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英特尔酷睿系列处理器在原有i7的基础上,增加了入门的i3,中端的i5进一步打开市场,而这套体系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往后几年的PC用户,i7也成了人尽皆知的高端处理器代名词。
和第一代最顶级的i7处理器相比,这跨越了十年的酷睿处理器又进步了多少呢?
先来介绍下这次的演员们
CPU首先是第一代酷睿i7 990X,32nm制程,6核12线程,默认主频3.46GHz,最大睿频3.73GHz,130W TDP且不锁频,当时售价为999美元一颗。
搭配的主板也是当时顶级,拥有16相供电的玩家国度R2E,加6根1600MHz的DDR3内存组成三通道。
十代处理器规格相信关心的小伙伴都比较了解了,这次参与测试的有同为6核12线程的i5-10600K,14nm制程,基础频率4.1GHz,最大单核睿频4.8GHz,全核4.5Ghz,
另一个i9-10900K提升到了10核20线程,基础频率3.7GHz,通过新的TVB最大单核睿频能到5.3GHz,全核4.9Ghz,不过这个技术要在运行时处理器温度在65度以下才能触发,TDP两者都是125W加钎焊顶盖可超频。
还有一颗就是和10700K规格相似的第九代9900K,顺便来看看这两代i9差距有多少。
我们先来看看理论性能测试,测试过程会把各自的睿频时间功耗墙解开。首先是简单直观的CPU-Z,其中10600K的得分比CPUZ数据库里的8700K全核分数还高一些,单核分数也非常接近。
同为6核12线程的990X,10600K得分领先了68.7%,10900K更是达到了206%,990X即使超频至4.4GHz也于事无补,这跨越十年的IPC提升还是没法忽视,昔日王者只能说廉颇老矣。
Cinebench R20里10900K单核得分达到了518,是990X的2.35倍,全核得分10600K是990X的2.8倍,10900K则是3.52倍。
在V-RAY渲染测试中,10600K的渲染得分是990X的2.26倍,10900K则是990X的3.8倍。
解压缩速度测试
解压缩除了考验硬盘性能之外,处理器性能对缩短用时也会起到关键作用。
H265 1080P 4K测试
视频压制测试里差距也非常明显,内容创作者们可以关注一下。
PCMARK10综合测试得分
考验主机整体性能的综合测试,在搭配同一张显卡的情况下,同为6核的10600K总分是990X的1.5倍,也能侧面体现出了架构和同频性能的进步
在Blender渲染器基准测试,用时最短的10900K比10600K快了近10分钟,比990X快了36分钟。
在娱乐大师测试里,显卡得分会随着CPU的不同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SUPERPOSITION BENCHMARK中,720P分辨率下情况与娱乐大师类似,990X显然拖了显卡后退,但是换到4K和8K的时候差距就变小了。
在专业权威的3DMARK测试中,显卡得分受到影响并不大,但990X依旧拉跨,那在游戏中表现中又会如何。
游戏性能测试
游戏测试均在2K最高特效下进行,分辨率更低差距会更大,但故意放大差距并没啥意义,都2020年了,手机都说自己3K分辨率了,显示器是不是也该升级一下了。
《古墓丽影:暗影》
在这个多核优化不错的古墓丽影中,一代i7-990X 平均83帧看上去还能玩玩,但2080Ti带来的应该是更流畅的游戏体验,属实有点浪费,不过我想也没人会这样去搭配玩游戏吧。
《孤岛惊魂5》
在孤岛惊魂里,搭配第一代i7的2080Ti比较惨,即使是跟10600K一样是6核心,但效能效能几乎被砍半,10900K帧数比9900K更胜一筹一些。
《战争机器5》
战争机器5和极限竞速这边情况比较类似,如果多核优化更好的话应该能拉开差距。
《极限竞速:地平线4》
《荒野大镖客2》
很遗憾这个游戏初代i7没法正常运行,这个游戏虽然优化不好,但也能看出平均帧和主频相挂钩,更高的主频带来的也是更稳定流畅的游戏体验。
烤机测试这边,带AXV指令FPU一小时,10900K全核稳定4.9GHz,CPU平均功耗220W,整机输入功耗310W左右,核心温度平均在80度左右,这个表现让我出乎意料,比起上一代9900K来说甚至还凉快了些。
可能这次压缩Die厚度起到了作用,10600K这边烤机就更凉快了,全核4.5GHz,CPU功耗110W,整机输入功耗190W左右,温度平均在65度左右,给超频留了非常多的空间,这次十代和初代一样,将PCIe和总线超频开放了给玩家,同时还能单独控制超线程开关,这次篇幅所限,后面有机会再给大家展示超频后的表现。
除了视频里那套“枯燥乏味”的配置单,这里也给大家推荐一套接地气些的整机配置,主板方面,使用的是来自华擎的Z490 PG Velocita,中文名叫幻影竞速板,整体采用了新的设计语言,两处华擎幻影电竞系列LOGO在未点亮时为隐藏状态。
供电部分共采用了12相供电设计,核心为5*2倍相而来,散热盔甲对电感也进行了全覆盖的同时,还增加了风扇提供主动散热,进一步降低供电区域温度,供电接口为8+8实心设计。
内存部分最大支持128G容量,且支持4666+Mhz超频规格,前置接口方面提供2*USB3.2接脚,和一个USB3.2 Type-c接脚,留有M.2 Wifi接口,有需要的用户可以自行加装,RGB接口方面提供了两个12V RGB还有两个5V ARGB接口,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玩RGB应该是足够了。
IO接口方面给到的都是USB3.2接口,以及一个HDMI和DP口,其中网口旁C口和A口能支持10Gb/s传输速率。
M.2接口给到三个,两个支持2280规格,还有一个支持22110,其中M.2-1接口和第一条PCIe x16还设计成支持兼容未来速度更快的PCie4.0协议,但目前的处理器暂时还不支持这项功能。
内存方面选择的是金士顿HyperX的掠食者4000Mhz内存,8G*4条插满,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容量大小和速度,相信大家对它肯定也不陌生。
标识度颇高的金属马甲设计加上不错的超频体质,红外RGB同步技术在设置灯光的时候非常有用,效能方面,C15读写拷贝分别是55G/56G/49G,延迟为49左右,至于超频能力我们下次再做测试。
固态用的也是金士顿的A2000 500G,附赠TT定制散热片,官方宣传平均无故障时间能达到200万小时,相信和这个比较保守的读写速度有关,价格确实也不贵,用来做游戏盘也是挺不错,十代酷睿这次还加入了PCIe超频选项,能通过超PCIe来提高固态和显卡的效能,关于这块内容我们下次再做测试。
散热方面如果CPU使用i7以上系列的话建议旗舰风冷和360水冷起步,这里采用的是价格亲民的超频三凌镜360水冷,除了多个主流平台之外还支持TR40平台,冷头和风扇均采用ARGB设计,水冷头采用的是可旋转镜面柔光设计,能摆正各个方面的LOGO,在多色混合下冷头效果非常柔和,经过几代的自主研发,水泵的散热效能得到了不错的进步,不过安装的时候扣具设计再精简些就更好。
电源方面,如果搭配i7-10700K+2080Ti的话,建议电源使用750W以上的瓦数,这里选择了支持十年换新的安钛克HCG-750W,由海韵代工,经常做活动比海韵家还便宜,拓展和智能风扇温控技术也没落下,如果使用10900K的话建议使用850W以上电源。
显卡这里用的是市面出厂频率数一数二高的HOF RTX 2080Ti 十周年纪念OC LAB版,特挑核心+特挑显存+超强堆料+纯白信仰,老超频卡了,如果对性能温度有进一步追求的玩家还能使用自带的外接水冷接口进行拓展。
除了三根镀银定制线之外,HOF还附赠了能DIY自定义显示的LCD屏,能通过这个屏幕监控显卡的信息和显示自己想要的内容,不过这次测试还是让屏幕保持出厂默认就好,反正出厂频率也不低,加上三根8mm热管和三根6mm的白鲸座散热,除了大幅度超频之外,日常还能保证使用时的静音体验。
能塞下这张带冷头的超高旗舰非公的机箱并不多,所以这次先使用手边闲置的联力O11 XL ROG定制版,O11在机箱届的名气相信不用我去多做介绍,ROG定制版的超大的内部空间给到配件非常高的兼容性,上分体水冷的话整体布局会非常舒服,有机会再给大家展示,这次使用的是金属原色版的,铝制面板的拉丝工艺质感看起来依旧那么舒服。
拓展方面这个机箱也做的很不错,4个USB3.0接口和一个C口,加上尾部4个支持硬盘热拔插的支架和10个硬盘安装位应该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使用需求了。
这次我们实测了酷睿处理器这十年来的进步,昔日规格拉满一鸣惊人的王者i7-990X,放在今天这样的表现确实是跟不上时代了,但目前还在用1代的玩家估计非常少了,相信更多的是4代的E3党们,有机会再来测试对比一下。
这次10代的常规升级依旧将最强游戏处理器的宝座握在手里,同时也让原本8代的i7转身一变成了i5,7代的i7成了i3,这放在前几年应该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感谢竞争给消费者们带来的福利,对于这次十代酷睿处理器有啥看法和疑问,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讨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