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区间:2019.04.01-2019.04.30,总第10次月度复盘。2019年已过去33%。
格莱珉普惠金融项目
进度:正常,略有惊喜。
003号小组顺利组建完成,004号小组已有3人报名。
事情得到身边一些朋友的认可,他们帮我去宣传,去邀请朋友加入出资人互助小组。这些都让我很感动。
和格莱珉的团队也继续深入探讨交流这个问题,中间双方团队的磨合,都是需要时间。
在农村开展工作的方式和在城市开展工作的方式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工作规范性的问题。我给格莱珉的团队提出了不少的关于工作规范性的意见。而这些事情都和区块链无关,但是是整个操作系统支撑的一部分。
关于跨国互助小组的筹备,暂时没能得到有效的支持。熟悉区块链的不熟悉格莱珉,熟悉中欧,中美两国的又对项目缺乏足够的了解。
在朋友的帮助下,联系上几个金融界的专家请教一些问题,很快这些问题都得到了非常专业的解答。
和这个月新认识的几个朋友,介绍G2G的事情之后,他们都表示愿意贡献自己的人脉资源,来去推动这个事情。有金融咨询培训的专家,有学者,有媒体人。
关于项目后续的发展,经过和多个不同领域专家的探讨交流,思路逐步清晰。提出了三个产品设计的方案。这个思路获得了山西地方政府的一个学者支持,协助我们推动在当地的试验。
看到吴军老师最新的直播:科技是唯一可叠加式的进步。这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如果只是做成一个项目,可能伴随着项目管理人员的变动,项目就难以继续了。难以借助社会的力量,能够帮助到的人非常有限。
所以转变思维,通过项目积累经验,把项目经验做成产品,而且是极简设计。通过上半年的积累,希望在9.30之前给大家一个阶段性的产品交付。
其他项目:产品化的项目,有两个已经出了产品原型。逐步经历一个完整的产品经理的周期。锤炼技能。应该可以在5月份发布。在9月份之前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版本成熟。
限制促进创新
我们除了技术和自己的脑子之外,没有其他资源。没有金融牌照,不熟悉金融专业知识,没有金融从业经验,没有金融资源。就是这种环境下,逼迫我们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创新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孕育出来的。因为无所依赖,所以必须独辟蹊径。
所以很多时候,对于匮乏要善于利用这种环境。
跑步健身
本月跑步4次,10.96公里
体重有反弹的趋势。
写作250+文章
进度:(26+21+18+27)/250=36.8%,进度正常。
加入007不出局社区,结识很多持续写作的小伙伴。也在视线范围内看到因为持续写作而改变生活的朋友。
一个人写作有点孤单,一群人不孤单。
因为对规则的理解偏差,导致第一个月在点评的执行上出了一些瑕疵。
随后完整的把007的规则一字不差的温习整理,输出到Trello看板。惹来一众小伙伴的围观。
但是从007也学习到线上社区运行的自组织模式,运用在格莱珉G2G项目的管理中,很有裨益。
《视觉沛图》专栏开启每周一图
目前已经更新了13篇,按照每周一图的计划,到4月底应该是18周。完成进度(0+0+0+13)/50=26%,滞后于正常进度。
把存量基本整理完了,接下来要开始做增量的部分,并不容易了。
增加了每周一图的计划,先把之前画过的图整理出来,建立一个专栏。整理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我原来画过的图,竟然自己都忘的一干二净。看来知识的显性化工作做的不好,很多工作要重复做,而且未必比上一次做的好。而写作是为数不多的整理方式之一。
开始这个专栏是除了文字表达之外,还有视觉化表达的技能在提升。因为我发现给很多人讲PPT时,我当时讲了什么很多人未必能记住,但是我画的一张图,可能很久之后对方还有印象。
图形相对于观点,也更容易被人引用。很多时候一篇文章说不清楚的事情,一张图就能说的很清楚。
这就是视觉表达的魅力。
这也是自己走出舒适区,进入新的恐惧区,逐步再变成舒适区的一个成长过程。
50+音频
(0+7+0+0)/50=14%,进度滞后,年度目标调整为50+。上个月主要注重在图的数量提升上,没能很好的兼顾音频内容的生产。
看来形成稳定的节奏,节拍,不是我开始想象的那么容易。
4次直播
(0+0+1+2)/4=75%,进度超出预期。
我可能考虑要调整一下这个目标和测量方式了。因为目标完成的太快。
月光沙龙的第二次直播,线下十多人参加,线上9000+观看。
《区块链安全问题与量子计算|月光沙龙第30期》
建立自己操作系统中的时间节拍器
通过每天写作一篇(日更),每周一图,每周一个音频,每月一次线下沙龙,每季度一次直播,每年一次年度报告的这样一种时间组合,建立个人对时间感受的节拍器。它们分别作为我操作系统中的秒针,分针,时针和日历系统。
这中间一个关键的部分就是对时间颗粒度的把握。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例子是
2002年,比尔·盖茨到访中国,在北京香格里拉参加一些重要会面。微软中国的同事们为了他的到来,一遍又一遍测量,从电梯口到会议室门口要走多少步、几秒钟。我当时就在现场,亲眼目睹每个会议室都坐着一位等着他握手、签字的重要客人。比尔来了之后,一个房间、一个房间握手、签字、拍照、离开,几乎分秒不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颗粒度。王健林是15分钟,盖茨是5分钟,大部分人是1小时,半天,甚至一天。恪守时间,是职业化的最基本要求。为什么很多人看似并不守时?是因为他的时间颗粒度,过于粗犷。央视某主持人有一次采访王健林,她和摄制组迟到了3分钟,结果王健林当着他的面,坐着车绝尘而去。这位主持人感慨说,一分钟不等,一点脸不给,老王就是霸气。其实不是老王霸气,而只是时间颗粒度也许是1小时的他,无法理解,对一个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的人来说,3分钟意味着什么。衡量一个人在商业世界中是否职业化,恪守时间,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理解了“时间颗粒度”的概念,就会明白,恪守时间,就是理解、并尊重别人的时间颗粒度。
从理工男的角度来讲,这个时钟系统就好比CPU里面的频率,频率越高,CPU能干的活也就越多。也就是时间的颗粒度越细,一个人的职业化水平越高。
但是除了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十年之后会进入什么样的时代?
罗胖说,他在用时间积累自己的信用,每天60秒语音,雷打不动。 我暂时还做不到这个目标,只能先做到每天写一篇文章,这也是经过了几年时间的反反复复才能够坚持下来的事情。养成一个习惯所需要的时间可能经常超过我们的预期,但是一旦有了第一个习惯建立,时钟系统就开始建立,后续的习惯建立会逐步加速。
对于我来讲,大约从25岁开始,我意识到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现在6年时间过去。李笑来说所谓7年就是一辈子,切身体会如此。
而这个时钟系统的建立,就是对不同的时间颗粒度安排不同的任务。日更,周图,每月沙龙都是这个不同颗粒度的任务安排。
但是以十年为单位或者更长时间来安排一个任务,我的人生中还没有体会过。毕竟工作的时间,从2011年开始到今年也才8年的时间。
“大家都在关心明天下不下雨,却忘了问未来会进入什么季节——凯文凯利”
很多时候,我们能否做时间的朋友,不只是看勤劳,更要看选择。
时间是我们的朋友,时机不是。
而如何理解时间,感受时间,运用时间,需要终身学习。
我说不清未来十年会发生哪些深刻的变化,但是选择我现在能做的一件小事开始做起。就是我打算记录未来十年我的出行打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整理成滴滴日记。但愿10年之后,滴滴这家公司还在。具体的想法,见近期的文章《滴滴日记-序》
美才是最高效的表达
上一个月的复盘中,深刻体会大这一点。
在和肥肉做斗争的过程中,切身领悟了,你花多少时间吃上来的,基本都要花多少时间瘦下去。
让健身成为每天的第一件事,而不是最后一件事
这需要重构时钟系统,把晚睡,把拖延症改掉,早睡早起,早起去锻炼。从每天晚上20:00-21:30的时间运动,有很多干扰因素,比如开会,比如出差,比如应酬。但是05:00-06:30这个时间区间,是不会有人打扰的。因为大部分人可能还在睡觉。
这个不只是需要重建时钟系统,也需要重建生物钟系统。从高中就开始养起来的晚睡晚起习惯,十几年的习惯,需要一个周期来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