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相约星期二》的感想

这是一篇读书笔记,记录自己读这本书时的所思所感

背景介绍:本书是当今作家、记者米奇·阿尔博姆与其老师莫里·施瓦茨——一位社会学老教授,因ALS(物理学家霍金患的那种病)即将离世——每个周二探讨人生(十三个话题)的交谈记录,中文版由余秋雨作序。在中文版序言中,余秋雨用四个部分、很大篇幅称赞莫里老人在人生最后几个月、忍受个各种疼痛和不便,把他对人生的思考无私的贡献给大家,做到了他所追求的“终生教师”。与此同时,余秋雨在序言中,大量引用老人的经典话语,足以凸显出莫里老人的智慧和人生哲学。序言中部分经典话语如下:

拒绝衰老和病痛,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了它,那还会有幸福呀?你应该发现并接受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实东西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

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给予你这种东西。

更多的富含哲理的句子,将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看到。

一、关于世界

原句: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我们一直认为我们不应该去接受它,如果我们接受了它,我们就不够坚强了。但有一位名叫莱文的智者却不这么看。他说”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理解:人是社会人,是相互影响的。当Ta选择向你寻找帮助,体现出了你的个人价值;而你无私的提供帮助时,体现出了你的社会价值。Ta接受你帮助的同时,也欠下你一个人情;而当你需要Ta帮助时,Ta帮助你,既还了你的人情债,也突显出Ta的价值。人脉、朋友圈都是建立在等价的交换上,给予的爱和接受的爱要大致相等,当一方的给予量或接受量以绝对的优势压倒另外一方时,这段关系会慢慢变淡、最后消失。

二、关于自怜

原句:我不让自己有更多的自哀自怜。每天早上就一小会儿,掉几滴眼泪,就完了。只有当你觉得它可怕时,它才可怕。

理解:凡事要有一个限度,如果超过了那个度,就会消耗自己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不但不能改变已成的现实,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长此下去,更会让现在及以后的生活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而很难自拔。

原句:有时候你不能只相信你所看见的,你还得相信你所感觉的。如果你想让别人信任你,你首先应该感到你也能信任他。

理解:处理一件事时,你不能仅仅相信你看到的,还要相信通过其它途径感知到的相关信息,综合分析所有你掌握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相信是相互的,你希望别人相信你的时候,首先你自己要相信别人;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如爱、帮助等,一句话概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关于遗憾

原句: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人们思考真正的大问题,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利琐事。上学,考试、就业,升迁、赚钱、结婚、贷款、抵押、买车、买房、装修……层层叠叠,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样一些,大家似乎已经很不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问:难道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一切?因此每个人真实的需要被掩盖了,“需要”变成了“想要”,而“想要”的则来自于左顾右盼后与别人的盲目比赛

理解:要经常反思目前所过的生活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生活,多抛弃一些世俗的标准和看法,多拥有自己的想法,才能过上你自己真正“需要”的生活,而不是别人眼中你“想要”的生活。恰当的比较,你会对自己“需要”的生活满足,而不会过多的追求你“想要”的生活。盲目攀比,是产生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关于死亡

原句: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作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理解:虽然每个人都不喜欢意外,每个人都提防着意外,但现实生活中意外无处不在,让人防不胜防。“意外和明天,不知道谁会先来”,与其逃避,还不如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意外。把明天的到来当作意外,你就会细心的发现、慢慢的体味今天生活中的美好,而不会把有限的宝贵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得失和别人的过错上,长久下去,“意外”会离你越来越远。

原句:每天晚上,当我睡着时,我便死去了,第二天早晨,当我醒来时,我又复活了——圣雄甘地——

理解:把睡眠当作简单的生死来体验,这样在临睡前才会认真的反省今天的生活,有哪些做得不好需要改进,有哪些做得还行,但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样第二天起来就知道要干什么了。长久下去,便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你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五、关于家庭

原句:如果没有家庭,人们便失去了可以支撑的根基。如果你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支持、爱抚、照顾和关心,你拥有的东西便少得可怜,爱是至高无上的,正如我们的大诗人奥登说的那样,“相爱或者死亡。”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家庭的部分涵义,不仅仅是爱,而且还告诉别人有人守护着你。

理解:做任何事都要记住,家庭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比家庭更加重要。事业可以再来,朋友可以再交,钱失去了还可以再赚,但是家庭一旦没了,就很难再来了。你那么努力的工作,那么热情的交朋友,那么积极的赚钱,难道不是为了提高自己拥有一个好家庭,难道不是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质量?

原句:别停止你们(他两个极富有爱心的儿子)的生活,不然的话,被病魔毁掉的不是我一个,而是三个。

理解:坏的事实既然不能改变,那就把它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吧,其实这样蛮像我目前的生活状态。雇人照顾和亲人照顾是两件不同性质的事,一种是平等的雇佣关系,有事说事,不会牵扯到太多的情感因素;而另外一种是情感负债关系,当事人会背负很大的心理负担。说到这里,就可以很好的理解妈妈的那种倔脾气了——尽量少欠情感债。

原句:生孩子这件事上是没有经验可循的,就是这么回事,也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它。你和朋友无法做这事,你和情人也无法做这事。如果你想体验怎样对另一个人承担责任,想学会如何全身心地去爱的话,那么你就应该有孩子。”

理解:父母给予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也是无尽的,而要承担的责任则是艰巨的,不容推卸的,而现实生活中,多少父母因为各种原因而忽视了对子女的关爱以及应尽的责任。留守儿童的父母可曾想过,由于缺少Ta们的关爱,孩子的童年是多么的黯淡失色,身心健康也会受到一定的损伤,性格古怪、学习成绩差,最后,换一个大点的、远点的地方,重复着父母类似的工作。

在这里,我十分感谢父母多年的陪伴。小时候虽然生活苦了点,家里穷了点,但还是有家的温馨,早期让我有一个愉快的童年;稍大点的时候,虽然干的活多了、重了,玩的时间少了,但让我拥有了强壮的身体和强大的内心,练就了坚韧的性格和一颗感恩的心。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学习对我们这种人的重要性,如果父亲愿意,我可能读完高中就去打工了 (我们那边好多人初中刚毕业或没有毕业就去打工了),如果那样,我高中后的人生就需要重新改写了。可以说,父母是拿他们自己的人生,来奠定子孙后代优越的生活。

六、关于感情

原句:超脱自我并不是说不投入到生活中去。相反,你应该完完全全地投入进去,然后你才走得出来。接受所有的感情——对女人的爱恋,对亲人的悲伤,如果你逃避这些感情——不让自己去感受,经历——你就永远超脱不了,因为你始终心存恐惧。你害怕痛苦,害怕悲伤,害怕爱必须承受的感情伤害。

可你一旦投入进去,沉浸在感情的汪洋里,你就能充分地体验它,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悲伤。只有到那时你才能说,’好吧,我已经经历了这份感情,我已经认识了这份感情,现在我需要超脱它。

理解:超脱来源于你经历、认识后的接受和释然,从而从中走出来。经历是超脱的前提,没有经历就没有资格说超脱,有没有能力走出来,那是另外的一会事。有些人经历了,却很难或者不能走出来,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差距,也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生活的原因。

七、关于对衰老的恐惧

原句:接受变老,随着年龄的增加,你的阅历也更加丰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岁的年龄阶段,你就永远是二十二岁的那般浅薄。衰老并不就是衰败,它是成熟。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

理解:年龄其实是一笔隐形的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阅历不断增加,生活经验不断增加,我们变得更加成熟,这是你自己年轻时无法获得的。同时,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会更加积极的、有目的生活,努力让这笔隐形的财富更多、更大。

原句: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

理解: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要欣然的接受。同时,为了在人生最后阶段不留下遗憾,我们要充实现在的生活,学会满足现在的生活,找到现在生活的意义。

原句:你应该发现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实的东西,回首过去会使你产生竞争的意识,而年龄是无法竞争的。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于我的一切权力。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理解:接受并享受生命中,不同阶段你所扮演的角色,只有那样,你才能演好那个角色,才能从那个角色中得到幸福,从那个角色中得到生活的意义,当把所有角色像珍珠一样串在一起时,你的整个人生就充满了意义。

八、关于金钱

原句:无论我生活在哪里,我都会遇到一些对新的东西充满了占有欲的人,想拥有新的汽车,想拥有新的财产,想拥有新的玩具。然后沾沾自喜地向你炫耀:“猜我得到了什么?猜我得到了什么?”这些人都渴望得到爱,但又得不到,于是就接受了这些替代品。他们乐于接受物质的东西,期望能得到类似于拥抱的感情回报,但这是行不通的。你无法用物质的东西去替代爱,善良、温柔或朋友间的亲情。钱无法替代温情,权力也无法替代温情。

理解:当人们的情感出现空虚时,喜欢用物质来填充这个空缺。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想要的物质,情感空缺得到了填充,结果还比较好;可怕的是那种自己存在很大的情感空缺,而物质又无法填充的人,这类人人格已经存在一定的畸变,迟早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前一段时间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跳楼就是这样的例子。相对于金钱,人们更需要的各种情感,夫妻间的爱、朋友间的友情、父母姊妹间的亲情等。

原句:让你自己真正感到满足的生活是给予他人你应该给予的东西,你的时间、你的关心、你的爱,但不包括金钱。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创造。

理解:对你的要求并不高,需要的只是你的关心和陪伴,这是大多数朋友、情侣和家人都想要得到的,所以,在面对你生命中重要的人时,别啬你的时间和关心。

原句: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的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理解:在物质、金钱、成功等方面,总有人强过你,但也有人比你差,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大数人不会因为你拥有物质、金钱、成功与你结交或绝交,别人看重的是你这个人所拥有的软实力,坦诚、善良、乐于奉献的精神等。

原句:只要你做的是发自内心的,你过后就不会感到失望,不会感到妒忌,也不会计较别人的回报,否则,你就要患得患失。

理解:从内心出发,不附加任何条件,这样你就不会患得患失。自己在这一点上存在欠缺,日后需要加强锻炼,尤其是在一些正规的、比赛场合,更加需要这种初心。

九、关于爱的永恒

原句:我不担心被遗忘,有那么多人亲近无比地介入了我的生活。爱是永存的感情,即使你离开了人世,你也活在人们的心里。

理解:离开的只是你的肉体,你的思想和贡献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也只有一生碌碌无为的人才会考虑这个问题,对人类做出贡献的人是很少考虑这个问题的。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英国的王子在旅途中帮助了一个身处困境的男人,男人问王子我要怎么报答你。王子说,你把这份爱心传递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若干年后,当曾经的王子——像他帮助过的男人一样——问帮助他的人时候,他听到了那句熟悉的话“你把这份爱心传递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这种爱心传递无处不在,你的一个举手之劳,对身处困难中的人来说,却是莫大的关心和帮助。

原句:我喜欢全身心的投入,也就是说你应该真正的和Ta在一起。

理解:参与其中了——无论是面对面交谈,还是网络沟通,亦或是其它的事——就专心于当前的事,算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自重,对他人和自己都负责。要么,你一开始就果断的拒绝参与,或者中途说明情况,得到肯定答复后暂时退出。这一点我需要好好反思自己,同以前相比,现在的空头支票开的有点多了,生活中那种敷衍的交流太多了,浪费了彼此的注意力和感情。

十、关于婚姻

原句: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给予你这种东西。可是现在这些可怜的年轻人,要么过于自私而无法和别人建立真诚的恋爱关系,要么轻率地走进婚姻殿堂,然后六个月后又匆匆地逃了出来。他们并不清楚要从伴侣那儿得到什么。他们连自己也无法认清—又如何去认识他们要嫁娶的人呢?

理解:在获得他人的爱之前,要学给予爱;在想认清Ta人前,要能够先认清自己,这样,你才能找到一个适合你的“Ta”,才能携其手走到时间的尽头。而不会像坐公交车一样,换了一辆又一辆。

原句:相爱或者死亡。爱情和婚姻还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尊重对方,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不懂怎样妥协,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们彼此不能开诚布公地交流,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们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对婚姻的重要性的信念——你们同样会有麻烦。

理解:诠释婚姻的内容(肉体)和意义(灵魂),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不能强求所有人都认同这个观点,但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参考和借鉴。

十一、关于文化

原句:人只有在受到威胁时才变坏,而这一威胁正是来自我们的文明社会,来自我们的经济制度。女人拼命想苗条,男人拼命想富有,也是同样的道理,这都是我们的文化要你相信的。我应该建立一个自己的小文化,来解决一些重大的问题——如何思考、如何评判。

理解:文化或文明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离不开社会的基层物质,一个社会推崇怎么样的物质观,就能形成相应的文化现象。但这种物质观或文化现象并不是全部能被所有人接受,这就需要我们个人建立自己的小文化,来弥补现有文化无力帮我们解决问题的地方。

这让我想起了《战狼2》女主卢靖姗巧妙回答网友吐槽其腿太粗一事(https://mp.weixin.qq.com/s/P_kVbqVgV8NUrfwiJdieZA)。受到目前文化的影响,网友认为女性,尤其像卢靖姗这样的女明星,应该腿细,符合大众的审美。但女主却对美有更深刻更独到的见解——真正的美是个性之美,也是健康之美,而不是相互攀比,活在别人的标准里。

十二、关于原谅

原句:先原谅自己,然后原谅别人。原谅自己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你不应该陷在遗憾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理解:外界的诱惑有那么多,自己想尝试的也不少,但有限的注意力不允许我们完成所有的尝试,与其时不时的遗憾懊恼,还不如与生活讲和,放过自己,放下那些想做而没有做的事。一个人只有能真正做到原谅自己,才能体会到原谅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更好的原谅他人,我们的情感生活才会越来越富有。目前在这一点上,我做的还不够,对有些事、有些人怀恨在心,还是无法做到原谅,影响心情,耗费注意力,自己需要好好反思一下。

十三、关于完美的一天

原句:平静地面对死亡,如果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平静地面对死亡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应付最困难的事情——与生活讲和。

理解:如果我们能从容的面对死亡——人们最害怕的事,生活中还有什么放不下,能平静的看待宝贵的生命消失,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患得患失的。当你真正做到了放下了、不患得患失了,很自然的就同生活讲和了。

原句: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只要我们彼此相爱,并把它珍藏在心里,我们即使死了也不会真正地消亡。你创造的爱依然存在着。所有的记忆依然存在着。你仍然活着—活在每一个你触摸过爱抚过的人的心中。

理解:死去的只是你的躯体,你的灵魂、你的情感、你的智慧依然长久的珍藏在别人的心中、弥漫在别人的生活中。

原句:人与人的关系是没有固定公式的,它需要双方用爱心去促成,给予双方以空间,了解彼此的愿望和需求,了解彼此能做些什么以及各自不同的生活。在商业上,人们通过谈判去获胜,去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但爱却不同,爱是让你像关心自己一样去关心别人。

理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你选对了人,你给与别人什么,你也会收获什么。关爱Ta人(亲人、朋友等)需要一个度,给彼此留一点空间,不要让人感到窒息。要以Ta人需要的需求——不是你认为Ta需要的需求——去帮助Ta人。自己在选择朋友、维持朋友关系方面还做的不错,但在提供帮助方面,加入了过多的个人想法,这一点需要好好反思。

总结:按照书中给出的大纲,把自己的思想好好整理了一遍,同时也把自己好好的剖析了一遍,发现自己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还是蛮多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相约星期二》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