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 释著 净土诸经(64)

“这些宝树行距间隔排列整齐,叶片间距也井然有序。在树叶之间,生长着许多美妙的花,花上自然而生有七宝果实。每一片树叶的大小正好为二十五由旬,上面有千种颜色、百种图案,如同天的冠冕璎珞一样奇妙。有许多美妙的花,呈现为阎浮檀金色,好似旋转的火轮,宛转在叶间。涌生的各种果实,像帝释天的宝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的宝盖,这些数不清的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佛事。十方世界的佛国净土,也全都在宝盖中显现。修行到能见这些树后,还应当按顺序一一观想树的茎、叶、花、果,使都能观想得分明了。便是‘树想’,也称之为‘第四观’。

“接下来应当观想七宝池中的八功德水。如何叫观想‘七宝池八功德水’?极乐世界上有八池水,每一池水都用七宝合成。其质地柔软,从如意珠王中生成。其水分为十四支流,每一支流都呈现出七宝颜色,水流以黄金来作渠道,渠道下用五彩金刚沙铺底。每一支流的水中,有六十亿朵七宝莲花。每一朵莲花不大不小正好十二由旬,有摩尼宝水流注在花间,也浇灌于宝树上下。流水之声细微神妙。均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各种波罗蜜法。继而又赞叹诸佛的容颜瑞祥,身相伟岸。流注花间树下的宝水如同如意珠王,闪耀着金色微妙之光,其化为百宝斑斓的鸟,鸟儿一齐优雅地啼鸣,其声似在赞叹念佛、念法、念僧。这便是‘八功德水想’,在观想法门中排名‘第五观’。

“西方极乐世界由各种宝物合成的国土,在此土每一地界上,都有五百亿幢宝楼,其楼阁之中,又有无数的天界诸神在演奏伎乐。又有乐器悬挂在虚空之中,如同天宝幢,不用人去弹奏而自然鸣响。这各种的音乐,都在演说念佛、念法、念僧的妙音。修行此观想成就后,就叫做‘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这是总的观想,称为‘第六观’。若修行达到此观想者,可免去无量亿时劫中的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将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依照我的教授而修行此观想的,是为正确的观想法,若按其他方法观想的,就是不正确的邪观。”

释迦牟尼告诫阿难和韦提希:“你们仔细听,仔细听,好好用心思考,我将为你们分别解说去除苦恼的方法。你们好好地受持、熟记,以便向大众广为传播宣说。”

佛说这话的时候,无量寿佛伫立在空中,观世音、大势至这两位大士侍立在他左右。无量寿佛的光明强烈炽盛,已不能全部领纳。百千的阎浮檀金色也难与之相比。这时韦提希夫人看见了无量寿佛,以头面接其足而恭敬行礼。她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我现在因存您的佛力加持的缘故,得见到无量寿佛以及两位大菩萨,但未来的众生将怎样才能见无量寿佛和两位大菩萨呢?”

释迦牟尼告诉韦提希:“欲见到阿弥陀佛者,应当生发观想的意念,在七宝地上观想莲花。观想到莲花在每一片莲叶衬托下呈现百宝颜色。每一片叶上有八万四千脉络,犹如天然的图画。每一根脉线上放八万四千种光,了了分明,都能观想而见得清清楚楚。小的花叶有二百五十由旬大,一朵莲花有八万四千片莲叶,每一片莲叶上有百亿颗摩尼珠王作为装饰。每一颗摩尼珠放射千种光明,其光如同一个巨大的七宝合成的盖子,笼罩在整个地上。

“花台是释迦毗楞如意宝做的,这个莲花台用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珍珠网作为装饰。在这花台之上,自然而有四柱的宝幢,每一宝幢都好像百千亿座须弥山。宝幢上的宝幔如夜摩天宫,又有五百亿微妙的宝珠作为装饰。每一颗宝珠有八万四千种光,每一缕光放射八万四千种不同的金色,每一种金色遍照极乐国土每一角落,随处变幻不定,现出种种的异相。有的变为金刚台,有的变为珍珠网,有的变为五彩云……这些金色随顺各处变化而显现,所以变现之相物皆都用作佛事。这叫做‘花座想’,观想法门中称为‘第七观’。”

佛告诉阿难:“如此神奇的莲花,本是由于法藏比丘行愿之力所以成就,若是想观见阿弥陀佛,应当先修行此‘花座想’。修行花座想时,不得有杂念干扰,每一片叶、每一颗珠、每一缕光、每一座台、每一个幢,皆应依次一一观想到。能观想到如同在镜中自己看自己的容颜一样清晰时,便修成功。修行此想成就者,可以灭除五百亿时劫的生死之罪,必得以在将来之世往生极乐世界。依照我的教导而修行此观的,是正确的观想法,若不依此观想,便是不正确的邪观。”

你可能感兴趣的:(鸠摩罗什 释著 净土诸经(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