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腾讯娱乐《娱探》原创
id:txent
2020年4月,影视行业的复工潮如约而至,越来越多的剧组走进草长莺飞的春天里。
在上篇我们曾介绍了当下影视圈的复工情况,当闸门一开,早已箭在弦上的从业者们迅速涌入到片场。虽然怀揣着再度停摆的担心,但拍摄已在稳步进行。预想中的“抢人恶战”没有到来,剧组与剧组之间、剧组与演员之间都达成了友好协商的共识,全行业正在以报团取暖的方式共渡难关。不止如此,行业也展现出了颇为凶猛的复苏力,复工速度非常快。
然而,一边是日益壮大的复工队伍,一边却是数千家影视公司节节败北的消息,呈现出了一种吊诡的“冷热两重天”的景象——相比之下,后者数字以更惊人的速度增长。据启信宝数据显示,2020年1月1日至4月26日,国内影视注销企业已经高达8809家,超过2019年的半数、超过2017年全年的数量。
自2018年崔永元引爆的“阴阳合同”搅动了整个影视圈,两年间连遭重创的从业者们早已疲于应付。当下虽能复工,他们却能否扛过这场雪,捱过寒冬,拥抱暖春?
1、复工全局:7成剧组已复工,开机量猛增但比去年低得多
影视行业从疫情期的蛰伏到大片复苏,似乎只在顷刻之间。从3月28日,孟亮执导的《妈妈在等你》在横店正式打响第一枪,仅过一个月,到4月29日,已有多达17部作品开机。一时间,影视行业以毫不拖泥带水的速度复产,甚至在短期内形成井喷。
▲张延主演的《妈妈在等你》成为横店首个开机的剧组
影视策划人谢晓虎做过统计,今年5月,电视剧的开机量会以平均2天3部的速度增长,5月1日到6月15日这45天的数字,可能飙升到60部。
▲杨幂、陈伟霆主演的《斛珠夫人》也在近日开机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50个停工的剧组,目前已有38个、超7成复工,近三分之二的剧组杀青。其余未复工的11个剧组,包括《谢谢你医生》《红房子》《青春创业手册》《格林威治时间》等剧,取景遍布武汉、北京等地,清一色都是现当代题材。业内人士认为,古装、年代剧的拍摄可以在影视基地完成,场地相对封闭。但从现实情况看,现当代题材由于租用场地受限及人流聚集等问题,复工仍要直面感染风险。
▲赵丽颖、王一博主演的《有翡》也已于近日杀青
在谢晓虎看来,之所以行业能迅速复工,一大原因是从业者行动力强大,过去停工的两个月,他们不断磨剧本、筹备项目,早就是厚积薄发,就等时机一到,直接撸起袖管开干了。
《清落》制片人陈益韬则认为,这种刻不容缓的背后更多是迫于生计,“剧组停工的时候不发钱,这已经是行业的共识了。头部的人无所谓,钱老早就挣饱了,无非是今年少赚几千万而已,不会影响到生活质量。但场工、司机这些底层的人要养家糊口,直接带来生存问题。”
另外,春季也被行业公认是一年中拍摄最重要的档期。今年因疫情所致,“黄金期”晚了一个月到来,拍摄项目在单位月内扎堆,从而造成热闹的景象。一个可类比的事件是,象山影视城周边的某影视器材店,在前一阵的疫情期无订单可接,但最近接单子接到手软,一下子就手握12个剧组的影视器材租赁合同,营业额冲到600万元,当月的收益对比去年不降反升。
▲某剧器材现场
但整体上,不管是这家影视器材店上半年的收益,还是2020年截至目前的开机量,都与往年不可比拟。2020年至今的开机量只占往年三分之一,即便接下去奋起直追,也根本无法追平去年,汪海林、谢晓虎等业内人士一致预测,今年电视剧年产负增长已成定局。
“首先演员档期就不允许,不能把人劈成两半,公司也还是这几个公司。耽误的已经耽误了,肯定追赶不过来。”谢晓虎对《娱探》分析。
摆在从业者面前的另一个隐患是,由于行业惶恐疫情可能在冬季复发,最晚的开机时间不会超过十月份,这也直接压低了全年的开机量,“大家现在都认为安全期是在10月1日之前,经历过年初这遭,对于跨年项目就会非常慎重了。我相信很多影视公司都会避开冬天拍。”
2、乱象:影视公司接二连三倒闭,债务官司满天飞
明面上的复工情况还算欣欣向荣,但相比开机量,在过去的这个月,另一个以超乎寻常的速度上扬的数字,才真正令人忧心,也让人猛然发现,这个在寒潮中苦苦煎熬的行业已经颇为脆弱。
早在四月初,倒闭潮未开始前,陈益韬曾颇为乐观地估计,也许在明年上半年要目送一大批同行离去。他觉得疫情的影响一定是往后递延的,在这个当口,人人都咬着一口气,无论发生什么,哪怕是死,也会把手里的项目先拍完。
可没想到,“毕业季”整整提前了一年。很多影视公司已经是力不从心,不得不更早接受倒闭的命运,前赴后继的离开为之奋斗多年的行业。
4月15日,据《经济日报》报道,2020年初起,行业内有5328家影视公司注销或吊销,是2019年全年倒闭数量的1.78倍。4月21日,《第一制片人》接力更新动态:数字已经陡然上升到6686家,距前者仅不到一周。5天后,《每日经济新闻》又发布最新战况:注销影视企业已飙升至8809家,2020年才过去三分之一,倒闭数已经超出2019年的半数、超过2018年全年的数量。
▲来源于《中国电视/网络剧产业报告2020》
谢晓虎预测,这股趋势将继续蔓延,2020年注销影视企业的数量很可能破万。陈益韬很担心,在这场寒潮席卷之下,行业可能会往前衰退十年。
即便在前人离去的同时,也有难敌诱惑的后人闯入市场。但新入驻的影视公司数量寥寥,加上多数人对行业缺乏了解,更多是用脚投资,他们的出现不能改变颓势,部分新公司甚至在萌芽期就碰壁。
制片人张谦向《娱探》透露,“年年都有倒闭的,年年也都有新成立的。很多人只是抱着一种投资行为的想法,干了一两部戏发现挣不了钱,就撤了,干别的去了。也有一些公司看今年电影不景气了,又跑过来做电视剧,咣的报审了一批名单。我一看,都不是那种安全理性遵循行业规律的项目,看上去纯粹是为了应付形势变化。”
在影视公司就职的吴明觉得行业现在一团乱麻。影视公司为了开项目,除了拉投资也经常要借债,抵押房子、借高利贷都是常态,但最近,债务纠纷越来越严重。这段时间,吴明目睹身边的同行官司满天飞。之前疫情期,因为隔离,很多人获得些许的喘息和空间。但现在,债主都找上门了,有人去公司闹,有人跑去法院起诉,要查封公司名下资产,吴明的好多朋友已经收到了律师函,一旦被冻结资产,别说开项目,就连房租都交不起。
3、行业寒冬的背后:税务风暴、收视率造假,疫情只是压倒骆驼的稻草
只是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在这场风暴中,疫情扮演的又是怎样的角色?
多位业内人士向《娱探》一致表示,疫情并非是致命打击,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早在2018年6月初,崔永元曝光阴阳合同以来,行业就遭遇了巨大震荡。这场税务风暴虽说揭开了行业诡谲而隐秘的乱象,但也引爆了汹涌的暗流,成为日后一系列挫折的导火索。两年间,一边面临整顿带来的寒冬以及阵痛,一边又要面对难以遏制的恶性规则。导致举步维艰地走到2020年的行业,早已是疲惫不堪。
据吴明透露,多年前就被口诛笔伐的收视率造假问题,不仅没有消失,花销更是悄无声息地飙升,在今年又一次突破了天花板。比如前不久热播的某现代剧,制片人为了能成功上星,只能硬着头皮签下对赌协议,承诺将两家卫视的收视率做好看。撇开制作成本不说,光是做收视率,就足足花了一个亿,“一共卖也没卖那么多钱”。
与此同时,行业多次倡议的“限薪令”又往往动标不动本,拿上月中制协发布的限薪倡议书来说,编剧汪海林就觉得,落实情况依然有待观望。税务风暴?收视率造假?天价片酬?吴明认为,相比疫情带来的停工,更大的打击来自于这些,已经说不清,到底是什么卡住了行业的脖子。
所以很多东西,表面看起来像是当前的问题,但本质却是在为历史还账。今年上半年大幅出现的影视公司注销事件,也只是恰好到了这个时间点。谢晓虎分析,“2018年至2020年的影视行业正好经历一个终结。各家公司在风险投机的推动下,一次次投产制作新项目,却总是卖不到钱。第一年没挣到钱,再赌一把;第二年还是没挣到钱;到了第三年,终于日子过不下去了,解散吧。”
当然一定程度上,疫情带来的停工期,也加速了资金链的断裂,加剧了“债务”问题。汪海林透露,“行业内部的三角债是很多的,过去不断有热钱进来,各家用新钱来补旧的窟窿,资产还可以盘活,可以做新的项目。但现在的问题是,因为寒冬,整个资金流失,没有进入行业的热钱了。疫情只是起到一个推助的作用,使得原来的情况加重了。”
为了进一步解释,谢晓虎替我们算了笔账,“比如一部戏提前贷款一个亿,固定回报是18%至20%,贷款需要还200万左右,也就是一个月需要还20万。现在平白无故多出来两个月,又增加了40万成本。除了贷款问题,还要解决人员工资、房租问题”。
情况虽然恶劣,但很多人不甘向失败屈服,依然在苦撑。比如吴明所就职的影视公司,现在经营状态严峻,为了维持经营,已经裁掉了一半人。租赁的办公场所也由原来500平米的大房子,换成了100平米的小单位,硬是节省出70万房租开支。“我身边不少于10家公司是这样的。大量影视公司租的都不是产业园,而是私人公寓,人家凭什么会因为疫情免你房租呢?我们公司现在就不到10个人了,仅存不到200万过冬,还能支撑到年底。到时项目能开还好,开不了只能解散。”
《清落》杀青后,陈益韬也还没有新项目的开工计划。不过他也没转型的想法,打算再看看形势,要是下半年情况好了,希望还能拍几部。他自嘲道,“我总不能送外卖去吧?我送外卖也没人要啊。虽然现在外卖生意会好一点,大家都愿意在家不出去吃。”
结语:
大批剧组在热火朝天地复工,但盛况背后暗流涌动。数千家影视公司已经支撑不住节节败退,留下的同行们还在苦撑。可尽管有种种不易,更多人还是觉得,这个行业韧性还是有那么一点儿的,再难的时局也走过来了。
谢晓虎觉得,电视剧行业所能遇到的全部困难,在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上半年全都遇见了。“以后应该没太多比这还悲催的东西了吧,会慢慢走向正轨。”
据业内人士透露,广电总局已经发话了,对收视率问题既往不咎,但自5月1日起谁再造假,势必一查到底;税收风暴后,调控规范市场的税收新政一度令行业吃不消,但时至今日,也已有了足够的心理承受力;电视剧行业趋于理性,不再是井喷式盲目生产,现在年生产量已经下滑到几乎市场正好能消化的量了。这一切,都昭示着行业触底反弹的希望。
大部分人都希望,眼下既是危局又是变局。在寒潮中坚定向前的影视行业能够脱胎换骨,而那些艰辛往事终将变成遥远的回忆。
*(文中“吴明”为化名)
Stop!不要走开!娱乐圈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儿~加入『腾讯娱乐』,开启通往贵圈探秘的宝箱,赶快戳『这里』,拿offer,带薪追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