自己的著作《师友杂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蒋梦麟校长来到蒙自分校,晚上北大师生集会欢迎。各位教授纷纷登台,竞言西南联大种种不公平。比如文学院院长经常由清华的冯友兰担任,为什么不能用北大的教授?一时间师生群情愤愤,甚至要求北大独立。

此时,钱穆起来发言:“此乃何时?他日胜利还归,岂不各校仍自独立?今乃在蒙自争独立,不知梦麟校长返重庆,将从何发言?”

蒋梦麟校长接着钱穆的话说,“今夕钱先生一番话已成定论,可弗再在此题上引起争议!”

众人自此不再说话。

可以说,正是蒋梦麟校长的公允大度,方才使西南联大成为中国团结办学的典范,并最终使联大顺利走到了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西南联大迁到昆明之后,张伯苓大部分时间都住在重庆南渝中学津南路三号,因为这里有南开大学仅存的血脉。为了表达自己重建南开中学的决心,张伯苓将南渝中学改名为重庆南开中学。他为来自沦陷区的中学生们,在乱世炮火中,安放着一张张宁静的书桌。

而著名的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也在重庆南开中学的校园中恢复。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马勇分析:正是蒋梦麟的让,张伯苓的退,造就了西南联大最终的成功。

从1938年5月4日开课,到1946年7月31日结束,西南联大是在抗战中,中国联合到底的唯一一所大学。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感之二:一所大学,三位校长,八载寒暑,千秋佳话!_第3张图片

三校的联合到底,表达了中国知识分子在外敌入侵下,生发出来的一种全新姿态与情怀:国难当头,国人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能够团结起来,共同抗敌。

抗战胜利后,梅贻琦继续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直至1955年去台湾创办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并担任校长,前后共21载。

1962年,梅贻琦病逝于台北,后安葬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梅园,墓碑由蒋梦麟撰写。

你可能感兴趣的:(纪录片《西南联大》观感之二:一所大学,三位校长,八载寒暑,千秋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