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高段位的学习者,初次听到这个词,是在采铜的《精进》,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即学为我用,学以致用。如何做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搬运《精进》的信息,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

2. 坚持做好一件事;

3. 学会分解任务;

4. 综合利用各种信息;

5. 即刻行动。

如何做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小外甥画作)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

“巴拿马”在《噢,美丽的巴拿马》中,代指小熊和小虎梦想的地方,他们历经千山万水跋涉,发现苦苦寻找的巴拿马就在他们身边,故事告诉我们:在努力前进前,首先要搞明白,哪里才是我们心中的巴拿马。我们在做选择时,通常会遵循“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认知水平成为限定选择的重要因素,我们更喜欢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逐一进行考察,然后选择出认知水平内的“满意方案”,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使我们形成思维定式,难以以问题为契机,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成长。如果我们将标准定的更高些,就会多一些选择,我们在寻找更高标准的过程中,超脱外界普遍的身份认证和环境暗示,形成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学习新知识,开阔视野, 从而成长为更好的我们。

如何形成灵活的思维框架,书中提到了三种方法:

1. 目标悬置

这种方法用来解决有两个以上的人生目标,我们常常会“并行”或者“串行”来处理多个目标,这两种模式会使我们觉得压力很大,时间紧迫。不妨暂时悬置A目标一段时间,在悬置的时间里,去做B目标,A和B交替去做,比如,一天中,有八个小时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剩下空余时间可专注一到两件自己的业余爱好。

2. 能力嫁接

我们常常认为工作和爱好有不可调和的对立和冲突,从而在时间和思维上将他们割裂开,尽量去发现工作和爱好之间的潜在关联,让他们和谐相处,比如你做科学研究,业余喜欢绘画,你可以将欣赏美的能力嫁接到PPT、结构设计等科学研究过程中。

3. 特性改造

让你的工作变成爱好,变得活泼,主动而享受;爱好变成工作,从“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可以让热爱更加可持续,也是将热爱变成事业的前提。比如,你喜欢写作,很多简友就是在“生产型兴趣”的路上。

                     坚持做好一件事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有太多的选择,大多数人都只是“差不多先生”,对每一种工作,都有涉猎,而对每一种工作,又不求甚解,达不到“不可替代性”,由于现代社会分工细化的特点,大多数的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一定是某个领域的专长,而不是面面俱到的能力。

如果对一件事了解的不深、不透,自然体会不到这件事的妙处,自然不会产生持久的兴趣,这让人容易滑入一个死循环:了解不够导致兴趣不足,而兴趣不足又无法加深对它的了解。

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多数人都是对知识浅尝辄止,在学习的缓慢起步期就停滞了,部分人爬到了快速提升期,只有极少数人到了高原期,成为那个领域的先锋、领导者,他的不可或缺性为他们创造了财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就是坚持做好一件事情的受益人,他凭借着惊人的毅力,背完了朗文7万多的英语词汇,成为国内英语词汇量第一人,为他以后创造新东方打下了基础。或许大家会说,那是牛人,我做不到。学一学《一个人的朝圣》里的哈罗德吧,只是靠着简单而重复的走路,一直走下去,最后收获了爱情、友情,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

                      学会分解任务

每一天,我们都要处理很多纷繁复杂的工作,需要“多线程工作”,有简单事务型的,有需要静心思考的,首先可参考著名的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如下图所示,将事情以紧急和重要为横纵坐标,分为四个象限,去处理手头的工作。

如何做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有时候在做A任务时,又接收到B任务,比如正在写文档时,遇到了会议通知,写文档工作不得不被中断,这就需要学会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巧, 这个技巧需要我们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有效的剖析,区分出“容忍中断”的部分和“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即核心思考区间,是任务最关键最棘手的部分,需要集中精力,用可保证的相对完整的时间去进行。一旦这个部分被破解,任务就已经完成大半,余下就是些支持性、补充性的工作了,也不怕被干扰后对任务的重构了。

在做工作时,要学会图层处理法,将工作分成多个图层,如一篇报告可以分为文字、图片、排版等,每个图层相互独立,在同一个时间只专注于“某一层”的效果就好了,可以先集中处理文字部分,再绘制图片,最后统一排版,而不是依次按文档顺序,文字、图片、排版不同图层间交替执行,这样减少了任务切换的复杂性,也节约了切换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综合利用各种信息

学习,合理的模式是“建构式”,即学习者充分调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融合在一起,在头脑中构建出新的知识体系。我们常常只是零散随性的去涉猎学习,捕获一些不相干的知识,得到的是一盘知识的散沙,在好的问题牵引下的学习,使我们成为探索者,主动探求未知领域,筛选、评判和整合新旧知识,如此,我们对知识的认识更加系统,印象更加深刻,也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学习,应该是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很多人看书是蜻蜓点水,时间稍微一长就只剩下模糊的感受,留不下什么东西。深度阅读让人脱离手机上的泛泛阅读,综合书籍、文献、论文,去探索事物的本质,广度能够让人不闭塞,使知识能够重构,开阔视野,指导着人不断修正自身的选择。

                           即刻行动

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症结在哪里?那就是只说不做,做高段位的学习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即刻行动,不要只停留在纸上谈兵。

一件看上去繁琐的事情,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就像写作,觉得难度很大,无从写起,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开写,从身边小事写起,从阅读心得写起,从生活经验写起,哪怕只有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即使写的很糟糕,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慢慢就会越来越好。

《拖延心理学》中,介绍了拖延是一种心理综合症,我们制定计划,由于拖延,哪怕一件小事都不能完成,于是自我否定,丧失信心,影响生活质量和价值实现。我是个容易拖延的人,比如在单位,有些小事,例如复印、打印、发传真,和我的办公区不在一层,我常常觉得这些小事情不值得专门跑一趟,于是等两三件事攒到一起的时候再去办,而往往这种小事在时间上又高度不统一,经常会出现为了等一件小事导致快下班时才急匆匆做另一件事,这样,这些小事一直在记忆里保存一天,占用了大脑内存,待完成的事情一多,管理复杂度直线上升,记忆负担、情绪负担和人际负担也显著加重,影响着我的生活质量,后来我按照书中建议,第一时间把这些小事消除,人就轻松多了,也能留出单一而纯粹的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情。所以先把必须要做的小事即刻处理掉,事我们保存积极和从容的心态的一剂良方。

高段位的学习者,其核心还是如何学习,总结起来,就是制定心中的目标,深度学习和思考,专注而专一,合理的分配时间,综合利用各种信息辅助自己的目标,最重要的是,马上行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做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