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阅读回顾(1.9-1.15) 《第一日》

那个自认为很努力,但却仍然一无所获的人,是不是就是我?无数次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有耐心,要耐心等候,不做比做要好很多。可是雨疏风骤、雾锁重楼,不见来时路。

(1)


每周阅读回顾(1.9-1.15) 《第一日》_第1张图片
电子书封面

周日,完整的一个下午属于我自己——看美剧、LSD都在愿望清单上,可是我还是决定坐到温暖的被窝里,继续看电子版的《第一日》。马克·李维写作于2009年的这本虚构作品,显然水平大打折扣,荒诞不经,情节拼凑,融合了颇多好莱坞谍战片的元素——他能硬着头皮写完,真不愧是畅销书作家无与伦比的自信啊!

不知道为啥,一向温情脉脉的作家突然玩起了时尚的因素,估计是受到某些悬疑推理小说的影响,要不然就是受到票房热卖的大片刺激——说不定这样写可以拍成电影呢?两个神乎其神的科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联袂演出,地点在全球无数个地点切换,从埃塞俄比亚,到安达曼群岛,从华山之巅,到欧洲各大城市。暗杀?有的是。密谋?每章都有。爱情,生活的氧气,必不可少,从15年前的一见钟情,到现在的生死相依,从来都没变过。地球生存危机?当然有,票房热片少不了的。救世英雄?对,别看文弱的科学家,他们可以!

偶然性成了小说颤颤巍巍走下去的唯一推动力。一块又一块的情节拼图,大有想到了立刻记下来,拼命写下去的感觉。情节漏洞?神乎其神?缺少呼应?这些真的并不重要,一切不过是作家一个大胆的尝试好不好?

面对全然新鲜的领域,比如天体物理和考古,怎么能写得像那么回事?怎么把人类远古的悬疑概念引入到当今人的视野里。假如真的是一位热爱写作的考古学家或者物理学家写这样的小说,是不是更为容易一点?

奇怪的是,第一次看小说,不是在揣摩人物性格,而是在推测作者的写法。

(2)


就是这本书

《女人的幸福女人定》,因为封面上那句“刚健婀娜的德国女人人手一册的枕边书 一本可以每天翻阅的女人心灵成长经典”,决定还是把它继续放入“可一直保存书目”中。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想,如果樊登来讲这本书,一定会讲得精彩绝伦。樊登不讲最好看的书(和好坏无关),他就是有那样的本事,将一本不是太好读的,或者是不太精彩的书,讲得天花乱坠,一两个小时,就那么干干地讲,丝毫不觉得枯燥。

这本《女人》就是这么一本干巴巴的鸡汤书,当然作者的观点我全赞成,但是这却丝毫没让这本书的可读性增强一点,以至于我根本没法用自己的话来点评此书。

好吧,抄一下强悍的女作家的主要观点吧,相信你也会赞成的:

我有权自恋

我有权成功

我有权变老

我有权情绪化

我有权犯错

我有权恐惧

我有权与众不同

我有权说“是”与“否”

我有权幸福

我有权改变自己的世界

和“有权”对应的,当然就是社会观念里和自己的心目中的“无权”。作者无非是以自己成功的经历告诉大家,是时候做完整的自己,再也不要受任何世俗和他人眼光的影响。



行走  学习  悦纳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周阅读回顾(1.9-1.15) 《第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