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姜
前言
作为一名游戏交互设计师最好要了解一下体感游戏,因为它不同于手机游戏或者电脑游戏,它在游戏设计之初就着力于与玩家的互动,对用户体验和人机交互在研发层面上的关注度是最高的。并且,许多体感游戏需要外设的支持,这让游戏的玩法和操作有了更多可能性,给予玩家更多的惊喜,很值得其他类型游戏去学习。
一、定义
1.1 发展历史
从游戏机的发展史来看,2006年任天堂发售了wii家庭游戏主机,可以称之为第一台走进家家户户的体感游戏机了。2007年索尼推出了PlayStationEye,让用户可以通过运动和手势控制来进行游戏。2010年Xbox推出了外设Kinect,与Wii的动作感应功能相竞争,希望将更多的受众吸引到传统视频游戏玩家之外的Xbox上。
图1-1体感游戏发展史(笔者自绘)
很遗憾,由于升学压力,我的童年错过了wii的时代。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体感游戏的认识,从中小学开始,商城楼下都会有电玩城等游戏厅场所,里面就有跳舞机、射击游戏、摩托车驾驶、赛车驾驶等等游戏机,这大概就是我对“体感游戏”的启蒙印象了。
1.2 游戏定义
无论是游戏厅里的电玩器械还是wii、Kinect等体感游戏设备,他们都具备共同的特点:
再结合维基百科对体感游戏的说明:
体感游戏(Motion Sensing Game)是不同于手柄按键输入的方式,通过肢体动作来进行操作的电子游戏。
二、游戏细分
从游戏内容将体感游戏进行细分,可以主要分为体育类、生活派对类、音乐舞蹈类:
图2-1 体感游戏内容分类(笔者自绘)
从交互方式将体感游戏进行细分,可以分为现实体感游戏和虚拟体感游戏,在现实体感游戏下可以分为有外设和无外设游戏。本文在后续问题中,将偏向研究任天堂Switch上的体感游戏。
图2-2体感游戏方式分类(笔者自绘)
三、玩家类型
从各个厂商的销售情况来看,Kinect、PS Eye,和VR设备的购买者主要是核心游戏玩家,他们为了玩到更多的游戏类型,会购买游戏主机的附加设备,以体验更多的游戏。而任天堂方面,无论是Wii还是如今的Switch,都倾向于将游戏带入大众的生活中,让从来不玩电子游戏的人,也能感受到电子游戏的乐趣。
比如,在Wii时代,任天堂提出“母亲至上主义”【1】,让从来不玩游戏的家庭主妇成为了这款游戏机的主要购买者;在如今Switch时代中,健身环大冒险的热销,也让许多完全不玩游戏的人喜欢上了游戏,让不爱运动的人喜欢上了运动,使游戏成为全民爱好。任天堂这两次决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除了从游戏方式的方面进行分类分项,还可以结合游戏内容类型进行属性分析,如表1。
表1体感游戏玩家属性特征表(笔者自绘)
但是无论是从哪个方向来看,体感游戏玩家都或多或少具有以下特征(如图3-1)。体感游戏玩家希望通过游戏让自己紧张的生活得到放松和休息,但是又渴望健康,有些自律的人会选择在周末健身,而有些不自律的肥宅深知自己生活不健康,却又不愿意改变,此时体感游戏让他们对运动又产生了兴趣,帮助他们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又拥有了健康的身体。
图3-1玩家属性关键词(笔者自绘)
四、游戏文化特征
其实体感游戏不同于其他RPG游戏或是电竞游戏,它不涉及IP宣传等。体感游戏对玩家的技能要求并没有很高,几乎是平民大众都可以参与的一款游戏,甚至残疾人还可以通过体感游戏进行复健。在体感游戏里基本没有什么“黑话”,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我个人比较喜欢玩的梗就是抖肩舞里的歌词“You can really dance~”,如果有朋友发关于舞力全开的朋友圈,我就会给她评论“You can really dance~”,算得上舞力全开玩家会玩的梗了。
标志性事件和知名人物的话,大概是2019年10月份的时候,新垣结衣代言了《健身环大冒险》了吧。当时许多游戏博主的评论清一色都是:“买游戏送gakki嘛”、“我老婆加我买游戏了!”等等,还有很多人说老任为了肥宅们的健康,操碎了心。
图4-1 新垣结衣代言健身环大冒险(图源:游研社)
除了结衣为健身环做广告,还有很多专业的健身up主测评这款游戏,很好地证实了这款游戏的科学性,算是第二次带火了这款游戏。
现在这款游戏已经涨到上千元,基本脱销了。也就是这款游戏的价格飞涨,很多玩家戏称任天堂其实是“理财公司”。最近,关于《健身环大冒险》又有了新闻,它在3月26日的时候免费更新了音游模式,许多人接着“理财公司”的梗,在评论里表示“这理财产品收益还挺高”。
图4-2 健身环大冒险微博评论(图源:微博)
《任天堂Labo》的发售也激发了很多手工爱好者的兴趣。除了通过一些硬纸板,把joycon做成各种游戏道具,还有很多手工大佬自己设计编程,创造更多的游戏道具,录制了许多视频上传YouTube和bilibili,受到很多网友关注。如图4-3有玩家将joycon设计成二胡(左图),还有玩家将joycon改造成手枪(右图)。
图4-3 joycon改造二胡和手枪(图源:bilibili)
五、玩家活跃地
因为是体感游戏,所以大部分玩家还是以线下游戏为主,线上交流为辅。
5.1 线下游戏
以我自身单一样本为例吧,我如果买了新游戏就会带到朋友家,而我的朋友们会因为想玩玩这款游戏,大家组一次聚会,在饭后一起玩。像《1-2 switch》、《Just Dance》、《ARMS》这类多人游戏,我会更倾向于在线下进行游戏,因为不仅可以体验到游戏乐趣,更重要的是和朋友们一起玩能够创造很多有趣又快乐的回忆。这时候这些游戏变成了我和朋友们的连接,我去她们家的时候还会交换各自通关的其他游戏,玩到更多种类。在朋友家也更加让我感到轻松,可以躺在沙发上,换上睡衣一起窝在朋友的床上,一起叫喜欢的外卖,边喝肥宅快乐水边一起运动游戏,我朋友的男朋友变成工具人,负责打扫屋子和做饭,像极了任天堂广告片里的场景(如图5-1)。
图5-1 任天堂广告片(图源:bilibili)
《健身环大冒险》我会更倾向于一个人玩,特别是健身环的剧情模式,让我觉得即使是一个人锻炼也不会感到孤单或者寂寞。在跑步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沿途的风景,当小鹿从身边经过,我用气波攻击它,小鹿会迅速跑远,这些细节让我和游戏产生了连接。
5.2 线上游戏
当然《Just Dance》还有线上模式,如果我一个人玩的话,我会选择全球对战模式。在那里我可以挂上国旗,系统匹配红队或者蓝队,同一个战队的人一起跳舞,合力让本队的总分超过对方。这也是我很喜欢《Just Dance》的地方,尽管是一个人在玩游戏,但是一起跳舞的对战玩法,让我又有了归属感。
六、玩家行为习惯
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已经用烂了,但是不等不说这真的是一个经典的心理学理论。可以直接看出,体感游戏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和“安全需求”。
6.1 社交需求习惯
无论是喜欢玩《1-2 Switch》等聚会游戏的玩家,还是喜欢《Just Dance》线上对战的玩家,他们会希望通过游戏让自己与他人连接起来,在线下或线上的游戏中实现自己的社交需求。无论是八角行为分析还是GameFlow模型都谈到了“社交”对人的重要性。
八角行为分析中提到在实现“Social Influence” 时,用户需要有友好的态度,共同完成小组任务等等(如图5-2)。如《1-2 Switch》在游戏进行之前有一段游戏演示视频,很好地引导了玩家的游戏态度,让朋友们在对战的时候不会因为游戏的竞争性产生冲突,而让大家以轻松友善的方式进行游戏。
图5-2 八角行为分析图(图源:Yu-kai Chou)
在GameFlow中有一条标准是关于社交联系的(如表2)。《Just Dance》的线上全球对战模式就是促进了玩家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游戏自动将玩家分为红队和蓝队,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玩家拥有了社交归属感,即使一个人玩也能让玩家拥有满足感。
表2 GameFlow评估模型节选(资料来源:Sweetser 2005)
6.2 健康需求习惯
身体健康也是“安全需求”中的一种,自律的人通常会定期去健身房运动,让自己拥有良好的身材和健康的体魄;但是还有一部分肥宅,他们不爱运动,觉得流汗十分辛苦。然而他们也知道自己处在不良的生活习惯之中,只是不愿意改变。这时候体感游戏的出现,能够帮助这些肥宅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
肥宅们不愿意健身通常是因为健身常常让人感到枯燥、漫长的健身过程会让人失去耐心、健身效果变化缓慢让人失去成就感。这时候体感游戏需要转移肥宅们对于运动本身行为的注意力,在游戏中增加反馈机制,避免玩家过度关注身体变化的反馈,而是让玩家注意游戏升级的奖励和反馈。GameFlow中也有关于“反馈”的标准条例,如表3。
表3 GameFlow评估模型节选(资料来源:Sweetser 2005)
如《健身环大冒险》中,游戏的剧情关卡代表了玩家的目标进度,玩家为了解接下来的剧情而继续健身运动,可以将玩家的注意力从运动行为本身转移到关注游戏的玩法和内容表现。在每个关卡结束后,游戏会对玩家的运动进行评分,并且告诉玩家消耗卡路里情况,这也是一种正向的反馈机制。
通过增加游戏的“反馈”,让玩家直接或间接地达到健身需求,又不会觉得枯燥,也是体感游戏吸引玩家的关键点之一。
6.3 付费习惯
目前体感游戏主要销售平台还是索尼、Xbox、任天堂这类平台端。消费方式以两种为主,一是一次性购买,二是会员制年购。
大多数一次性购买的电子游戏,在后续并不需要充值或者叠加消费,但是针对游戏会有各种各样的外接设备,可以让玩家体验到更加真实的游戏环境。比如在《1-2 Switch》中有球类游戏,商家会推出球拍的组装外设,为玩家提供更真实的运动体验(如图6-1)。
图6-1 joycon球拍外设(图源:网络)
但是这也是任天堂的历年传统啦,从Wii时代开始,任天堂的主机游戏都逃不开多样的外设。(如图6-2)
图6-2 Wii的大量外设(图源:网络)
第二种会员制年购的情况比较少见,代表游戏有《Just Dance》。玩家买了当年的游戏卡,游戏会附带赠送365天的会员,也就是解锁了《Just Dance》发布以来所有的歌曲,通过连接网络,玩家可以选择歌曲库里的所有曲目进行游戏,可玩性非常高,能跳的舞蹈数不胜数。但是当会员到期后,玩家可以选择继续付费购买会员来保持全区库的解锁状态,也可以选择放弃付费,这样玩家只能玩当年这张游戏卡里拥有的曲目了。经过我的观察,不仅仅是我自己,其他玩家也会选择在闲鱼上卖掉自己这张旧卡,让自己的资金回血一部分,再补贴一部分钱购买新一年出的游戏卡。
虽然游戏也有电子版,但是还是有很多玩家会选择购买实体卡。一是因为购买电子版会占用大量的主机内存,如果不定期删除主机内的旧游戏,新的游戏就装不进来,整理主机空间让玩家觉得十分麻烦,所以很多玩家更加倾向购买实体游戏碟或是游戏卡片;二是因为像我这种学生党,还没有成为社畜,可支配的钱款十分有限,这类玩家会选择购买实体卡碟,在通关之后再在闲鱼上专卖出去,游戏的成本会大大降低,并且会玩到更多种类的游戏。
6.4 习惯养成断点弊端
关于行为习惯的养成,斯坦福大学的尼尔·埃亚尔层提出了“上瘾”模型(Hook Model)。当产品进入用户的“习惯区间”,产品就获得了持续生命力,这就是“上瘾”模型。它的四个阶段依次为:触发(Trigger)、行动(Action)、酬赏(Reward)和投入(Investment),如图6-3。
图6-3 “上瘾”模型(图源:Nir Eyal 2007)
一般玩家能够达成“触发阶段”和“行动阶段”,但常常因为游戏酬赏不满足内心需求而选择放弃对体感游戏的继续投入。《Just Dance》会设置扭蛋玩法,刺激玩家收集金币的意愿,但是当玩家的技能遇到瓶颈的时候,就没有办法获得更高的分数,金币收集速度就会下降。此时玩家的付出变高,获得的酬赏下降,付出和收获的比例降低,玩家对于游戏的投入就会改变态度。好不容易养成的习惯出现断点情况,此时容易导致玩家流失。
游戏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让玩家继续获得酬赏,才能避免技能瓶颈带给玩家的负面反馈。
聊聊体感游戏设计大厂(如任天堂、索尼微软等等),他们制作体感游戏的整体方向和现有的市场情况,主要以现有市面上经典体感游戏作为推测依据;以及在独立游戏中,独立游戏制作人在体感游戏这个方面进行尝试的简单情况。
七、主流体感游戏发展趋势
目前体感游戏以任天堂Switch为主,虽然《Just Dance》在ps和Xbox也可以进行游戏,但是从淘宝销售情况来看,销量从高到低还是以NS卡带为主(如图7-1)。以此可以看出,目前体感游戏发展依然以任天堂Switch平台游戏为主流方向。
图7-1 舞力全开淘宝搜索截图(图源:淘宝网)
根据知乎[2]总结出的Switch体感游戏,我将其进行统计成图7-2。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的体感游戏以体育类为主,音乐舞蹈类的游戏很少。虽然音乐舞蹈类游戏很少,但是销售情况却很好,再结合体感游戏的发展史,跳舞毯算是最早走进家家户户的体感游戏设备,可见音乐舞蹈类游戏是十分受到大众欢迎的。
图7-2 体感游戏类型统计图(资料来源:笔者统计)
目前音乐舞蹈类主流玩法是肢体感应节拍卡点。《Just Dance》就是通过joycon的挥舞感应来确认玩家跳舞是否有在节拍上,最后反馈得出分数。《太鼓达人》也是通过joycon的挥舞感应,来确认玩家打鼓位置是在中心还是边缘,结合歌曲节拍最后得出分数。因此技术方面主要关注joycon设备的感应灵敏度。挥舞感应也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对下肢运动感应的测定。
音乐舞蹈类也可以采用体育类体感游戏的测定方式,来开发出更多有趣的游戏。比如为了下肢感应,《健身环大冒险》采用了腿部固定带的方式,音乐舞蹈类可以参考学习这种方式进行开发。再比如彪马推出了“活力游戏足具”(图7-3),据介绍,这款游戏足具为主机玩家量身打造,专为室内游戏设计,让玩家可以适应不同的游戏和游戏环境,相信它对体感游戏会十分有帮助。我相信未来还会更多外设被创造出来。
图7-3 彪马游戏足具(图源:游研社)
综上,音乐舞蹈类游戏玩法还有较大拓展空间。在需求方面,音乐舞蹈类游戏长久以来一直深受玩家喜爱;在政策监管层面,音乐舞蹈游戏不容易涉及内容禁区;最后结合《健身环大冒险》增加音游玩法的新闻来看,我认为未来体感游戏的趋势是音乐舞蹈类,它的发展前景良好。
但是音乐舞蹈类体感游戏也有发展阻力,最主要的就是原本音乐舞蹈的版权问题。收集购买版权再进行游戏开发,十分耗费前期的研发精力,如果能很好地解决版权问题,相信会有多样化的音乐舞蹈体感游戏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
八 、独立体感游戏
虽然很多优质的体感游戏来自于育碧、任天堂这样的大型游戏公司,但是还有很多独立游戏制作人或是小的游戏工作室也在尝试将体感技术运用到游戏设计之中。比如Leap Motion,在2018年和2019年的中国美术学院的游戏毕设展上,我就有看到有学生运用这样的小型设备开发设计简单的手势游戏,Leap Motion运用摄像头识别人手,玩家可以通过屏幕看到自己抓到的虚拟物品,完成投掷、拜访等动作。
在Steam上还有《桌游模拟器》,玩家可以通过手势操作,拿取翻转纸牌以达成游戏目标。因为操作困难,出现了很多滑稽奇怪的情况,反而成为了游戏乐趣。
在2018年的Weplay游戏展上,我还看到了由万岁游戏开发的VR游戏《除夕:双鱼玉佩》,它也在操作中加入了射击体感的要素。玩家戴上VR眼镜后,可以使用真实的枪支外设进行游戏操作,而且细节十分到位,包括射击前子弹上膛,枪口瞄准等等,都需要玩家做出对应的肢体动作,不同于以往按手柄按键进行射击。
九、以《舞力全开》为例的体感游戏分析
9.1核心玩法
《Just Dance 2018》是育碧于2017年末创作开发的音乐舞蹈游戏,玩家根据歌曲节奏,模仿游戏界面中央舞者的动作进行跳舞即可。在Switch上进行游戏,需要把joycon拆下,套上腕带,在跳舞的时候抓着joycon进行挥舞,就可以感应玩家的肢体动作。线下模式的时候,有多少个玩家在同时跳舞,界面上方就会显示多少个玩家名牌,并且实时展示当前动作的舞蹈评价。在左侧有短进度条,用柱状图的方式对比当前总分的大致情况。在界面下方是舞蹈动作预告栏,玩家可以根据这些图标进行舞蹈动作的预判。(如图9-1)
图9-1舞力全开2018游戏截图
我将《Just Dance 2018》的游戏模式进行了系统划分,如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玩家接触最主要的是成人模式(如图9-2),成人模式的主界面对歌曲类型进行了细分,并且玩家可以切换舞曲模式和健身模式。舞曲模式根据动作评价,在歌曲完成后会显示玩家所得分数,并且在主页的歌曲选单下能看到此曲的最高分记录;健身模式则是在歌曲完成后会告诉玩家本首歌消耗卡路里情况,并在首页显示运动情况。
表4舞力全开内游戏各系统分类表
图9-2舞力全开2018成人模式主界面截图
9.2 亮点说明
9.2.1 扭蛋机奖励
为了让玩家保持游戏习惯,《Just Dance》建立了金币收集任务(如图9-3)。玩家通过达成游戏布置的小任务目标获得金币奖励,玩家可以累积这些金币,进入扭蛋机,实现抽奖(如图9-4)。扭到的可能是新的歌曲,也可能是头像装饰物品等等,充满随机性。这个部分和各种手游抽卡给玩家的刺激很像。
图9-3游戏金币任务截图
图9-4扭蛋机截图
9.2.2 全球对战获得归属感
在《Just Dance》的全球对战模式里我可以挂上国旗,系统匹配我红队或者蓝队,同一个战队的人一起跳舞,一起合力让本队的总分超过对方。这也是我很喜欢《Just Dance》的地方,尽管我是一个人在玩游戏,但是一起跳舞的对战玩法,让我又有了归属感。(如图9-5)
图9-5舞力全开世界杯
甚至育碧还开展了线下的舞力全开世界杯比赛,在B站上有现场舞台对战的视频。
视频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t411f7Zc?from=search&seid=4749998799367210744
9.2.3 健身模式满足不同类型玩家需求
在一般成人游戏模式下,还分有舞曲模式和健身模式,为喜欢健身的玩家提供游戏消耗的卡路里数据,帮助他们对自己做身体量化管理。(如图9-6)
图9-6舞力全开健身模式
9.3 缺点说明
9.3.1 习惯断点
结合我第二章最后一小节对“上瘾”模型进行的分析,虽然《Just Dance》设置了扭蛋玩法,刺激玩家收集金币的愿望,但是当玩家的技能遇到瓶颈的时候,就没有办法获得更高的分数,金币收集速度就会下降。此时付出和收获的比例降低,获得的酬赏下降,玩家对于游戏的投入会改变态度,此时好不容易养成的习惯会出现断点情况,容易导致玩家在此时的流失。
游戏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让玩家继续获得酬赏,才能避免技能瓶颈带给玩家的负面反馈。
9.3.2 并非真正的一次性买断制
在购买本体游戏后,最后发现仅仅只能永久玩当年的游戏,需要购买会员才能解锁所有曲目。首先让人感到不是特别划算,以为的买断,最后发现还内藏会员制。其次,旧的游戏卡不能反复玩,游戏不断积攒却又没有旧卡回收计划,不如直接购买数字版,减少了重复插拔游戏卡的繁琐行为。
引用资料
【1】(日) 井上理著,郑敏译,任天堂哲学[M],南海出版社,2018-6(40页-41页)
【2】任天堂switch上有些好玩的体感游戏适合下班后在家锻炼身体?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7508355.2020-3-7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Amber(微信:lcxk6876767)
其他合作:老林(微信:sea_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