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还没死,就被你们溺爱死了

——解读《别了昆明,一座正在死去的城市》所引起的舆论现象 

《别了昆明,一座正在死去的城市》是一篇好文。 

我所指好文,并非指其春秋笔法,而是其所导向的舆论结果——犹如一张试纸,一下子测试出了很多人的本性。这让我想起了赵本山的台词:没病出来走两步。结果这一走,就都看见了,光脚的,瘸腿的,干净的,朴素的,外八字,罗圈腿……多好玩。说太阳之下没有新事,还真应了理。 

我不是这篇文章的支持者,也不是这篇文章的反对者。我只想站在我的角度,来看待这篇文章出现后的各种舆论现象,试探其中的精彩之处。 

因此,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和宽容心,请不必深读下去,网络路怒族,我不喜欢。 

理解这篇文章,要靠智商,对待这篇文章,却要靠智慧。 

一、这不是第一次!

其实,早在2015年4月18日,著名财经媒体《经济观察报》的PC端“经济观察网”就刊载了《昆明“病人”》一文。有兴趣的可以搜索一下仔细和《别了昆明,一座正在死去的城市》对比,经济观察网的文章所陈述的昆明的问题,一如“一棵老松”所陈述的问题。 

《昆明“病人”》文章在开篇便有这么一段陈述:如今,随着三任市委书记“接力”落马,这座激进奔跑的城市再一次进入外界视野中的时候,已经显得凌乱、嘈杂,气喘吁吁。除了蓝天和白云外,昆明似乎输光了一切。这是昆明的城市病,亦是这座西部边陲的花城谋求一夜之间迅速国际化的“心病”,这是一条激进且扭曲的城市化之路:一边成长,一边繁荣,一边败落。

 这几乎就和《别了昆明,一座正在死去的城市》一个论调。

 可是,为何堂堂著名财经媒体经济观察网的文章没有引起轰动,而“一棵老松”的文章却引起如此大的轰动?

 原因很简单,《别了昆明,一座正在死去的城市》以几乎秒杀眼球的标题以及极富侵略性的遣词造句,向很多关注昆明、热爱昆明、生活在昆明的人的情感底线上深深踹了一脚。 

这一脚踹得很文明,满篇没有一个脏字,却杀伤力极强。 

当然,一些路人也被吸引,甚至也深思自己的城市是不是也是这样。 

二、它是怎样传播的? 

10月8日下午6点多,天涯上海论坛,“一棵老松”正式发帖《别了昆明,一座正在死去的城市》。 

当天晚上,有人发现此贴,将其转发至高楼迷论坛昆明站。10月9日一早,一个“云南房地产报道”的头条号通过今日头条将此文发布,此文开始迅速传播。昆明本土彩龙社区也出现转帖,昆明本土媒体《都市时报》官方微博转发该文,网易APP昆明频道转发该文。 

紧接着,一批微信公众号加入进来,“红妆”“一视频”“昆明美食联盟”“云大小喇叭”……至现在至少有超过十个公众号转发该文,超过十个公众号以此为由头,借势自宣。“红妆”转发的该文阅读量当天突破100000+,“一视频”“腾讯房产”等也有超过20000的阅读。 

豆瓣、知乎、搜狐、虎扑、人民网强国论坛等平台均有讨论;百度多个贴吧转发讨论。 

进入传播的第二阶段,很多看了《别了昆明,一座正在死去的城市》就忍不住发文回应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这些回应,以反击为主,理性辩证看待的少。 

在这个传播阶段,传统媒体也开始介入进来。昆明本土媒体《春城晚报》10月11日,以半个版的篇幅报道《别了昆明,一座正在死去的城市》所引发的争论,其中点出了另外一篇回应文章《你在昆明复制上海 我们在昆明创造昆明》。春城晚报的文章通过云南网、新华网等权威媒体转发,“一棵老松”的文章就更加广的传播开来。 

三、关于“死”

其实理解这篇文章真的不需要智商,作者的语言其实很质朴,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用词,所要表达的东西也很直接,并没有设下什么局。 

之所以我在开头说,理解这篇文章需要智商,是针对很多人对这篇文章标题中“死”的理解。 

有网友说,就算我们死十次,昆明也不会死。很多人对这个“死”,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城市衰败直至消失。 

至少我从很多人攻击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这种理解。 

我愿意理解这些人对此的理解是基于没有更好的口实以供反驳时刻意去曲解。在我的理解中,“一座正在死去的城市”首先是一种主观的情绪表达,在作者主观的梦想世界和标准里,昆明这样一种现状,让作者看不到他(她)所想要呈现的那个样子,昆明如此(不改变方向和模式的话)混秏下去,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城市价值。 

这是我关于“昆明之死”的理解。本不需要智商就能理解的事情,还有一点,就是关于“用发展的眼光看昆明”。 

这是很多网友反驳的借口之一。“一棵老松”其实就是简单的以自己的眼光看待目前的昆明,加了一些情绪化的语言。他(她)所陈述的有关昆明所有的问题仅仅截至其离开昆明时的境况和感受,其“死”的表达,也是基于如果现状不改变照此下去的前提条件。这是任何人谈问题都是基于这样一个目前所表现出来的状况进行分析。 

因此,我很难理解网友关于“用发展的眼光看昆明”的论调,我只能将此作为一种开脱来理解。

四、主谓宾语法结构 

语文句法分析,中学我们就学过主谓宾结构。往往一句复杂的句式,用主谓宾解构,就会变得简单起来。主谓宾以外的所有附属词语,都是起到限定、修饰作用。 

《别了昆明,一座正在死去的城市》也是一样,作为一篇文章,我们简化一下,用主谓宾来解析,可以解析成这么几个简化的句式: 

昆明气质,是,混搭气质;昆明,没有,产业支撑;昆明人,沾沾自喜,气候;昆明,没有,规划管理运营;昆明,没有,精英;昆明旅游,没有,体验;昆明,没有,理想、生活、未来……

 我相信,讨论以上赋予昆明的各种属性,“一棵老松”绝对不是第一人,之前有很多人都讲过,比如经济观察网的《昆明“病人”》,也是很多人有感受,也认同这样一个事实。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棵老松”并没有简单的以主谓宾形式对这些昆明的问题进行表达,而是在主谓宾结构上附加了很多限定性词语和修饰性语法,使得整个文章立马情感丰富立体起来,尤其其文章语言极富张力的控制和侵略性很强的语言,尽管满篇没有一个脏字,可是杀伤力却极强。文章引来相当多数人的围观、讨论、反击,都基于此。

 我相信,如果我们把这些情感赋予的限定、修饰表达拿掉,单纯就问题进行陈述,那么文章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弹,也更能够被昆明人及路人所接受。很多网友辩证的看法乃至外省市网友引以为鉴,就说明“一棵老松”所谈实质问题切中了要害。

 五、匪夷所思的昆明青年近卫军

 《别了昆明,一座正在死去的城市》就像一个钓鱼帖,一钩下去,各色人群都被钓了上来;也像一张涂满诱惑剂的试纸,放置下去,各种本性也测试了出来。这其中很大一波比“一棵老松”更加偏激的昆明维护者冒了出来,我称之为昆明青年近卫军。

 近卫军们做了什么呢?稍有理性的的近卫军们,用昆明天赋禀赋或者历史文化经典来反证昆明之美,相当一部分近卫军们则满嘴脏字骂了过去。

 “爱昆明,要自信更要自省”。这是署名春城晚报首席评论员姚文晖的作者在微博上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的标题,这样理性辩证看待《别了昆明,一座正在死去的城市》还是存在,但基本被网络路怒族的言论掩盖。

 语言天生具有攻击性,特别是带着情绪的修饰词,就更容易转移视线,让人们失去真真该注意的主旨思想。可是,如果没有这些情绪化的修饰词,一不能发泄作者压抑的情感,二不能足以引起关注。因此,看待这样的文章就需要过滤干扰性词汇,发现作者真正要表达的东西。

 很多近卫军们不去反思“一棵老松”真正提到的昆明问题,却分析作者为何离开、为何写此文,这相当让我感到匪夷所思。有人分析“一棵老松”是一个单身狗,恋爱失败,所以逃离昆明写下此文;有人分析“一棵老松”工作不好被老板责难,因此逃离昆明写下此文;有人觉得今年房地产市场不好,“一棵老松”混不下去了,就逃离昆明写下此文…………

 “失恋论”“失业论”,总之是“在昆明创业、生活不顺利”的LOSER。这多么匪夷所思,我只能理解这样一些昆明近卫军们,试图从作者际遇方面找个理由——如果不是这些原因,昆明在“一棵老松”笔下定是饱含溢美之词之地。

 这是阿Q精神吗?阿Q精神不止如此,一些人摆出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论调,认为昆明和国内很多城市一样,都处于发展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这话听上去没错,可你仔细一想,就好比一个病房里大家都得了癌症,因为有病友,所以可以自我安慰和原谅?

 有些时候我会怀疑,昆明近卫军们有多少人认真读了《别了昆明,一座正在死去的城市》一文的?

 六、精英之痛

 大多数网友是因为荣誉感而群起攻之,他们是率性的。

 但对于少数人的攻击却带有典型性,因为这少数人是指有较高教育素养的人,因此我认为这部分人如何对待这篇文章,就需要动用点智慧。

 《别了昆明,一座正在死去的城市》一文戳痛了另外一群人——我们可以理解为准精英、其自身也在这座城市里从事体面事业、自认为是精英的人。

 愤怒会让人失去理智,由此导致言行走样。就好比体育运动,无论足球、网球等等各种,心态微妙的变化,都会影响动作的表现。《别了昆明,一座正在死去的城市》所带给一部分人的影响同样如此。

 因此,可以看到一些你习惯认为具备素养的行业尖子,开始恼羞成怒,因为文中有这么几句话一定戳到他们痛处:“而现在所谓的那些昆明精英们,除了戴几块好表,扎几条好皮带,有几套别墅豪宅,飙几辆豪车,装模作样听几场小剧,富得像个钱样,他们又何曾有过自己的精神内核与价值观?城市精英、领军者人格尚未确立,何来智慧的觉醒,文化的教养、社会的担当?”

 没有节制的恼羞成怒,容易失态,连惯常说话的语气、用词,甚至被气质、儒雅一直包着的文采飞扬,也开始丢了,本性一股脑喷薄而出,假装文明却跑出脏字,语无伦次。

 七、两年

 我看到的很多评论里面,都提到了“一棵老松”在昆明生活的两年,认为一个仅仅生活了两年的人,没有资格去评价一个城市。

 如果一个在昆明只生活过两个星期的人大赞昆明好地方,请问他有没有资格做出这样的评价呢?

 我们往往容易要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别人,尤其在对方给出不好的打分时就大谈资格问题,对方给出好的评价的时候,谁还记得起来谈资格呢?

 八、“一棵老松”所没想到的:民国痕迹

 读完《别了昆明,一座正在死去的城市》,我唯一觉得此文的问题大约有两个。

 一是言辞过于犀利,情绪化表达没有约束在理智之内。可是回头一想,“一棵老松”不写得这样令很多人痛,怎么换来领悟?可是回头又一想,又有几个人去领悟?

 二是关于昆明的历史文化。昆明的古代,我不了解,不便谈及。昆明的近代,也就是“一棵老松”谈及的很多近代以来的历史文化传承点,几乎都和民国时代有关。这样一种特性,在GCD领导下的社会舆论环境下,再开放,也很难大张旗鼓来借势发展为现代城市体验感很强的承载。

 九、结语

 城市需要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都取决于城市的管理者、规划者、建设者。发展并不意味着高楼大厦,关键在于让市民感受到有质量的生活。

 城市发展需要反对者,因为有不同声音,才会有机会发现不足。谦逊倾听,选择接纳。在这次事件中,我能感受到一个城市需要精英的迫切感,更强烈。精英,至少能理性保持话语权,引领一定范围的社会舆论向理性、成熟发展。

 至少我发现,本以为可以成长为城市精英的人在批判面前乱了阵脚,顿感天分不够。而那些真正具有独立引领思想的精英,却埋头在自己的小圈子小行业里享受乐趣,对领军者角色没有兴趣。

 但我还是愿意相信,昆明这样一座城市,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崛起,无论这过程快慢难易。

 有人说,帖子不精彩,看跟帖评论才精彩,有道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昆明还没死,就被你们溺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