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我们分享了十位名家在疫情期间的阅读,今天开始,我们继续推出系列问卷访谈“谈疫录”,了解和倾听不同知识分子的疫情生活、阅读与思索。
“谈疫录”第二期,凤凰网读书对话社会学家、女性主义者李银河。她认为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可能会因为这次疫情产生较大的、长期的改变。而疫情下的社会监控,可能会进一步挑战个人的空间与隐私。中国人的隐私意识较西方而言相对弱,这背后其实是前现代社会、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区别。
“谈疫录” 第 2 期
本期采访嘉宾:李银河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曾著《婚姻法修改论争》;《虐恋亚文化》;《女性主义》。
“我每天的生活就是三段论:上午写作,下午读书,晚上观影。”
“一流的作品不能仅靠个人品味来判断,能在文学史上留下来,才是一流的。”
“中西方隐私观念的区别,其实是前现代社会、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区别。”
看了莉迪亚·戴维斯的小说集《几乎没有记忆》,里面的主人翁总是一个岁数较大的知识女性,感觉像作者的自述。我很喜欢莉迪亚·戴维斯,她是一个文体家,得过布克国际奖。她的文体很不寻常,一篇小说有时只有一页,甚至就一段话,有一点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感觉。
经典文学里读了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加缪的《局外人》、莫泊桑的《羊脂球》(小说集)。这些书以前也看过,这次是重看,都是文学经典,写得很棒。还有一套《企鹅经典:小彩虹 第一辑》,里面是很简短的名家片段,比如普鲁斯特的“嫉妒”、珍妮特·温特森的“爱情”、弗洛伊德的“梦境”、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自由”,这些也都挺不错的。另外,我又重新读了《诗经》,《诗经》是我在古诗里边最喜欢的。
还读了一些比较通俗的作品: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鸽群中的猫》、武志红的心理学、美国通俗小说《熊镇》、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精怪故事集》是民间故事、传说,很有那种古朴的劲儿。还有一本《鱼翅与花椒》讲一个英国女孩跑到中国来学做川菜大厨,在中国吃蝎子、吃各种食物,反正来者不拒,做出了很多把英国人吓得要死的菜。这本书写出了两种文化的差异和碰撞,特别好看、好玩。
扶霞·邓洛普, 《鱼翅与花椒》国内小说作品里看了路内的《雾行者》。这本书完全是写底层生活的,还不错,就是感觉稍微有点卖弄吧。还有蔡骏的《无尽之夏》,是本新侦探小说。这个作者写作挺随意,让人觉得没有什么条条框框,但感觉稍微有点油滑。我觉得国内的小说家,只要能看得下去,(水平)就不低了。我还读了安妮宝贝的《春宴》,雕琢气过重,但有真情实感。书里有一处描写对男人的感觉:一个是手,一个是嗓音。这个跟我是一样的,我也有这个感觉。从这点上,我觉得作者写东西还是挺用心的。
另外还有几本。台湾作家杨照写的《史记的读法》非常好,介绍了司马迁写《史记》的全过程,鸿门宴那一段写得真是太精彩了。这本书想告诉大家史记应该怎么读,这个思路挺好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王岐山推荐过,写得很早,首版是1856年。我是这段时间才有空看的。另外有个纪实的《蹉跎坡旧事》,讲一个老先生从农村跑到城里上了学,当了一个小学教师。后来组织文学社,就被打成了右派,一辈子很蹉跎。他住的地方叫蹉跎坡,所以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蹉跎坡旧事》。通过这本书可以看到那一代人和那个阶层的处境。还有冯尼格的《茫茫黑夜》,也是一个非常的经典的小说。写一个二战期间的纳粹的广播员,同时他又是美国间谍。作者把这种双重身份的经历和心路刻画得很到位。
最近刚刚买了一套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集子,他是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书我之前没好好看过,正准备补一补。另外有一本我的导师许倬云写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讲的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中西文化的比较,他的学问特别好。
这段时间我也写了一点随笔、格言,马上要出一本格言集。小说也断断续续在写。不过我写小说有一个毛病:题材太狭窄。我只有冲动写虐恋的主题,而这个主题我觉得已经写尽了,已有了七部中短篇小说集(第七部还在写),每一部十六万字,另还有两个长篇。我有时候也在想,能不能写点非虐恋主题的小说,但就是写不出来,因为没有冲动。
然后我有一本小说,类似莉迪亚·戴维斯那种短篇幅(五百到一千字),算是讽刺小说吧。但这个是绝对出版不了的。
前段时间,我给一个文学杂志投了一篇小说《女儿国》。我觉得没写什么敏感内容,大致是讲所有的男人都变女人了,所有的男人都是奴隶,女人都是主人。我这不是写虐恋嘛,但是人家说内容敏感,发不出来。
之前还有个杂志想刊登我的一篇小说《营地》,也是通过虐恋的手法、场景来写思想改造运动。结果他们闹得编辑部投票,问他们是要发稿,还是要保刊物。
一流的书是那些进了文学史的经典。当然,它们不一定都好看,比如说纳博科夫就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东西都是垃圾。他是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评价,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有通俗小说的因素。一流的作品不能仅靠个人品味来判断,能在文学史上留下来,才是一流的。
英国女作家拜厄特写的《巴别塔》。它是一个画中画的结构,就是小说中的小说。这本书写了一个小说家的故事,最有意思的一段是关于“是淫秽还是纯文学”的辩论。这个小说家写了特别疯狂的暴力和性。自它出版以后就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淫秽,另一种认为它是很好的纯文学。于是,那些文学人士、法律人士、宗教人士就围绕这本书做法庭辩论,判定它到底是不是一个好文学。这也是我很关注的问题,淫秽品该怎么定义、怎么管制,都是特别现实的问题。而且它有着英国的背景,英国关于淫秽品的管制是挺严格的,因为它有新教传统,这里面又是历史的,又是社会的。作者将它们全部糅在小说里,就特别好看。
A.S.拜厄特 ,《巴别塔》 有哪些因疫情而耽搁的计划?
这是一个挺重要的中西文化的区别。中国一直是集体主义社会,西方是个人主义社会,他们对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观念比我们强得多。中国人有时觉得无所谓,所以中国才能够采取这种封锁的、监控的措施。比如到处安装人脸识别,这要是在西方,大家马上就会意识到“是不是侵犯了我的隐私”,但在中国就没障碍,随便安装。
中西方隐私观念的区别,其实是前现代社会、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区别。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在乡土社会里,你所有的隐私都是暴露的。为什么农村的离婚率特别低呢,因为你跟老婆关系怎么样,你家为什么打架,全村人都知道,那些亲戚朋友都监督着不让你们离婚,你们就有压力。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一个叫大衣哥的农村歌手,他出名以后有了钱,所有的村民都不干活了,跑去拍他的隐私,甚至有人拍他上厕所。因为只要拍了放到网上,就能赚到钱。这个事儿放在西方绝对是犯法的,但在中国没事儿,在中国还赚钱。乡土的社会就是这样的。
疫情使得这个东西好像更合法化了,更加理直气壮。因为我是为你好,是怕你有病传染给更多人。这个问题还是挺大的,虽然国外也有一些监听、监控事件,还被斯诺登揭露了,但它至少有一个理由,比如侦查恐怖分子的线索等等。
现在都是机器检测, 我看到一个最有意思的笑话说,有个编辑发稿 “黑夜总会过去,光明总会到来”,审核总是不通过,他就去问后台技术,技术说问题出在“夜总会”上。
谈疫录01 罗新:不要忘记人,具体的人、能动的人、促成了当下历史出现的人
采访+编辑 |李牧谣
主编 | 魏冰心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