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0本书构建你的投资体系
点击上图▲加入学习
读书真的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吗?
十五年前,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没有任何背景,仅靠平时看的一些“杂书”——企业管理、炒股知识、会计理论方面的书,甚至还有一些成功学书籍,得到了进入北京电视台工作的机会。
之后,通过不停读书,他成为了财经记者,有机会和众多国内顶级的经济学家、投行人士面对面交流。
“我尝到了读书学习带来的好处,也感受到了如果有点准备,再遇到时代红利,人生势如破竹,这样的推力难以想象。”
他叫齐俊杰,一位职业投资者、财经说书人。
通过读书,他不仅实现了个人职业的成功转变,更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体系,他的收入也从“月薪2000元”涨到了现在的“时薪2000元”。
他的成长历程是阅读近千本财经书籍并拆解重点的过程。
于是,我们找来他的阅读书单,又慢慢将它迭代成音频课《投资必读的30本书》,带你系统学习投资知识,掌握获得稳定投资回报的方法。
用30本书
构建投资的底层逻辑
点击按钮▼立刻购买
一般来说,一本10万字的投资著作,市面上的解读时长往往在30分钟-1小时,但齐俊杰老师的解读时长一般都在2小时以上。
你可能会问了:这是否有违解读书的原意——短、平、快,用最短周期做最大效益的阅读?
情况恰恰相反,如果你花30分钟去听对一本书的解读,可能只是掌握了书籍的部分内容。
这些著作多出自国外的投资大师,且出版年代久远,其中有许多不符合中国国情的部分。
剔除这些不合时宜的糟粕,辅以尽可能详实的文字,填充上更为适宜当下投资实况的解读,这才是解读者应该做的。
而齐俊杰老师的“三重身份”也让他的解读极具个人特色。
第一重身份是财经评论员。他曾在北京电视台任职5年,在演播室与许多知名经济学家辩论的经历,让他善于在解读书籍时提出一针见血的反对意见:
解读《巴菲特如何选择超级明星股》,巴菲特在估值股票时常用“现金流贴现模型”。
齐俊杰老师直接说:
普通投资者根本没必要了解这些,只需要看看各大研究机构的测算结果就好了,因为不固定收益的股票贴现测算起来十分复杂,有时候连专业研究者都是蒙的。
第二重身份是职业投资者,他惯于在解读书籍时结合实际经验,做出改良方案:
解读《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彼得·林奇强调“你不必追求每只股票都赚钱,只需要找到那些看起来有可能涨10倍的公司放在一起,10只股票里抓到1只你就赢了”。
而齐俊杰老师的实践方案是:
通过软件,将意向股票的净资产收益率从高到低排名,挑出前100只股票;再以市盈率做排名,挑出前30名;然后再以市值做排名,挑出最小市值的前10名,这样抓到一个大牛股的概率其实是很高的。
第三重是财经说书人,他善于简化书里的复杂理论,并用大白话表述出来:
解读《投资最重要的事》,霍华德·马克斯提出“第二层次思维”,意指当大部分投资者都做出浮于表面的共识性预测时,你必须依赖自身的洞察力,进行更深一步的推测。
但齐俊杰老师说:
你根本不用去考虑第二层思维——因为你根本就考虑不清楚,我们只需要把握两个点:疯牛顶和疯熊底。
无论是什么结果,在牛市顶端都只卖不买,而在熊市底部都只买不卖。只要把握好了这两个点,就可以大幅度跑赢市场。而中间行情怎么办?非常简单,就是持有不动装死,跟着市场波动,至少有市场平均收益。
很多同学可能注意到,这份投资必读书单,除了投资者必须了解的经济及金融原理、国内外投资实操、周期性资产配置,甚至还囊括了个人成长、行为心理,乃至企业运营……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和一句投资名言十分相似——“投资的关键是洞察世事的兴衰,弄清情绪的潮流”。
比如《错误的行为》告诉我们,要研究人的“非理性行为”,才能对市场做出正确预判。
比如《富爸爸穷爸爸》告诉我们,愚蠢地用掉钱,你就选择了贫困;把钱用在负债项目上,你就会进入中产阶层;投资于你的头脑,学习如何获取资产,财富将成为你的目标和你的未来。
比如《自控力》告诉我们,自控力是一种消耗品,但它可以被锻炼。
正确的投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高明的投资者一定都有一套循环自洽的投资体系。
一些看似和投资不那么直接相关的书籍,正是构成这套体系的底层逻辑。
用30本书
构建投资的底层逻辑
点击按钮▼立刻购买
下滑查看更多书单及简介▼
希望通过这份书单,你可以从学习“投资之术”至“投资之道”,真正构建出属于你的投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