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公众号谈心社(ID:txs163)
“莎士比亚在隔离期间写了《李尔王》,而我看只会刷剧睡觉打游戏。”
最近这段时间宅在家里,不少人终于有空刷剧“自我提升”。
如果一定要提到一部百看不厌的经典,总会有一个剧名浮现在眼前:
《士兵突击》
一部曾创造重播“奇迹”的军旅剧。
2007到2019年间,它重播了211次,豆瓣评分9.3,超过了国民神剧《甄嬛传》。
它故事简单,连女主都没有。
王宝强饰演的许三多经历一系列鸡飞狗跳的故事,从菜鸟士兵成长为"兵王"。
这部军旅“爽剧”,纵然时隔14年,依然让无数观众津津乐道。
男主许三多,矮小,木讷,畏畏缩缩。
是父亲口中的“龟儿子”、战友口中的“傻子”。
从小挨打,什么都做不好。
进部队,连长死活不要,班副超级嫌弃,若不是班长力保,他根本没办法留在钢七连。
但干啥啥不成的许三多,骨子里却流淌着一种可贵的“安分”。
即使被“流放”到鸟不拉屎成天捡羊粪蛋的草原五班,他也任劳任怨。
负责人让他实在闲着没事就铺铺路,他就真的铺。
被排挤、被取笑,都没关系。
他硬生生在草原上,用自己的双手,砌出了一条石路。
班长说只要他腹部绕杠能做满50个,流动红旗就还是他们班的,他一口气做了333个。
把连队记录给破掉。
凭着一股不放弃的蛮劲儿,在演习中活捉了特种兵的队长袁朗。
钢七连改编,全连只剩下许三多和连长高成。
连长没办法忍受钢七连就这么散了,颓废地窝在宿舍,甚至连饭都没兴趣吃。
一大早,见许三多已经穿戴好准备训练。忍不住怼他,连都散了,你咋比以前还忙呢?
许三多回他:“我今天还没跑一万米呢。”
连长搬去许三多的大集体宿舍,和他睡上下铺。
半夜里跟他没话找话。
连长说,我每次都选最难的路走。
许三多则答,我每次都只走一条路。
连长走后,许三多独自一人守了军营半年,依旧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训练。
这个傻小子虽然“傻”,但最后什么东西都“得到了”。
后来,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兵王”。
许三多的成长,恰恰藏在那些日复一日的艰难和枯燥里。
“他每做一件小事儿的时候都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有一天我一看,嚯!好家伙!他抱着的是已经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
网友说,看许三多的时候,就想起了电影《阿甘正传》。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乏聪明的人,试图找到捷径,着急地往前赶路。
反而正是缺了许三多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不怕慢、不怕累的“老实人”。
编剧为何要塑造一个这样的许三多?
答案或许就在那首“矫情”的诗里。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诗和远方,注定不属于我们,未知的平淡和漫长才是最好的答案。”
这是属于《士兵突击》的理想主义。
和“老实人”许三多完全不同,成才是另一种人。
许三多当兵,其实谈不上什么理想。
为了被部队选上,父亲带着他去找老师写表决心的“演讲稿”,他对着老师的背影,小声嘀咕着:“我想上学。”
真正萌生对当兵的向往,也仅仅是因为一句:当了兵,爹就不打我了。
成才却是一个很容易知道自己要什么人。
新兵连的日子,听完连长“骡子马”的理论,晚上和许三多蹲在没人的地方抽烟,他兴奋地告诉许三多:“我要当马咧。”
许三多说,自己特别笨,每换一个环境都像死过一样。
但成才不是,他到新兵连很快成为代理班长,甩笨拙的许三多不知道几条街。
到了钢七连,就更是尖子里的尖子。
枪法准、业务能力强、人际关系也吃得开。
他优秀,也聪明、滑头、世故。
战友调侃,说成才兜里揣着三盒烟,10块钱的给连长、排长;5块钱的给班长、班副;2块钱的是给战友的。
班副也说他“假”。
他眼里只有目标,没有战友,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准则,永远把自我利益放在第一个。
为了到其他班当尖子生,他可以做钢七连第一个“跳槽”的兵(也是唯一一个)。
气得班长泼了他一饭盒的啤酒。
特种兵选拔赛,他在最后时刻选择了抛弃许三多和受伤的队友,自己冲向终点。
钢七连的口号叫“不抛弃,不放弃”,成才加了个前缀——“得分时候”。
他极度自信,以至于意识不到自己过度的精明,早就遭人厌烦。
“你这老乡不地道”,别人都这样评价他。
生活中像许三多那样的人,不多;像成才这样的人,不少。
他们总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趋利避害。
但后来成才很不好过。
他离开七连的时候,倾盆大雨,没有一个战友来送他,只有许三多一人,矗立雨中傻愣愣地笑,这让一向心高气傲的成才显得更加可怜。
他说:“我以为我就算没处下全连的人,也处下了半连的人,可是现在,送我的还只是你一个。”
这匹“孤狼”第一次知道原来事事第一的自己在战友们的心里有多不堪。
成才疑惑,愤怒,不解。
袁朗一针见血:“你从没付出感情。”
军人不会选择这样的战友,就像现实里,我们不喜跟精致利己主义者合作一样,因为一个凡事把“我”放在第一位,丝毫不顾及他人,总会让人不安。
成才尝到了苦果,他开始明白做一个兵,还有比精准的射术更重要的东西。
临行前,他告诉许三多:
“你是一棵树,有枝子,有叶子。而我是一根电线杆,我要回去,回去找我的枝枝蔓蔓了。”
这句话是成才的转折点。
如果说许三多的出彩之处在“逆袭”,那么成才这个角色的美感则在于“救赎”。
被劝退后成才回到了只能面朝羊粪蛋的草原五班,他开始慢下来,以前是个一路狂奔的孩子,后来他渐渐地找寻回家的路。
他把“流放之地”草原五班,变成了常受嘉奖的地方。
他告诉许三多:
“现在,我盯着一个羊粪蛋子看,能看一下午。”
最后他也终于跟自己的连长道歉。
他说:“连长,我错了。”
除了“人设”精彩之外,催泪,也是《士兵突击》的亮点之一。
班长史今退伍,许三多死死擒着他的手,泣不成声:
“你说好不走的,为什么要骗我?”
“你总是骗我,骗我做有意义的事,现在把你都挤走了,这就是有意义的事。”
“你们走光了,跟你说话的人越来越少,离开的人越来越多。我要做傻子,傻子不怕人走,不知道伤心。”
而班长的离开是必然,他只好回许三多一句:
“你该长大了。”
徒留许三多一个人摸着空荡荡的上铺。
其实班长也舍不得的。
离开时,他最大的心愿,是看一看北京。
连长陪着他,让车开慢一点。
坐车路过天安门,班长兴奋地左顾右看,可是笑着笑着就绷不住了。
来源公众号:谈心社(txs163),这是年轻人谈心的地方,我们为你一个提供聚集地,为你呈现年轻人的有趣生活方式,我们倡导年轻人应该在追求物质基础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