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不太太平的2020年,不久前,终于听见了一个好消息。
中国有处“景点”即将消失!
按说,“景点”消失该是一件让人惋惜的的事,但这一景点的消失却是件好事。
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因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所以榆林市也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
然而就在近日,陕西省林业局传来好消息: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到93.24%,这块不毛之地,真的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其实在古时候,这里曾是一片水草肥美,风光宜人的牧场,后来由于不合理开垦、气候变迁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就地起沙。
唐代开始有积沙,至明清时已形成茫茫大漠。
从1959年开始,中国开始致力于治沙,经过了三代人的努力,毛乌素沙漠终于沙海变桑田。
从黄沙漫漫到满眼绿意,说这一改变是中国奇迹毫不夸张。
而有今天这番奇迹,背后又是哪些人的默默付出?
总有别的国家评价中国:中国总能创造出奇迹。
但这些奇迹,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民创造出来的。
看过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中国最大的幸运,是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民,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聚沙成塔,积腋成裘。
他们不图金钱利益,只为了生活的这片土地变个样貌。
他们把这宝贵的一生都献给了脚下这片沙,从寂寥变得生机。
他们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做治沙人。
这些绿色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无数中国治沙人夜以继日的坚守。
下面,旅行菌想给你讲一个伟大的故事。
说起,中国最有名的秋景,一定有一块额济纳旗胡杨林的位置。
这里的美格外短暂,一旦错过就要再等一年,所以每年都有数不尽的人远赴那里一看荒漠生命的盛景。
人们总是用荒凉美来形容它,但其实,欣赏只是片刻的,它留在每个游客心中的样子都是它最好的面貌。
秋日一过,叶子落下,留下一片寂寥,不会有人记得。
只有生活在这里的人,才会明白那短短的“颜值巅峰”背后意味着什么。
在额济纳旗经常能看到一个身影,拄着拐,牵着毛驴,脚步急促,走过的地方荡起了黄烟。
他就是班都爷爷。
这里是他出生的地方,可是想想也可知,风沙大水缺乏,这里显然不适合人类居住。
政府曾给他在城区安置了60平米的砖瓦房,940平米的农院,每月可领取1334元的牧民退休金。
这样福利,让身边一起长大的人一个个都搬走了,唯独班都爷爷一个人,坚持不离开。
理由很简单,“如果所有人都走了,千年胡杨很可能全部枯萎。”
这里有他的根。
于是在1984年,他承包下来了胡杨林,也是从那时起,他把自己下半辈子的时间和这些荒漠中的希望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方圆40多公里内,没有一个人,河流已经干枯了40余年。
每天只能凭借他一个人的力量,从很远的地方担水过来。
一趟、一趟、一趟,一棵、一棵、一棵......
可是,一个人的力量抵抗漫天风沙,终究还是杯水车薪。
眼瞅着一棵棵胡杨在自己的眼前干枯,他心痛得要命。
为了解决水的问题,老班拉上61岁的儿子,把一口60年代的老井挖出来。
“我什么东西都没有我都不怕,主要困难就是没有水,80岁还能活几年啊,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打这个井。”
断水40多年,58000多亩仅存活了30%,为了救胡杨林,班都爷爷先后挖了11口井。
他卖了13头牛,5副骆驼,花了8万块钱,打了四道坝。
有人说他傻,也有人说他是疯子,一个人在这片沙“垂死挣扎”。
可是他哪里会在乎这么多,他太了解胡杨了,只要有一点点希望它就会拼命活下来。
只要多活下来一棵,几十年的心血也算能欣慰一笑了。
“我肯定会死,但树多活一棵也是好的。如果所有人都走了,千年胡杨就很可能全部枯萎,没了它们来防风固沙,荒漠扩散的脚步就会更快。最后,人们还能逃到哪去呢?”
这是我听过最伟大的一句话。
班都爷爷只是万千治沙人其中的一人,在中国还有太多太多驻守家乡,靠着一双手一点点改变家乡面貌的治沙人。
一辈子哪怕就做一件事,只要能把它做成,也是成功的一生。
荒漠变绿洲,短短五个字,但你知道这又是何等艰难又辛苦的一件事。
不由想起去年美国宇航局发布过一条消息:
根据“NASA地球”的卫星资料显示,地球表面的植被面积在过去近20年共新增超过200万平方英里,相当于多出一块亚马逊雨林。
其中1/3的植被面积增长归功于中国与印度,而仅中国一个国家的植被增加量更是占到过去17年里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至少25%,位居全球首位。
NASA官网配图
简单地说,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中国贡献巨大。
从2013年到2017年,中国仅用4年完成的绿化任务。
历史是一条伟大的洪流,没有一个人会不为历史的璀璨流泪,但在历史这条河里,熠熠闪光的永远是人。
未来,我们也将是历史长河中明晃晃的一笔吧。
-End-
「如果觉得好看,欢迎点一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