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使者一人灭了印度,为啥史书不记载卒年都不详?

请输入图片描述

神州日知 乐儿

大唐使者一人灭了印度,为啥史书不记载卒年都不详?_第1张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唐时统称为印度。

印度乃佛陀诞生之地,举国崇尚佛法。时分东西南北中五大印度国。

唐初,中印度王戒日王武功过人,颇有勇略,东征西讨,象不弛鞍,转战多年,征服另四印度国。

征服了印度五部后,戒日王不时遣使来通好,唐太宗也一再派出使者报聘。

当时,两国的贸易往来极为频繁。孟加拉、印度半岛东西两岸,经常有中国商船泊港;印度的商船也经常到广州、泉州来贸易。

唐朝输往印度的商品有麝香、丝织品、瓷器及铜钱等。从印度输入的物品有宝石、珍珠、棉布、胡椒等。

长期的友好往来促进了中印的文化发展。在文学方面,由于佛教经典的翻译,中国产生了与佛教有密切关系的变文。

在艺术方面,敦煌、云冈、麦积山以及洛阳龙门石窟的壁画和雕塑,都保留着印度北部犍陀罗艺术风格的影响。

此外,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天文、历法、医学、音韵学、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也陆续传入,对中国产生较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在7世纪末叶,中国的纸经中亚传到了印度,以后又经尼泊尔传去了造纸术。

从此,印度结束了用白桦树皮和贝叶写字的时代。

而唐代高僧玄奘取经印度,把两国交往推向一个高潮。

大唐使者一人灭了印度,为啥史书不记载卒年都不详?_第2张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玄奘在印期间,戒日王还特意在642年于首都曲女城为玄奘举行了无遮大会,20多个王公和5000多名大小乘佛教、婆罗门教高级学者参加了大会,由玄奘宣讲大乘佛教教义,与会者没人能驳倒他,因而获得了“大乘天”的尊号。

会后,戒日王请玄奘骑象巡游天下,宣讲说法,一时间在印度掀起了“中国热”。

大唐使者一人灭了印度,为啥史书不记载卒年都不详?_第3张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戒日王

唐僧当然也不忘与戒日王说起太宗皇帝的生平神武,中原平乱、降服四夷等功绩,使得番夷诸国尊誉曰-----天可汗。

摩迦陀王闻之大为仰慕:“如汝所言,吾当东行面圣,朝觑汝王。”

戒日王还想仿模唐帝国政体,建立一个理想的“印度中央集权国”。

贞观15年,他向唐朝数度派去使者,又对玄奘着意殊宠,似乎是想在意识形态上向唐帝国示好。

大唐使者一人灭了印度,为啥史书不记载卒年都不详?_第4张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李世民

唐太宗也注意到戒日王有“向化之意”,数度互遣使通好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中印友好关系”,他在贞观21年(647年),时任右率府长史的王玄策前往印度访问。

不想这一去变故横生,兵乱大兴。

出史印度,本来是王玄策自愿请命的。因为出使印度是件苦差事,毕竟要行万里不毛、风餐露宿、经受荒野大漠风号沙砾之苦,没有皇帝点名是没人愿意去的。

不过,王玄策主动向唐太宗请命,让太宗十分高兴。

于是,唐太宗就给了许多赏赐,临行前还让他抓了蒋师仁做垫背当他的副史,并带上了唐僧的徒弟辩机和尚做翻译。

大唐使者一人灭了印度,为啥史书不记载卒年都不详?_第5张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王玄策

王玄策一行共50余人卧冰尝雪,艰苦卓绝,而刚刚到达印度,却得到惊天噩耗——戒日王在洹河晨浴时突然溺水而死,阿罗顺那篡位,一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2000兵将伏击。

王玄策随从多死难,他也被擒扣押。事发突然,远在千里之外唐帝国最快也要数月后才能反应过来,对于王玄策来说,最好的结局无非是成为两国交换战俘的人员之一,然后回到故乡终老,最终被历史的烟尘淹没。

然而,下面的故事,却演变成了王玄策的奇迹时刻。

大唐使者一人灭了印度,为啥史书不记载卒年都不详?_第6张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唐僧西行路线图

后来,王玄策寻机逃脱,策马自印度大陆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王国。

这时一般人的选择是从速回到唐境,向太宗汇报一切,在中央政府的指示下正确处理这一外交事变,可是王玄策却没这么做。

王玄策精明强干,性格刚烈,他觉得身为大唐使臣被叛臣所虏,是人格和国格的双重羞辱,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又觉得如果回到唐朝走外交程序来雪耻实在太慢了,于是他和蒋师仁商量——

这点小事,不要给国家添麻烦!

于是,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迎娶文成公主而与唐关系友好的吐蕃王松赞干布名义,向尼泊尔借得7000骑兵,松赞干布闻讯后也发兵1200人给王玄策,组成一支地地道道的联合国军。

王玄策就带领这支杂七杂八的部队杀回印度,以天降雄师之姿所向披靡,从北向南直取阿罗那顺所在的都城茶鎛。

这时,王玄策遇到了印度特色的象兵,群象冲来,黑压压        的一片,刀枪不入,势不可挡;敌军往往惊慌失措,丢盔       弃甲,抱头鼠窜。

大唐使者一人灭了印度,为啥史书不记载卒年都不详?_第7张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破象阵

但是,王玄策效仿田单的火牛阵,征集了数十条水牛,在牛角上缚上兵刃,尾上缚苇灌油,以火点燃。

火牛冲进象阵后,引得大象纷纷惊惧奔跑,结果反而冲进印度军阵,把阿罗那顺军踩得一塌糊涂,一战俘虏印军至少一万一千人,败势之惨可谓落花流水。

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

王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技量,云梯、石车、火攻,狠攻三月余,终攻得茶鎛和罗城兵溃城破。

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王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印度兵将三千,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万余,被俘万余,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趁势攻入中印度,发誓要尽灭印度。

而印度兵将与唐军逋一接仗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无奈只好弃国投奔东印度,求助东印度王尸鸠摩的援兵,接着再收集些散兵残将,欲反攻唐军。

王玄策、师仁欺印度人不通兵法,只知蛮斗,设了分兵伏杀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皆坑杀。

阿罗顺那的妻子尚拥兵数万,据险坚守朝乾陀卫,也被师仁击破,逃的逃,降的降。

至此,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印度遂灭,共收得土地580余所。

因东印度援兵阿罗顺那,玄策欲顺势再亡东印度,东印度王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三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以示臣服大唐。

此时,王玄策才收兵回朝。

大唐使者一人灭了印度,为啥史书不记载卒年都不详?_第8张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执阿罗顺那及一干降臣,绑俘长安,太宗皇帝大喜过望,下诏封赏王玄策,并授朝散大夫。

此后,唐王朝的威摄力已经渗透进整个印度半岛,印度人以天朝衣冠为荣,国威兴隆至此,王玄策对印度征战之震摄不可忽略。

高宗显庆三年(658年),王玄策再次出使印度,行程主要是去各大寺庙参拜,礼佛而归,中华的谦让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佩服。

王玄策不用国家一兵一卒,一人征服印度的功绩令人惊服。当真是:

英雄风流不尽数,刀马所至皆汉土。

大漠狼峰孤烟直,天苍地茫啸西番。

铁骑踏破极乐土,扬鞭异域蔑沙场。

开疆自有王朝散,何必不忘骠骑郎。

可是,他并没有成为唐史中名声彪柄的英雄,两唐书没有为他作传,对他的记载也杂乱零星,那场横扫印度的“灭国之战”,更是数笔略略而过。

究其主因,王玄策作为大唐使者,出使印度使命是为为唐帝国在吐蕃背后的印度寻找战略盟友,以牵制吐蕃,结果适得其反。对大唐来说,这是一场不恰当的战争,攻击了本该合纵连横的对象。

此外,因为喜马拉雅山脉阻隔,唐朝不可能在印度建立起类似于安西都护府之类的统治机构,所以,王玄策之战对印度,以及唐朝的历史进展并无多少实际意义。

大唐使者一人灭了印度,为啥史书不记载卒年都不详?_第9张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唐帝国疆域

加之,王玄策还陷入一桩吊诡的事件。唐太宗吃了他印度带来的丹药,一年之后,李世民于长安含风殿突然崩逝,享年52岁。

高宗李治知道父亲其实死于“胡僧药”,于是严密封锁消息,又为妨物议,仅将罗迩娑婆逐出内廷未做任何处置。

王玄策自然也受到连累,终老于散朝大夫位上,连卒年都不详。

其实,王玄策几度出使印度,带回了不少佛教文物,对中印文化的交流也是作出了贡献的。

王玄策晚年写过回忆录《中印度行记》十卷,图三卷,但不为世人重视,后来也失传了,今仅存片断文字,散见于《法苑珠林》、《诸经要集》、《释迦方志》中。

近年,人们在洛阳龙门石窟发现了王玄策的造佛像题记。

推荐阅读(点击下面蓝字即可查看)

没拿下印度,什么让战无不胜的成吉思汗都却步?

牛!印度男童从53辆车车底倒滑通过 仅耗时23秒

印度男娶39妻同居1屋!轮流“陪睡”

史上唐僧不惜违法偷渡出境远赴西天取经,谁点化?

​关注日知录(微信号:dirizi001), 读典,品典,用典;新解世间事, 知人,敬人,做人。 重逢神奇,再见惊艳,快乐天天。喜欢,就关注一下呦。好东西当然要分享呦。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唐使者一人灭了印度,为啥史书不记载卒年都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