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秋

每年的立秋节,即是秋天的开始。古人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二气,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秋冬之际阴气最重,因而草木衰败。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古人观察自然,对照人事,对秋天的描写也体现在诗词歌赋之中。

一、诗词里的气候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千字文》:“云腾致雨,露结为霜。”皆指出了秋夜气温下降,露水结为白霜的自然现象。

古诗词里的秋_第1张图片

秋季气候萧瑟,草木凋零,树叶变黄而掉落。《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离骚》中屈原叹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宋玉在《九辩》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欧阳修《秋声赋》:“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将秋天之状、容、气、意、声描述得淋漓尽致,同时指出秋在五行属金、五音为商。

古诗词里的秋_第2张图片

二、帝王诗词里的秋

帝王掌生杀予夺之大权,有虎视天下之雄,故其诗词亦多慷慨悲壮之气。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的佳作《秋风辞》,历来备受赞誉: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古诗词里的秋_第3张图片

汉武帝这次出巡,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因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一直沿用至今。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听说汾水旁边有火光腾起,故下令在那里立了一座后土祠来祭祠大地。身为大汉天子的刘彻,一生享尽荣华,又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衰老和死亡。宴尽之余,遂作此篇。

此《秋风辞》起句源于汉高祖刘邦《大风歌》首句: “大风起兮云飞扬”,这首清丽隽永,笔调流畅的《秋风辞》,历来为人们所称道。《韵语阳秋》:“高祖《大风》之歌,虽止于二十三字,而志气慷慨,规模宏远,凛凛乎已有四百年基业之气。”沈德潜《古诗源》卷二:“《离骚》遗响。文中子谓乐极哀来,其悔心之萌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秋风百代情至之宗。”《诗薮·外编》卷一:“帝王诗歌之美者,非当时臣下所及”。

古诗词里的秋_第4张图片

历来有所建树之帝王,所作之诗词多雄壮,即使是面对肃杀之秋,也是慷慨激昂,全无悲秋之感。此以东汉曹操《观沧海》为著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一句,紧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之后。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正体现了曹操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沈德潜所谓“时露霸气”,此之谓也。

曹操之子曹丕亦以秋风为引写了一首离别诗《燕歌行》,别有一番情趣。其中“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一句点出了秋季之气候特征,“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一句描写秋月之景,让人回味无穷。

古诗词里的秋_第5张图片

三、文人黑客诗词里的秋

自古文人多悲秋,一为家国情怀,一为身世之叹,其中要数唐代杜甫的《登高》最让人动容: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是杜甫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巫峡多猿,鸣声凄厉。当地民谣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抒发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古诗词里的秋_第6张图片

秋天虽多干燥,深秋夜雨之时,卧听潇潇冷雨夜打窗,无不让人思绪万千!描写秋雨之作,以唐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最为人所熟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当时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他的妻小却远在长安(今陕西西安),长安在巴蜀东北,故称寄北。巴山,这里代指蜀地,在当时是未被开发的“凄凉地”,唐代刘禹锡就曾感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秋雨绵绵,秋夜漫漫,独处凄凉之地,诗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一如巴山夜雨,池中秋水,淅淅沥沥,在心头漫溢。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这看法是不错的,但只说了一半。实际上是:那“魂”“预飞到归家后”,又飞回归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个来回。而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对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

有人考证,认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时作。那时诗人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有人认为此诗是诗人寄给长安友人而非妻子。但李商隐入梓州,与其妻去世,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去世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通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如果这样的推测成立,那么这首《夜雨寄北》,实在是一首伤心之作。

宋人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云:“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回还之还)还(还又之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杨万里《听雨》云:“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这两首诗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构思谋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启发,是显而易见的。

古诗词里的秋_第7张图片

文人性子多耿直,故而在仕途上受排挤也就不足为奇了。体现在诗词上,又数苏东坡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为最: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词一开端,便慨叹世事如梦,虽然苏轼诗词中常常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思想,但或是自我排遣之语,或为往古来今之思,读来往往觉其放达,而不觉其悲切。此处却不然,以一种历尽沧桑的语气写出,加上几度秋凉之问,风叶鸣廊,忽觉人生短暂,已惊繁霜侵鬓,益觉开头浮生若梦的感叹,并非看破红尘的彻悟,而是对自身遭际有不平之意,从而深感人生如梦境般让人无奈。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所作之词多为对人生的探索之问。“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一切皆如白驹过隙,雪后飞鸿,人生只是天地间偶然的飘蓬,所以不可执着于现实中的得失荣辱,而应超脱于具体的万事万物,使自己内心趋于平衡。

古诗词里的秋_第8张图片

边塞诗词历来为后人称道,而这些诗词又以描写羁旅之愁以及将士戍边之情所为人称道,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即是: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清人谭献誉之为“大笔振迅”之作(《谭评词辨》),实属确有见地的公允评价。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直接使用这首词的起首两句,衍为曲子,竟成千古绝唱。

古诗词里的秋_第9张图片

范仲淹所写戍边之词,以《渔家傲·秋思》为著: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当时延州为西北边地,是防止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故称“塞下”。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

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然不同。范仲淹到延州后,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深为西夏畏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此词慷慨悲凉,既写出了边地生活的艰辛,同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古诗词里的秋_第10张图片

相对于仕途顺利之人,功名无望之辈则词多凄苦悲凉之感。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他在羁旅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整首小令初看起来,纯用白描手法,仔细揣摩,却又满是比喻象征。用词之精炼准确,结构之精致巧妙,寓意之深刻广泛,实为罕见。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

古诗词里的秋_第11张图片

四、秋思典故

古人所写秋思的诗词多不胜数,而以一首秋辞而列为典故者,则非魏晋之时的张翰莫属。《晋书·文苑列传·张翰》记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写下了著名的《思吴江歌》: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晋书·文苑列传·张翰》: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张俨,吴大鸿胪。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谭,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冏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著《首丘赋》,文多不载。俄而冏败,人皆谓之见机。然府以其辄去,除吏名。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性至孝,遭母忧,哀毁过礼。年五十七卒。其文笔数十篇行于世。

当时张翰在洛阳为官,因不愿卷入晋室八王之乱,借口秋风起,思念家乡的菰菜 ( 茭白 ) 、莼羹、鲈鱼,遂去官返乡(吴松(淞)江畔),“营别业于枫里桥”。于是中国的诗学中就多了一个"莼鲈之思"的典故。

古诗词里的秋_第12张图片

虽然秋季的萧瑟之气让人容易产生悲秋之感,但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中唐诗人刘禹锡一反前人悲秋之作,写《秋词二首·其一》,别具一格,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古诗词里的秋_第1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诗词里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