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约其实没那么智能

对于稍微了解区块链技术的人,相信对“智能合约”四个字不会陌生,甚至都快到了耳熟能详的地步。在中国官方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里,智能合约作为区块链标准架构里6大核心关键技术之一,甚至被书本或媒体描述成为在区块链发展2.0阶段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可以说是未来数字文明的重要基础,让所有人听后为之一振、充满想象。

智能合约其实没那么智能_第1张图片
区块链协议栈

1 什么是智能合约

通过上图也可以发现,智能合约是区块链编程里最主要的逻辑部分。那么到底什么是智能合约呢?

根据区块链可编程的特点,人们可以将合同变成代码的形式放到区块链上,并在约定的条件下自动执行。

智能合约的理念可以追溯到1995年,几乎与互联网(world wide web)同时出现。因为比特币打下基础而受到广泛赞誉的密码学家尼克·萨博(Nick Szabo)首次提出了“智能合约”这一术语。从本质上讲,这些自动合约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其它计算机程序的if-then语句。智能合约只是以这种方式与真实世界的资产进行交互。当一个预先编好的条件被触发时,智能合约执行相应的合同条款。

区块链技术不仅让价值通过网络流动起来成为可能,这种智能化的合约(或合同)执行方式还充分打开了人们的想象空间。随便在网上找了一张报道,就能看见媒体的大肆宣传和造势:

智能合约让人期待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智能合约目前还远远达不到“智能”的程度,它目前只是支持最基本的可编程。

2 智能合约的用途

为什么智能合约这么重要呢?原因在于大家在研究比特币的时候,发现中本聪通过一种加锁、解锁脚本的方式,保障了比特币交易的正常进行,完成了数字货币的流转。

所谓脚本,就是使用一种特定的描述性语言编写的、可执行的计算机代码。比特币的脚本语言非常简单,仅有256条指令,其中75个未被使用。比特币脚本中的指令与其他编程语言类似,包含基本的语法、逻辑,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加密指令,如哈希函数、签名验证等。

在传统的账本中,账上的数据仅仅是一种记录,而在区块链这个账本上,这些数据则有了超越账本的意义——它们是可以编程的。这就是智能合约发展的由来,即可以编程

虽然比特币的脚本语言已经很强大,保障了比特币的有效运行,但是对于数字货币之外的复杂场景而言,它还相当初级。只有对其进行扩充,才能满足未来区块链大规模应用和开发的需要。正是如此,才让大家看到了以太坊的强大魅力。

3 智能合约的现状

目前智能合约这块做得比较好的是IBM的hyperledger/fabric以太坊,前者由linux基金会管理,后者由以太坊基金会管理。

相比较比特币的脚本语言,智能合约里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或者说追求的目标就是“图灵完备”,简单来讲,就是不论什么样复杂的交易逻辑都可以支持。为了实现这个功能,当前主流的区块链平台都是通过虚拟机的方式进行实现,通过虚拟机就能支持很多主流的编程语言,比如IBM的fabric可支持GO语言,以太坊则是使用Solidity来开发智能合约。

有了丰富的编程语言,世界似乎变得美好了,因为程序猿似乎无所不能,还有什么复杂的场景不能实现的呢?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当前的智能合约实现方式可以实现很多功能,但是与当初的设想还有一定差距,那种“智能”和“自动执行”的目标并非实现,所以区块链技术还有一段路要走。

总结起来,智能合约在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的现实障碍有:

1)智能合约的应用依赖于基于区块链资产的数字化,但是目前来讲,这种数字化程度还远远不够。

2)智能合约只能被动响应外部访问请求,根本无法做到内部合同条款的自动执行。外部请求一般都是中心化的,这进一步会极大降低智能合约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系统的有效性。


未来的路还有很长,但是别担心,我们这么多人在一起呢。一个人走会很快,但是我们一起走会走得更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能合约其实没那么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