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一个人生气后,我在想些什么

难以言表,真的。解释往往只会让事情更糟糕,不解释又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好像失去了什么。仿佛一时间成了金庸笔下的郭芙,成了讨嫌的代名词。有时候,一个人讨嫌不看大事,看小事。想想自己的小事,细思极恐,夜不能寐,遂深夜写稿,作此文。

惹一个人生气后,我在想些什么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有时候,一个人如果不能发现自己的第一个小问题,那么往往也不能发现第二个、第三个……以至第N个,无数的小问题不断堆砌,就成了大问题,大问题一旦形成,要解决就难了。语言这东西,撩一个人可能一万句都没用,但若是得罪一个人,有时候一句话就足够。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人们用语言来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交换信息。这个过程包含了三个阶段:编码――信号传播――解码。编码和解码都涉及了复杂的心理、生理过程,但不同的是编码是说话人把想要传达给听话人的信息用线性的语言符号表达出来,解码则为把听到的语音信号解译为可以理解的意义。

惹一个人生气后,我在想些什么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那么为什么说话人S说的甲,在K这种历时共时的背景条件下,就被听话者H理解成了乙,从而造成了误解呢?实际上,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一句话的意义在语境下发生了变化,主要原因在于交际中的“言外之意”。言外之意,即意义之外的意义,它是说话人着意突出来的信息,也是说话人的意旨。话语交际有三个基本要素:即说话者S,听话者H,以及交际的背景知识K。在S、H与K三者中,K是个变量,属于语境范畴。会话含义的传达和理解必须依赖语境。在K不变的情况下,S要把会话含义传达给听话人H必须有三个步骤:

第一,S说P;

第二,S不说Q;

第三,S意在通过说P而传达Q意。

P是话语的规约意义,Q就是话语的言外之意。例如:

a:你带手机了吗?

b:我想借你的手机用。

句子b是句子a的会话含义。随着K的变化,句子a还可能有别的会话含义,如句子c、d、e也可能是它的会话含义:

c:你要是没带手机我可以借给你。

d:你如果带了,我能不能发个朋友圈。

e:你要是没带手机,我的充电宝就不给你用了。

前面说过,会话含义涉及三方面的因素:说话人S、听话人H与背景知识K,其中K是变量。这个变量起码包含这样一些内容:S与K之间的关系(长幼、尊卑、男女、敌友等),H对S的了解(S的身份、性格、习惯、知识、修养以及对H的态度等),会话场合(公开的、私下的、随意的、会话上下文等),H的语言文化知识(词义的感情色彩、语气的强弱、表达习惯、社会价值观、人际交往的规范等)。这四点都是从听话人(即理解)的角度说的,从说话人(即表达)的角度也有这四个因素,因为它们都是会话必须注意的会话因子,不考虑到这些因子,话语交际就会出现问题。

惹一个人生气后,我在想些什么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见一句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大概就反应了听话人的主观认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能排除说话者没有意要突出言外之意的情况,往往是听者自带情绪,加上会话因子的综合,一句话在听者看来自然很容易就是存心的、有意的、故意伤害的,尽管这句话在说话者看来是无心之过,认为听话者能够理解。实际上,这也反映了会话人之间的表达能力和对语言、情绪的控制能力。

我第一次话语交际出现问题后,内心是极为复杂的,无法用语言描述。所幸,只是一个小问题。情景之下,能够想到的就这么多,后面再对此作延伸和补充。

问:第一次惹人生气,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惹一个人生气后,我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