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ion Impossible 6——Fall Out" Mini观后感

     

      大雨过后的今夜,风儿伴随着泥土的清新味儿像指引的向导,它带着一缕清香引领着我从紧张的学习中走出。可是随之而来的并非是令人放松的精神世界,反却是将我拉入了另一个紧张又兴奋的新世界。那就是《碟中谍6 全面瓦解》电影院的银幕前。

      从1996年到2018年,时隔22年的阿汤哥终于带着他的IMF队伍重回银幕,与大家一起接受新的任务,勇闯新的挑战。八点的巨幕厅前人山人海。在一条人与人连接起来的细长队伍中,大家人手揣着一张《碟6》的票,有些人甚至连观影必备的爆米花和可乐也早在手怀中抱着了,准备冲进影院,与IMF小组来一场新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冒险。

        少倾,近八点,巨幕厅大门打开的那一刹那,如同火苗燃起,顺着人们这条“导火线”点燃,从头一直燃到尾。这部电影,也再次用导火线的形式,让影迷们随着火花的闪烁在引火线上盘旋着,带入这个激动人心的新世界。

        紧凑激情的熟悉音乐,各国世界穿梭着的熟悉身影,身披黑夹的阿汤哥,经过了22年后在这里与大家相聚,重新燃起了影迷们的欢呼与喝彩!  先抛开昨日一天中国将近950万的票房,全球4.39亿的票房,再创周末榜的记录,猛追漫威的《蚁人2》。 同时,主创为了追求画面的真实感,不惜昂贵金费,辗转五国。无论是英国伦敦的楼顶狂奔,巴黎凯旋门的逆向飙车,新西兰的直升机追逐战,挪威的徒手悬崖攀爬,还是阿布扎比的高空跳伞,都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刺激与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除了本身的视觉盛宴以外,更让人赞叹不已的是,这些特技都是阿汤哥本人献身拍摄,绝无替身。

                                          从剧情上看

          ,时隔22年的《碟中谍》系列几乎是贯穿了阿汤哥的影业生涯,小编就是从《碟4》认识了阿汤哥。在《碟6》中,影片虽仍是从失败的任务,到最后一秒的阿汤哥拯救世界的老套剧情之外。阿汤哥饰演的伊森也开始自我拷问,到底是谁铸造了现在的自己?又是什么原因能让《碟中谍》与其它谍战电影不同?虽然电影时长过长(两个半小时),但是克里斯托夫·迈考利(本片编剧)通过对JJA时期的伊森·亨特进行重新解构,利用两部电影的长度,给出了一个接近完美的答案。是伊森(主角)为了在队友生命与核弹机密,"鱼和熊掌”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到底是为了正义维护世界和平,还是为了情义保护身边队友为代价,将能摧毁世界的武器拱手相让?当然,伊森选择了前者——保护队友。

        这部影片在两名男主(阿汤哥与亨利卡维尔)意识形态上的二元对立中,维护了“永不改变”的伊森·亨特的“精神洁癖”,同时也为这一角色增添了属于阿汤哥自己的人格魅力。也让我更加坚信,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或看法中,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在这花言巧语的炫丽世界中,走好自己的路,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与此同时,里面还有一句台词让我对自己未来动向,有了新的启发。它是这么说的"没有苦难在前,便无和平降临""They can not be peace without first a great suffering."。我将这句话付诸于实际来看,刚刚升入高中的我肯定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经历苦难,也就是放弃娱乐时间,在学习中磨砺坚强意志,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的"苦海中",就无和平降临。那就是得到身心的自由与赢得自己对未来道路的选择权,在为着自己的前途而奋斗。阿汤哥对解决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与对敌人一战到底的信念深深的影响了我。让我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如何对待挫折有了新的改观。

                                          从特技上看

        相对于如今CG技术的成熟运用到各种科幻动作大片时代,阿汤哥的《碟6》就显得独树一帜。影片中,阿汤哥亲身挑战最高难度的高空跳伞。从7600米高空跳下,600米开伞,九座迪拜塔的腾空距离让你体验人类极限。这刺激的视觉盛宴并非CG特效,而是实打实的阿汤哥亲自跳伞。为了首次完成空军级别难度的跳伞,阿汤哥与剧组人员经历了106次跳伞极限挑战,每天进行10-15次,惊险程度可想而知。屋顶跳跃的阿汤哥,在撞墙时已扭断了脚踝,但未了将镜头拍好,爬上房屋后,扔坚持带着骨折的脚完成奔跑镜头。360°的直升机高空旋转,是大多数人不敢完成的动作。但是初拿飞行证的阿汤哥依旧完整顺利的完成了精彩的飞行戏份。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阿汤哥亲自上阵,挑战惊险拍摄,最终将最完美的视觉盛宴呈现在银幕上,刺激观众眼球。同时,也让我培养了我在困难面前,挑战它,迎难而上的胆量。

            从拍摄手法上看,最好的动作电影,往往都有一种与动作片类型无关的独特特征。编剧出身的克里斯托夫·迈考利在构建对话,幽默和复杂情节方面有着格外出色的掌控力,这在《碟5》就已经有所表现,而在今年的《碟6》中,他将动作戏也纳入了叙事系统的范围内,通过镜头的调用,为每一场典型的“碟中谍”式动作戏都赋予了叙事功能,在大的叙事框架之下,营造出迷你的叙事空间。无论是通过镜头,动作还是对话,《碟6》对信息的传递格外看重。从1996--2018年,在这22年之后,《碟中谍》系列完成了从《碟中谍》到汤姆·克鲁斯本身,再到《碟中谍》的完整循环,如此看来几乎就是个“不可能任务”了。再加上影迷们的热捧,与激情动作大场面的渲染,给这部影片赋予了堪称"经典"的名牌。

                                          从制作上看

        《碟中谍6》也在制作上达到了类似的惊艳效果,不仅完美地融合了优秀动作电影所需的每个技术要素,在扎实的剧本之上,通过瞠目结舌的动作设计,降低了炫目高科技玩物对故事的干扰,实现了对叙事属性的强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导演克里斯托夫·迈考利仅在一条叙事线上闪转腾挪,就已经造出了令人惊叹的银幕体验。影片中,阿汤哥等人发现亨利卡维尔(扮演者名)的真实身份的那场戏份,通过创造给人安稳的空间,带上人脸面具,将其让对手露出自己的真实面目。更加让我感受到了标题——《碟中谍》的魅力。

总结:

          这部影片是《碟中谍》系列的收官之片,也将是我升入高中前的暑假收官之片。让我带着阿汤哥的拍片敬业精神,与主角伊森的独特处事方法这一腔热血,拼搏高中,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好的开端。

你可能感兴趣的:("Mission Impossible 6——Fall Out" Mini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