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附上项目项目GitHub地址
spring-boot-mybatis-interceptor
有关Mybatis雪花ID主键插件前面写了两篇博客作为该项目落地的铺垫。
1、Mybatis框架---Mybatis插件原理
2、java算法---静态内部类实现雪花算法
该插件项目可以直接运用于实际开发中,作为分布式数据库表主键ID使用。
一、项目概述
1、项目背景
在生成表主键ID时,我们可以考虑主键自增 或者 UUID,但它们都有很明显的缺点
主键自增
:1、自增ID容易被爬虫遍历数据。2、分表分库会有ID冲突。
UUID
: 1、太长,并且有索引碎片,索引多占用空间的问题 2、无序。
雪花算法就很适合在分布式场景下生成唯一ID,它既可以保证唯一又可以排序,该插件项目的原理是
通过拦截器拦截Mybatis的insert语句,通过自定义注解获取到主键,并为该主键赋值雪花ID,插入数据库中。
2、技术架构
项目总体技术选型
SpringBoot2.1.7 + Mybatis + Maven3.5.4 + Mysql + lombok(插件)
3、使用方式
在你需要做为主键的属性上添加@AutoId
注解,那么通过插件可以自动为该属性赋值主键ID。
public class TabUser {
/**
* id(添加自定义注解)
*/
@AutoId
private Long id;
/**
* 姓名
*/
private String name;
//其它属性 包括get,set方法
}
4、项目测试
配置好数据库连接信息,直接启动Springboot启动类Application.java
,访问localhost:8080/save-foreach-user
就可以看到数据库数据已经有雪花ID了。
如图
二、项目代码说明
在正式环境中只要涉及到插入数据
的操作都被该插件拦截,并发量会很大。所以该插件代码即要保证线程安全
又要保证高可用
。所以在代码设计上做一些说明。
1、线程安全
这里的线程安全主要是考虑产生雪花ID的时候必须是线程安全的,不能出现同一台服务器同一时刻出现了相同的雪花ID,这里是通过
静态内部类单例模式 + synchronized
来保证线程安全的,具体有关生成雪花ID的代码这里就不粘贴。
2、高可用
我们去思考消耗性能比较大的地方可能出要出现在两个地方
1)雪花算法生成雪花ID的过程。
2)通过类的反射机制找到哪些属性带有@AutoId注解的过程。
第一点
其实在静态内部类实现雪花算法
这篇博客已经简单测试过,生成20万条数据,大约在1.7秒能满足实际开发中我们的需要。
第二点
这里是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的,可以通过两点去改善它。
1)、在插件中添加了一个Map处理器
/**
* key值为Class对象 value可以理解成是该类带有AutoId注解的属性,只不过对属性封装了一层。
* 它是非常能够提高性能的处理器 它的作用就是不用每一次一个对象经来都要看下它的哪些属性带有AutoId注解
* 毕竟类的反射在性能上并不友好。只要key包含该Class,那么下次同样的class进来,就不需要检查它哪些属性带AutoId注解。
*/
private Map> handler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插件部分源码
public class AutoIdInterceptor implements Interceptor {
/**
* Map处理器
*/
private Map> handler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
* 某某方法
*/
private void process(Object object) throws Throwable {
Class handlerKey = object.getClass();
List handlerList = handlerMap.get(handlerKey);
//先判断handlerMap是否已存在该class,不存在先找到该class有哪些属性带有@AutoId
if (handlerList == null) {
handlerMap.put(handlerKey, handlerList = new ArrayList<>());
// 通过反射 获取带有AutoId注解的所有属性字段,并放入到handlerMap中
}
//为带有@AutoId赋值ID
for (Handler handler : handlerList) {
handler.accept(object);
}
}
}
2)添加break label(标签)
这个就比较细节了,因为上面的process方法
不是线程安全的,也就是说可能存在同一时刻有N个线程进入process方法,那么这里可以优化如下:
//添加了SYNC标签
SYNC:
if (handlerList == null) {
//此时handlerList确实为null,进入这里
synchronized (this) {
handlerList = handlerMap.get(handlerKey);
//但到这里发现它已经不是为null了,因为可能被其它线程往map中插入数据,那说明其实不需要在执行下面的逻辑了,直接跳出if体的SYNC标签位置。
//那么也就不会执行 if (handlerList == null) {}里面的逻辑。
if (handlerList != null) {
break SYNC;
}
}
}
这里虽然很细节,但也是有必要的,毕竟这里并发量很大,这样设计能一定程度提升性能。
我相信,无论今后的道路多么坎坷,只要抓住今天,迟早会在奋斗中尝到人生的甘甜。抓住人生中的一分一秒,胜过虚度中的一月一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