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戊戌年末与《国家宝藏》相遇(四)

四川在距今25000年前开始出现人类文明,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了以宝墩文化、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古蜀文明与华夏文明、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上古三大文明。

公元前316年,秦国兼并蜀国,设立蜀郡于成都。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东汉末年,四川始有“天府之国”美誉。黄巾起义后,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割据四川,后为刘备所灭。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延续了汉朝大统,国号为“汉”,史称蜀汉。

隋唐时期,四川地区社会安定,经济进入全盛时期,有“扬一益二”之说。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其间设四川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官职,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合并川峡四路,设“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四川省”之名自此问世,是为“四川”建省之始。

……

以上,是四川从古至今漫漫发展进程的一隅。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历史让人对此多了几分期待与向往。

有请:

第二季《国家宝藏》第四期主角: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

人生轨迹:1941年,始建;2009年,新馆落成。

陈列方向:馆藏文物分陶瓷类、砖石类、金属类、钱币类、书画类、民族民俗类、碑帖类、近现代类八大类三十余小类,具有浓郁的巴蜀地方特色。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

地位: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全国公共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季《国家宝藏》四川博物院推选馆藏一:四川制盐画像砖

上世纪50年代出土于成都邛崃花牌坊,高34.5厘米、长45厘米,形象地再现了东汉时蜀地井盐生产的繁忙景象。

四川发现的画像砖多为汉代中晚期的作品,集中在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它的形制、构图样式等虽然没有南阳画像砖丰富,但其在体现日常生活面貌、生产劳动场景及建筑艺术等方面,更能全面地体现汉代的庄园经济,凸显四川地区的地域特色,如四川特有的桑蚕、井盐、蜀锦等文化。因此,在全国的汉代画像砖中,四川汉代画像砖堪称图画版的汉代“百科全书”。


在戊戌年末与《国家宝藏》相遇(四)_第1张图片
东汉制盐画像砖

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

中国是盐井的发明地,有2200年开采盐的历史。李冰任蜀郡守期间,除了兴修水利之外,还十分重视井盐的生产,他组织当地人民开凿了我国乃至世界的第一口盐井——广都盐井。开凿盐井的技术比较落后,需要人工用锄头一点一点挖,但挖不深,因此这些井还被称为“大口浅井”。

在戊戌年末与《国家宝藏》相遇(四)_第2张图片
“盐”字书写多种

1000 年后,盐井的开凿进入“小口深井”时期,四川遂宁还出现了“卓筒井”,这个技术比西方要早800年。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四川自贡历时 13 年凿成燊海井。井深 1001.42 米,既产卤,又产气,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大井。

很多实物和文字都证明了古人制盐的历史悠久,手工业技术高超。这幅东汉时期的制盐画像砖清晰地展现了古人制盐的过程。砖画的左边是一幅汲卤图,底部是一口盐井,其上井架高耸,木架共有两层,每层站立的两人正在利用井架上的滑轮装置,用木桶从井里提取卤水。井架右侧有一个方形大容器,里面装着卤水。容器和一旁的灶房,通过一根竹子做成的管道进行卤水的运输,这种运输方法和现在石油运输的原理相同,体现了当时手工业的高度发达。在砖画的右下角,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人正在灶房中进行煮卤。

自古“盐”就具有生活必需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官府非常重视“盐”的生产。东汉制盐画像砖上描绘的蜀人治盐场景,是四川人民生活的体现,是当时蜀地富庶太平的体现,更是古代劳动人民在能源利用方面智慧的体现。

第二季《国家宝藏》四川博物院推选馆藏二:格萨尔唐卡

《格萨尔》是一部篇幅极其宏大的藏族民间说唱体英雄史诗,是藏族人民在十一世纪以来的漫长岁月里,用集体智慧创作出来的一部极为珍贵的文学巨著。

为了加强说唱时的效果,加深艺术感染力,也为了招徕更多的听众,一些聪明的民间艺人就以“ 格萨尔 ”为题材,绘制人物画和故事画,说唱时把它们悬挂起来,边解释边演唱。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唐卡类型,称作“仲唐”。

四川博物院收藏的一套格萨尔唐卡共有11幅,是迄今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仲唐中的精品,也是现存唯一一套保存最为完整的格萨尔系列绘画。


念钦多杰巴瓦则唐卡

现存《格萨尔》共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五倍,是古希腊《荷马史诗》的五十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巨著。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心中永远的英雄,《格萨尔》是藏族人民的“英雄史诗”。它流淌着藏族人的血脉,是藏族人民的精神信仰。

《格萨尔》是活着的史诗,对于它的传承,离不开一群被称为“行吟诗人”的传唱艺人,“是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史诗故事保存在大脑,在浪迹高原、游吟说唱的过程中,把格萨尔保存并传播开来,使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藏族百姓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已经去世的扎巴老人就曾经是说唱艺人的杰出代表。


在戊戌年末与《国家宝藏》相遇(四)_第3张图片
扎巴老人在北京动物园看老虎(1986年) 杨恩洪 摄影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祖国的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了极大的重视。1978年,扎巴老人被西藏大学的老师们发现,后来相关的人员成立专门小组,开始了对扎巴老人说唱《格萨尔》的录音、记录、整理及出版工作。

直至1986年11月3日扎巴老人辞世,八年的时间里,他们共抢救扎巴艺人的说唱录音近千小时,为后人提供了无比珍贵的活态史诗的研究资料。

生命不息,说唱不止。扎巴老人一生都行走在说唱《格萨尔》的路上,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为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一份令人动容的致力于传统文化保护的责任与担当。

第二季《国家宝藏》四川博物院推选馆藏三:后蜀残石经

石经是刻在石碑上的儒家经籍的范本。自东汉刻熹平石经起,以后各朝有的续刻石经。

后蜀统治今四川地区,是当时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后主孟昶广政年间(公元938——965年),在宰相毋昭裔的倡议下,后蜀始刻儒家经籍,共完成《孝经》《论语》《尔雅》《周易》《毛诗》《尚书》《仪礼》《礼记》《周礼》和《左传》十经。宋代又补刻《公羊传》《谷梁传》和《孟子》,使之成为完整的“ 儒家十三经 ”。后蜀石经经文下还有注文,这是历代石经中独有的。

在戊戌年末与《国家宝藏》相遇(四)_第4张图片
后蜀残石经

毋昭裔,是后蜀时一位有识略的谋臣,也是当时颇负盛名的刻书家。

他从小就酷爱读书,然而家贫不能常得,和袁枚一样,他经常和人家借书来读,不太受人待见。于是从那时起,他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他立志有能力之时一定要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入蜀为相后,每当俸禄有剩余,他总会拿出来支援儒家典籍的刻录,后蜀残石经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刻成的。那些和他一样买不起书的年轻人,因石经的出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当时,蜀中经唐末大乱之后,学校皆已荒废,毋昭裔还自己出资营造学宫,建校舍,命人按雍都旧本《九经》刻于成都学宫里,又奏请后主下诏刊印此书,使一度困顿的教育再度兴盛。

一个人走,能走得快;一群人走,能走得远。毋昭裔的背后,有着一群和他一样热爱儒家典籍,崇尚教育育人的老先生,正是他们将锲而不舍、至死不休的愚公精神代代相传,才让我们这些晚辈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能一睹石经的风采,感受文化传承的力量。

作为一名教师,似乎更能理解当时毋昭裔们做这份事业的艰难和迎难而上的悲壮,也更对这份职业多了一丝崇敬和仰望。肩上的担子重了,脚下的道路长了,即使是这样,使命感和责任感依旧要紧紧地攥着,不能丢。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戊戌年末与《国家宝藏》相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