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考博经验谈:考博英语阅读理解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内篇·逍遥游》
  笔者常常听到许多考生参加完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后摇头叹息:“明明我看懂了全文也仔细斟酌了题问和选项,可阅读理解为什么还是错的一遢糊涂?”有的甚至仰天长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痛苦而求索?” 呜乎哀哉,其原因在几何?
  不过笔者这里面对的是90%以上的普通考生,这些特例基本上是靠运气的一种赌博,笔者从不赌博,笔者只希望每位考生能够真正把成功牢牢握在手里。所以说真正看懂全文才是实力的体现和满分的基础。 
  其次,也有的考生的确看懂了全文却分数不高,笔者认为其中的原因也有两方面,一是缺乏阅读的技巧,虽然看懂了但真正作起题来却还是拿不定主意,结果既耽搁了时间又影响了心态,而心态有时候在考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缺乏对考博阅读理解特殊性的认识,所以他们往往一不小心就落入了一个个陷阱当中,身陷泥潭不能自拔。
  这两方面都是本书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真正让实力高者无怨无悔,让实力庸者扬眉吐气。
  楔子二:阅读理解模拟题的选择
  ①对市面上阅读理解模拟题的分析: 市面上关于英语阅读理解的辅导书如前所述多如过江之鲤,但是真正有用的有多少呢? 不可否认,这些辅导书对于提高阅读理解水平的作用是不用置疑的,但是现在问题的焦点并不是在于是否对于提高阅读的实力有帮助,而是对于研究生英语阅读理解的考试是否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立足于考博,并根据考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阅读资料才有可能对考博的英语阅读理解有直接的帮助,否则就是误人子弟了。 
  对于市面上的阅读理解辅导书,笔者以为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致命伤:
  一、在提供的短文中无缘无故的加大超纲单词量
  有不少参考书都是这样,为了表示这本书的难度很大,于是在短文中加入大量的超纲单词,单词本来就是英语的基础,所以从表面上来看,的确短文的难度很大。实际上呢?这不过是一种虚假的表项罢了,考生的时间本来就很有限,现在却要花费大量时间背记超纲单词,而一旦看不懂全文又极大的打击了自己的自信心,从功利主义的原则来看,这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有用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一个单词对于考博英语没有任何帮助,那它就是毫无意义的。更何况,99.9%的考生一直到考前也不能完全熟记单词大纲上的所有单词的所有意思。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不是浪费在超纲单词上。
  也许有的考生会说,通过超纲单词的熟悉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英语语感,对于研究生考试也是有帮助的。但现在的关键不是是否有帮助,而是你是否用了最小的成本取得了最大的成果。如果你时间多的用不完,精力也多的用不完,把整本词典背下来岂不是更好?
  二、题问的设置和题项的选择太过简单,和真题相差太远市面上许多参考书所用短文的选择项都是如此,题问和题项都毫无技巧,基本上是“看懂全文就能作对所有答案”,这也是这些参考书为什么要用大量超纲单词从表面上加大难度的原因。
  也许他们忘了,目的是通过研究生英语这一特殊的考试,而不是全面提升读者的阅读水平。 而考博英语最大的特征就是“既使你看懂了全文也可能作不对任何一道题”,既使是1995的一篇简单的短文“谈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其题项设置之巧妙令诸多英语高手头痛欲裂,文章很简单,但题问和选项设置有太多陷阱,据笔者自己的经验和对其他成功者的调查,几乎没有人在第一次做本文的时候全对的。这就是考博真题和市面上许多模拟题最本质的区别。
  也正只有从考博真题分析入手才能够真正洞悉其中的真谛!
  ②为什么一定要用考博历年真题? 原因很简单,既然要搞定考博英语,当然要对她进行全面了解,而历年真题正是最好而且是唯一的途径,然后从中总结经验、挖掘规律,有的放矢而不是泛泛而论,最终使自己洞查她的一切资料,临考时才真正能做到胸有成竹。 
  其次,考博英语和其他任何英语考试不同,有她自己的规律。比如说题问和题项暗藏有太多的陷阱等等。如前所述,考博的真题都是众多专家苦思精研出来的结果,其实际难度之高绝非单个人所编写的辅导资料所能比,更何况真题就是权威,既使其他辅导参考资料再“牛逼”也得围绕真题来设计并尽量来模仿真题。所以,考生们必需去研究她,关注她,围绕她来安排自己的追求计划。   
  笔者也见到了太多的考博学子居然没有作一篇考博阅读理解真题,整日里抱着一大堆辅导书狂作,结果一上考场才发觉真正的试题完全不是那么会事儿,一口鲜血涌到了喉头又生生的咽了回去。
  当然也有考生自我感觉良好,结果一下考场和高手一起讨论顿时脸如死灰,他们到死也不信自己基本上看懂了全文却一道题也没有作对。
  ③一天到底作多少篇阅读理解最好?
  笔者曾经采访过两个考生,一个考生一天做十五篇阅读理解,另一个考生一天做两篇阅读理解,结果呢,前者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后者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
也许从表面来看,每天十五篇阅读理解对于普通人来说实在是太多了,而每天才两篇的阅读理解又实在是太少了。但是考博永远只有结果,没有如果,更没有过程。他们都获得了成功。
  其实抛开这表面的数量之争,我们来看两名考生的实际英语实力,任何分析离开了实际都是毫无意义的。人大的考生英语六级考了86分,对于他来说,他做阅读理解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英语水平的全面突破,由于他的词汇量远远超过考博大纲规定的六千单词量、语法基础也极为扎实,所以他是通过这种广泛的阅读来提升英语水平而不仅仅是针对考博英语这一单独的水平。据他所说,后来真题、辅导书上的所有题都被他做完了,最后实在找不到阅读理解的短文只得每天看英文报纸“充饥”。
  那位北航的考生只过了英语四级(69分),六级没过,由于他的英语基础不好(和那位人大的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一方面他在补习英语词汇、语法的同时,阅读理解只用真题,他每天做的很慢,两篇阅读理解包括做题、分析、精读、背诵至少需要两个小时以上,不过据他所说的确收获很大,临上考场的时候真的有一种已洞悉考博英语秘密的自信。
  临场结果:人大的考生英语81分,北航的考生74分。
  这样就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提出来了,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即实力一般的考生),每天到底做多少篇阅读理解为好?
  ④题量不够怎么办?
  既然选定了考博英语阅读理解的对象——真题,有确定了每天的题量大约是三到五篇,那么另一个问题就凸现出来,因为考博真题从1986年到2004年一共也不过才八、九十篇阅读理解,如果按每天三篇的速度不到一个月、而按每天五篇的速度只需要半个多月就可以把所有真题过一遍。这是不是说题量太少了?
  不错,题量的确是太少了。不过如前所述,复习永远比学习更重要,如果要精读并从中洞悉考博英语阅读理解的秘密,你至少需要重做两遍考博真题。试想想,每年该有多少考生挤到这座独木桥上,据大致估计,2001年研究生的报名人数是四十八万,2002年是六十万,2003年是七十四万,2004年是九十万。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学子投身其中,可为什么大多数考生还是败在了英语上面?这本身就说明英语阅读理解绝不是一看就明白的“蹩脚货”,而恰恰是需要反复琢磨才能了解其真是内涵的珍玉。
  正如前述的北航考生一样,他每天的两篇阅读理解真题的确是太少了,可他真正把每一篇都完全吃透了,复习到后来他甚至能够背诵下1995年以后的所有阅读理解考题。正是这种目的性、针对性极强的练习使他顺利通过了英语这一关,他的英语成绩远远好于许多六级通过者考生的成绩。
  不过对于一些时间充裕,方法得当的考生来说,历年的真题的确显得是少了点,不过到了这个节点的时候千万不要去做那些用大量超纲单词堆砌出来的所谓难度较高的模拟题,这时一个明智的选择就是选用六级考试的历年真题,毕竟这是目前最接近于考博英语难度的正规试题了。
  历年考博阅读真题加上历年六级阅读真题足够所有准备考博学子练习了,而且立竿见影,有百利而无一害。   
  ⑤考前要不要作自测题?
  这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尤其对于大多数没有达到六级优秀的考生来说。这里所说的自测题是市面上见到的许多要求在考前十天甚至五天作的所谓有可能押到题的“最接近真题的测验题”。考博网8h 首先得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市面上的任何自测题永远不可能押中当年的考试真题,因为官方随时都有人监控市场的动向,如果连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都能搞到这方面的资料,那他们岂不是更容易?既使一旦发现有可能押中的题目,考试中心会立刻从题库中更换一套试题。所以说,天上永远都不可能掉下馅饼,也永远不要指望天上掉馅饼。
  既然自测题在实际上不可能押中真题,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它到底有什么价值?因为大多数自测题和真题的难度相差太多,所以它往往会加大超纲单词量,这样就只得造成两种结果:
  一是分数很高,连作几套题阅读都是满分。而到了考场上一看才知道难度远远超过那些自测题,考生立刻就会从盲目自信变得方寸大乱,紧张之下绝对会大大影响水平的发挥;
  二是一看满篇都是不认识的单词,一套题作下来,阅读得分还不到一半。这样的结果将会极大的打击你的自信心,认为自己还复习不到家,而现在临考时间所剩无己,不得不打乱自己的复习计划重新安排,无疑这将大大影响临场的状态。
  所以说,一旦制定了一个周详的计划就要坚持到底,不要被外界的因素所影响。越到临考,越要以复习为主,至于那些自测题,无论是作者出于押题目的的还是为了其他的目的(如MONEY)还是不要作的好。因为无论你自测的分高还是分低,都对考试没有实际意义。
  堕肢体,黔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与其是尧而非桀也,
  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庄子·大宗师》
  万一山川大河都陷了,毕竟这理还在。
  ——朱熹《四书集注》
  ①考博阅读理解有规律吗?
  当然有规律。
  根据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有结果必有原因,有原因必有规律。只要把握住考博阅读理解考试中的规律,就可以拿到高分甚至满分。
任何东西都有规律,尤其是这种磨难了千万学子的研究生英语考试。你想想看,为什么这么多学子都在她面前栽了跟斗?这其中的原因说复杂也不复杂,说简单也简单,那就是缺乏正确的理论作指导。
“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我个人是很敬佩毛泽东的,因为他本身就是一种传奇、一种神话。干任何事情、包括人生都需要一种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考博也是如此,在思想上解决了问题之后,就是要了解考博阅读理解的文章选材、题问设计有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越是难度高的东西越有规律可循,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英语基础差的学子在考博英语中反而比那些英语基础好的学子考的分更高的原因。一旦你掌握了这些规律之后你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心灵的感觉就犹如佛光普照“悟道”了。
文章选材是表面的东西,近年的考博阅读理解选材偏重于科普及纯文艺的科研文章或小品文,一句话,以前那种三段式一眼就能够抓住文章中心思想的文章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到了。而现在市面上许多参考资料还在拿这类短文配以大量超纲单词来愚弄芸芸考子,何其可怒?
考博英语阅读理解真正的规律性隐藏于题问和题项的设置上,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才知乱花迷人眼”,多少学子倒在前进的山路上,这也正是本书要揭示的真理。
②在阅读理解中把握“真我”
“真我”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人的理性。因为人和动物区别的唯一标志就是理性,在考博中首先一定要把握住“真我”,因为这是考试的前提。真我既包括实际的英语知识,也包括从报刊、新闻、网络等渠道理解到的关于西方社会的背景资料,因为英语学到了一定程度,要想更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就必需了解西方社会的背景资料,更何况考博英语的所有短文都取自西方社会,有的主题本来就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如近几年考的“安乐死”、“人工智能”、“克隆”等话题,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的支持,要想完全理解短文的主题及所有细节是非常困难的。 
③什么是“忘我”?
道家有一句话“物我两忘”,用在考博英语阅读理解的考试中也有可取之处。“忘我”的意思不是要忘记我是谁而是要忘却“真我”,即在答题的过程中忘记自己的英语常识以及西方社会的背景知识,真正做到“心在题中,心不在我中”。
这也是考博英语阅读理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规律:理解短文的时候必需根据自己的英语常识和背景知识进行判断推测,但答题时却必须忘却这一切,天上地下唯文章的直接依据是真理。
也许也有些不好理解,我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题问:新闻自由的目的是什么?
选项A:为了监督执政党是否廉洁
选项B:为了更好的表达基层百姓的心声
选项C: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建设民主政治
  选项D:为了电脑商的利
  既使你凭自我的英语水平及背景知识已经完全看懂了全文,但遇到这种选择项的时候你的“真我”意识还是自觉不自觉的要跳出来影响你,因为选项一、选项二、选项三实在太有道理了。所以你就会斟酌再三,相比较而言觉得选项三的立意更高,所以就选择了她。
  结果的答案令人大跌眼镜,答案是选项四“为了电脑商的利益”,因为这篇短文虽然也提到了民主与自由,但主旨却是利用新闻自由的强大舆论压力迫使政府采取措施打击电脑盗版,保护电脑商的利益。所以说,答案是从短文出的,而不是从“真我”出的,答案既不能多走一步,也不能少走一步,这也是更一个重要的考博原则。
  具体的分析笔者会在后面完全剖析。
  ④中道——“真我”与“忘我”的应试之道
  “中道不是善恶之间的居中者,它本身就是善,就是真理。”对于考博英语阅读理解最重要的原则,或者说总纲就是要把握住“真我”与“忘我”的中道,将这一原则贯彻始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超越考试本身。同样的,在这个总则的指引下,了解阅读理解大大小小的规律性的东西,这样才能从质的方面产生飞跃,真正有信心也有能力在阅读理解的考试中拿到满分。
  把握这样一个中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在不恰当的时候运用不恰当的形式,比如说在通读全文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主体的英语背景知识推断生词以及复杂长句的意思,而在作题的时候却一定要抛弃自己的常识完全以客体为主。当然技巧的运用也贯穿于作题的过程中,不过技巧就是规律性的再现,所以一定站在高屋建瓴的高度上把握“真我”与“忘我”的中道,这样既使没有得到满分,准确率也一定很高。——单纯凭技巧判断的结果很可能要么全对,要么错得惨不忍睹,毕竟考博不是赌博,没有任何人敢拿自己的青春赌博。
  佛说:“自性本具自足;我法二空、一切唯识。”就是说凭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洞悉考博英语阅读理解的真谛,但是如果走向了两个极端,那么后果也是很可怕的。
  一个极端是完全以“真我”覆盖一切导致的选项误区;另一个极端是完全“忘我”导致的阅读艰涩。相比较而言,也通过笔者对大量考生的采访,第一种情况在考生中是极为普遍的,人们很容易被自己的理性判断所控制,而英语试题组出题的目的本身就是利用无关选择项扰乱考生的正常思维,并人为设置种种陷阱,既使那些英语高手如果不能把握住这一原则,同样也可能马失前蹄,跌的头破血流。
  二、先文后题还是先题后文——“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①阅读流程分类
  对于英语阅读理解到底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流程更有效,这是许多考博学子十分关心的问题,大致说来,目前流行的阅读流程分为三类: 
  第一种:先看完全文再看题问和选择项,一气呵成
  第二种:先看题问和选择项再看短文,看完短文后再做题。其实这种方法也分两种,一种是只看题问不看选择项,即大致看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再看短文;另一种是将题问和所有选择项看完,再看短文。
  第三种:先主题再题问后全文,就是说先看懂大短首位句或短文第一段,大致明了文章的主题,在明了主题的情况下再看题问和题项的大致设置,最后带着问题通读全文。
  ②对三种阅读流程的比较和分析
  任何方法都有利弊,选择的原则只是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上述三种方法也是如此,我们逐一来分析:
  第一种先文后题法:优点是能够迅速明了全文的主题脉络,缺点是一旦遇到题问中不熟悉的判断不得不返回到短文中取寻找依据,费时费力,这种方法在笔者调查的成功考生中使用并不多见。
  第二种先题后文法:其中的只看题问不看选项法优点是节约时间,而且不影响阅读速度,缺点是由于不看选项,对于细节题的把握没有预期,同样要返回短文查找;其中的全部看完题问和选项再看短文的优点是明了全文线索,有很好的语境预期,缺点就是太费时间,影响阅读速度。
  第三种先主题后题再文法:优点是能够明了主题,能够迅速进入状态;缺点是有的文章不容易一下子抓住主题,尤其是段数很大的文章,这也是现在考博阅读理解选用的短文的趋势之一:就是段数越来越多,传统的三段式短文已经越来越少了。
  可见世间永远没有完美的东西,除了至善至美的上帝。任何东西都是暇玉互现的,关键在于自己的把握。
  ③选择你最称手的工具
  笔者曾经采访过一个考取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生,他英语考了75分,阅读理解38分,他用的却是现在大多数人不再用的“先文后题法”,据他自己说:明知道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有缺陷,可他从高中到大学一直就习惯了这种“笨办法”,反而觉得对这种方法特有感觉,准确率也挺高。
  不过据笔者的调查,由于这种方法存在着巨大的缺陷,所以根据“时间最少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笔者推荐还是不要使这种方法为好,除非自己习惯了这种方法,对这种方法情有独钟。
至于“先主题后题再短文”的方法,如前所述,现在考博的大多数短文都无法在第一段或是大段首尾句把握主题,所以很容易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太大收获。更何况这种方法作为“先文后题”和“先题后文”的一个中间者,本意是想避免这两种方法的缺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仅没有避免缺点,反而失去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所以笔者也认为不妥。
  现在考生中应用最广泛的还是“先题后文法”,不过笔者推荐的是后一种方法,即完全看清题问以及所有选项之后,再带着问题看短文的方法。因为如果单单只看题问,很可能导致既没有了解全文的脉络,又耽搁了时间,更何况考博阅读理解的每一个选项都是经过出题者千锤百炼挑选出来的,本身就需要反复琢磨才可能选中唯一正确答案,所以还是先看懂所有题问和选项再看短文为好,这虽然表面上看慢了一些,但保险、经济、实效,这也是要想考博阅读理解拿到满分笔者必需要求的一项原则。
  洛克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任何方法都必需习惯,只有习惯才能使你更容易出状态、更能发挥自己的水平,所以一旦选择了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之后就必须完全以这种方法贯彻阅读理解练习的始终,这样才能万无一失,达到完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考试大考博经验谈:考博英语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