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
这是一个充满噪音的时代,不论我们走到哪里,想要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都非常不容易。
此前给大家介绍了如何利用 “信息缺口” 和 “换维阅读” 的方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质量,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很多时候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去读自己想读的书。
有再好的方法,没有办法实施也无济于事。所谓 “磨刀不误砍柴工”,咱们今天就抛开技巧,聊一聊有关 “专注” 的话题。
一、“多线程” 其实是个坑
很多人都会标榜自己的多线程工作能力。每天在各种工作之间来回穿梭,应对自如,一天下来貌似也做了很多事。
如果你有机会和这种人共事,你就会发现不论你什么时候与他们讨论问题,他们永远会在讨论过程中走神去做别的事。
这时如果你不停下来,而是选择继续讨论,那么这段信息基本上就会被他遗漏。
因为所谓的多线程并不是齐头并进地处理,而是迅速地来回切换,然后通过自己的猜测和推理来填充刚才遗漏的信息。
多线程的工作方式,让人觉得自己同时做了很多事。表面上觉得自己赚到了,殊不知这只是 “幻觉”。就像任何捷径都有代价一样,多线程的代价就是:
切换成本(Switching Cost)。
通过研究,加利福尼亚的 Gloria Mark 教授发现当你做一项工作正进入状态时,如果被打断,要恢复到打断前的工作状态平均需要 25 分钟。
这其实和你在投资领域频繁换股票是一样的,每一次更换股票都需要交纳手续费。
切换成本正是我们切换任务时的手续费,切换得越多,就相当于无谓的损失越大。长期看来,大部分的精力都损耗在了切换成本上。就如同一个 “余弦函数” 加上了阻尼一样,随着时间流逝振幅会不断减小。如下图所示。
也许有些多线程工作者会觉得自己能力出众,适应性强,所以即便付出了切换成本,也依然比那些单一工作者效率高。
也许吧,不过实验结果貌似不支持这个论断。
斯坦福的 Clifford Nass 教授与他的同事针对多线程工作者做了一项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检验他们是不是真的有过人之处。
研究人员召集了两组志愿者,A 组经常多线程工作,B 组则倾向于一次只做一件事。研究人员猜测 A 组的志愿者也许在注意力方面优于 B 组,因为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快投入到切换后的工作中。
实验内容很简单,志愿者会看到两张画有红色长方形的图,有些图片的周围会加上 1 个到 5 个数量不等的蓝色长方形。
两张图依次在志愿者眼前闪过,志愿者要做的是忽略其中的蓝色长方形,判断两个红色长方形在图中位置是否一致。
结果显示,B 组在这方面的表现优于 A 组。A 组人员反映,自己无法忽略蓝色的长方形。
据此,研究人员又猜测,或许多线程工作者有更好的记忆力。于是又进行了一次记忆力的测试,让他们同时记忆一组无序的字母,结果 A 组人员又败下阵来。
不甘心的实验人员想:或许 A 组人员的切换能力更好。为此他们做了第三次实验。
同时给受试者看一组数字和字母,研究人员会发出指令要求他们注意看数字或者看字母。如果要求看数字,他们就需要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要求看字母,就需要判断是元音还是辅音。
结果呢?这一次多线程人员也没有表现出过人的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注意力、记忆力还是在切换能力上,喜欢多线程工作的人都没有优势可言。
事实上,我们的大脑没有办法同时处理多件事。
卡耐基就曾在《人性的优点》中举了一个例子:
我们是不能同时想象自由女神像和今天早上吃过的早餐的。如果你尝试一下,就会发现你只能交替想,但是不能同时想。
他也据此给大家推荐了一个消除忧虑的好方法:让自己忙到没时间想烦心事。
是不是所有情况下,多线程工作都不适合呢?其实也不是,如果是不需要动脑子的机械化工作,我们就可以和脑力劳动同时进行,比如边跑步边听英语。还有的情况是我们被迫需要处理一些紧急事务,所以需要不得不来回切换工作内容。
但是考虑到切换成本、上述的实验结果以及卡耐基的例子,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我们最好不要自动将自己调到 “多线程模式”。
二、现实生活充满了干扰
1. 要承认这个世界的干扰
很多人会说,我也不想被干扰,我也想安安静静地读会儿书,可是现实生活不允许啊!
这一点不可否认,现代生活中确实存在太多不可避免的 “干扰” 了。
为了鼓励员工之间的交流,工作场所变得越来越开放。再加上微信、微博上面那个小红点,逛淘宝天猫时的 “购买此产品的用户,还买了 XX” 等等,我们想要专注地做一件事,确实越来越困难了。
我们周围到处都是干扰,想要安下心来读书确实不容易。不过,面对干扰也不必太过悲观。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干扰对于我们的影响也不都是负面的。
2. 干扰也不一定都是坏事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Eyal Peer 就和同事做了一项研究,看看干扰对我们的思维能力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实验召集了 136 名志愿者,并将他们分为 A、B、C 三组。他们要读完一段文字并回答相关的问题。其中 A 组不会受到任何干扰;B 组和 C 组都被告知会受到两次干扰。结果 B、C 组的成绩比 A 组差了惊人的 20%。随后研究人员调整了方法,前两组的实验条件不变,而 C 组虽然被告知会受到干扰,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施。结果发现,B 组的与 A 组的差距缩小到了 14%。但是更出乎意料的是,第三组的成绩居然比第一次提升了 43%,甚至超过了没有干扰的 A 组。
研究人员说,或许得知潜在的干扰会激发我们的潜能,这和 “截止日期才是第一生产力” 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所以面对干扰,我们也不必一味苛责,毕竟它就在那里,况且实验结果也表明,它的存在有可能激发出我们的潜能。
三、如何应对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多线程的坑,又接受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干扰,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想想怎么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利用时间提高阅读质量。
还记的昨天的这个图么?
针对我们的现实状况,并结合上图跟大家说一下我的解决方法:
1. 块状的时间阅读顶层逻辑
个人感觉早上是最好的块状时间,如果能够早起一点,挤出半小时的时间来阅读,效率会非常高。
而这么宝贵的时间一定要留给一本书的框架和逻辑,因为这其实是串联起整本书的骨架。
如果不能一气呵成地理解到位,那相当于骨架被打断了,有再多额外的材料也衔接不上。
这里说点题外话,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深刻体会到:
你比别人早起五分钟,实际上省下的是半小时。
尤其在早餐时段更为明显,如果你能早起五分钟,你一早上就会很从容。如果不这样做,你就要和大家一起排队买早餐,赶上课的高峰期(路上都是自行车,并且还没有就近的 “停车位”),到了教室一边吃早餐一边听课,没有个半小时绝对不能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2. 碎片时间补充底层说明
上面已经说了,很多时候多线程工作完全是出于无奈,时间就是被硬生生地打断的。鉴于此,我们能够留给这些碎片时间的阅读材料就不应太消耗脑力,因为切换成本太大。
这时在已有书籍的逻辑框架的前提下,我们就能根据需要在碎片时间内把底层内容补充进来。但是没有必要把每个内容都补充完整,毕竟 “阅读量” 不是我们的目标,还记得么?
3. 平时锻炼自己的专注力
和其他能力一样,专注力也是可以通过练习提升的。训练的方法有很多,不过在这里推荐给大家一个最实用的:
今天开始,认真听别人讲话。
你有多长时间没有认真听对方讲话了?聊天的时候时不常瞄一眼手机,生怕错过什么重要的信息。
从这件身边最简单的 “小事” 做起,慢慢培养自己专注的能力吧。
之所以打上引号,是因为这其实是一件大事。因为现在聊天不看手机的人实在太少,这种不走神的对话已经快成为一种奢侈品了。
所以你不光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训练自己的专注力,更重要的是,你能获得大部分人的好感甚至是信任。
物以稀为贵,在这个表达欲旺盛的年代,专注听人讲话本身就是一个稀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