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奇异记

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生活在自己头脑建构的世界中的人,常常是生活在地狱中。
为了随时提醒自己,我把这句话放在创作文档的第一页上,每次打开文档都能看到它。虽然如此,但人最难征服的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是自身的局限性,许多事情都是知而未行,甚至无知无行。比如说半个月前便结结实实的二儿了一把。
且说个人每周末总是活动多多,两个礼拜前出门上课,照例只在地下活动,某号线转某号线转某号线,上车一看不禁暴汗,噫,怎么如此多人,如此多箱,车内几人手一大只行李箱放在身旁,令车厢内显得好生逼仄。少时换乘某线,又如是这般,许多人兼许多箱。待至归时,又见以上情景,终于想清弄明,原来这些位携箱乘客都是去赶火车的。个人所乘两条地铁沿线都经过火车站,所以车中提着大包小包的乘客也就格外之多。想明此事不禁汗颜,那位说这货是打火星来的么,不知道什么叫春运呐?看官有所不知,盖本人身为一枚北京土著,生于本乡,长于本土,从未有离家至外省工作生活之经历,所以对于挤火车、赶飞机返乡等事甚是隔膜。比如说曾听某在京求学的外地学子诉说每年寒假返家之辛苦,火车上如何拥挤,举动如何艰难,还有如给乘务员一些钱TA便会带你去工作人员休息间坐着休息等等出行秘笈。听来如西洋景,与清朝人民看那些开民智图书讲述欧洲见闻录给人之新奇感一样相同。
事后内心长叹息曰:世人常说“没文化真可怕”!比没文化更可怕者,是只肯站在自家角度看事情,就好像每天开车上班的同事想必永难想像本人这般骑车上班者每天穿梭在车流中的艰难,同样,前些天有同事切齿痛骂单双号限行事于我毫无所感,反正咱也没车,更不会开车不是。
于是,于是,问题来了,问题就在于我们通常都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所以日常与好友、闺蜜们谈起各人单位事,大抵都是那回事:广告部骂发行部、发行部骂市场部、市场部骂新闻中心、记者整天埋怨编辑、编辑终日看不起记者。或者是销售怪产品不给力、生产怪业务
代表跑市场不积极,业务代表嫌市场部不会搞推广宣传,总之一切问题都是别人的问题,一切成绩都是我自家努力取得的成绩。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个人只能对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总编辑、总经理、总裁、CEO同志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每天亲历如此多的狗血、撕*、负能量,居然还能保持心态平和,积极向上,没跳楼没抽风没得抑郁症,每个人都算的上是生命奇迹。
但是,但是,那位说大冷天的您都说了这许多风凉话了,脉也号了,舌苔也看过了,人有病,你有药吗?老实说:这个真没有。上面那故事您也看了,自家还身在局中,当了一把反面教材呐。不过,不过,反思文学所强于伤痕文学者,在于其不但揭露问题,且能思考问题。总能去努力寻找出路,或给读者一个光明的尾巴。
那么计将安出呢,首先说求诸人不如求诸己,少去寻找别人的问题,多反思反思自己,起码别像开头实例中本人那样,干出那等“何不食肉糜”的二事儿来。其次讲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到底行不行,关健在行动。再来就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条:严责己宽待人。上面个人所说公司中的百部大战,估计每一个单位都有可能发生。那么,就我们个人来说,是不是应该考虑考虑别急于冲锋陷阵,尝试尝试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起码别像本人这般,看到一堆行李箱便一惊一乍的,很傻很天真的想:新闻联播里不是说春运高峰在下下礼拜吗,怎么这么多赶火车的人呢?写至此处不免一声长叹,看来这货真是难以救药了。就此搁笔,赶紧吃药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地铁奇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