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懂专业,但请尊重别人的专业

你可以不懂专业,但请尊重别人的专业_第1张图片

前几天遇到一个客户,给了篇稿子,让发布在网站上,他每隔一分钟,就催促我要稿件的链接,因为在他们的眼中编辑只要把稿件复制粘贴到后台就可以了。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网站上发布稿件是要在后台TRS系统上进行再次编辑的,网站后台和前端数据连接也会出现延时的情况,因此1分钟出链接这件事从技术角度出发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这样的事例在实际工作中屡见不鲜,由于不了解对方的专业和工作流程,因此在甲乙方的博弈中,永远达不到所谓的相互理解,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对甲方怨声载道,也同时对别人的领域指手画脚。

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看着别人的工作都觉得轻松简单,设计改个图标、技术改个代码,文案写个slogan,在他人看来是分分钟的事情,而你可曾想过,所谓看起来驾轻就熟的经验,都是别人曾经举步维艰努力的结果。

作家格拉德威尔提出的“一万小时定律”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就以现在最火爆的行业微信来说,一些大型企业会把自己的微信号交给第三方公司来运营。例如:一个银行没有编辑人员来维护微信,就要找专业的公司从内容到设计排版对企业微信进行整体的包装。

而实际情况是,甲方公司往往花着大笔的钱将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托管给第三方公司,但是却不肯相信别人的专业,依旧照着领导的思路去编辑图文,这样的结果就是微信的阅读量还是低到谷底。

你告诉他灰色字体清爽,他告诉你我们领导喜欢彩色,因此一篇微信图文恨不得每一句话都变幻一种颜色,出来的效果就是丑到爆。你告诉他银行产品需要与热点结合进行软性包装才会有人看,他告诉你热点太劲爆,领导觉得还是应该严肃一些,这时代还有人看严肃的东西吗?你不借势,怎么营销?你告诉他建立微信是培育用户的过程,长期建立起来的是品牌影响,他告诉你我们就是要加粉加粉加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而因为抽红包加的粉丝真的是目标客群吗?

由于对行业的了解和用户的解读,微信编辑会有许多方式吸引到用户来阅读企业想要传递的信息,而这些行业经验和专业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很少会被甲方采纳,他们要的只是按照领导的意思编排图文的搬运工,而在这样的机制下运营出来的微信,阅读量和关注度上不去是必然的。

你可以不懂专业,但请尊重别人的专业_第2张图片

上述的状况不仅在微信行业,也出现在各行各业。甲方往往只因为自己花了钱这样一条理由,就要求乙方绝对服从,而对于乙方的创意和建议置之不理。体会最深的应该是设计师这个职业,有时甲方的审美品位真的让人大跌眼镜,那张极致丑陋的海报只要领导喜欢就可以变成好看的。

我想这不是单纯的甲方乙方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在上学时我们接受着模式化的应试教育,进入社会我们又陷入生存游戏的规则。这种机制下出来的个体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对规则和权力的敬畏远大于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所以甲方不需要怎样把一个产品做得更好的建议,只需要按照意见修改到领导满意为止。

而从一个行业发展来看,这样做其实是在碾压行业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长期在这样机制下发展的行业,竞争力会日渐减退,没有优质产品输出的行业,到最后的竞争方式就是将门槛一再降低,压榨利润到最低点,进入价格战。资本的本性是驱利,当有一天价格支撑不了成本的时候,整个行业将会消亡殆尽。

你可以不懂专业,但请尊重别人的专业_第3张图片

写这篇文字不是在怒斥甲方,更多的是希望甲方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也考虑一下乙方的想法和建议,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好的作品。我们都在甲方乙方的角色中轮换,在社会生产中每个人都是服务者和被服务者,在身处被服务者的位置中,应该学会多听取对方的合理建议,而不是一味的强调自己的要求,花钱想要购买的是优质服务,而不是言听计从的傀儡,有时服务者的创意和想法会给服务增值,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你可以不懂别人的专业,但是请不要妄自想得简单,少一份怨怼和轻视,多一份理解和尊重,让甲方乙方真正成为合作的关系,而不是指挥和服从的命令式关系。在相互促进和合作的模式下,每个行业才会更优质和长远的发展。

���你购买的是专业和服务,而不是人格——咪蒙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可以不懂专业,但请尊重别人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