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2 Guan读-依恋关系

#乱说心理,通通没道理#

双螺旋结构-2

1. 咨询师「觉察」的心态包括一种「初学者」的心态,需要随时放空,准备接受任何事物。与之相反,一旦注意力被刻意集中到某个地方,就开始对素材有所选择。

因此,在咨询过程中,可以有任何假设,但总是需要放下这些假设,永远要去听当下,来访者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比昂甚至这样描述:

要以达成一种这样的心理状态为目标:每一次会谈当中,都感觉自己以前不曾见过这个个案。

——不是说要忘掉所有个案的信息,去做重复性的工作,而是要调整状态至可以全然地临在当下。当然,实际咨询中,咨询师可能随时会脱离这种状态,但仍然不加批判地把自己带回当下即可。

2. 咨询中有时用到解释。无论做出什么解释,首要目的是激励出患者自己的解释性过程,而不是用我们的领悟去开导患者。

——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临床提示:在我的亲身体验中,给出解释时,常会陷入两种陷阱,一是,总是希望我们给出的解释是正确的;第二是,总是希望我们的解释能被个案所接受。

实际上,我们说「使用每一项技术需要『带着意图』去用」,不能是凭感觉的、随意的。那么在使用「解释」这项技术时,意图一定是去启发思考的过程,而不是试图讲道理或说服。

3. 以何种方式将个案的心智化水平发展到何种程度,取决于我们当下对个案心智化能力的评估。

如何在谈话当中做出评估,并非轻易之举。除了等同、假装模式之外,有一些框架帮助我们评估。例如书中59页提到「反思-功能量表」,可以辅助判断个案接受哪一种干预会更加有效。

4. 与「心理等同」的个案工作,需要像父母参与孩子的游戏一样,去确认Ta的感受,不因其幼稚、不合常理而否认它;一方面保留孩子自己的体验,另一方面,又提供不同的选择,向Ta呈现出体验的复杂性。

未解决型个案,通常没有能力(至少是开始时)把咨询师看作值得信赖的人。咨询师必须有能力接纳个案所处的水平,去承认那些看似扭曲的观点,有其合理性,同时又小心地提供另外可供选择的观点。

这些提示都让我想到近期的一位来电者(信息已作处理),像个明显小于Ta实际年龄的孩子,敏感脆弱,又充满警觉,听不懂解释,又常容易感受到被攻击,每每因为一句中性的反应而极度愤怒、直接挂断电话,让我一个人又挫败又气愤又茫然,但下一次又再打来。

我渐渐开始理解Ta藏在愤怒背后的羞耻感、被抛弃感,不被理解的痛苦,以为能获得帮助后又落空的失望、孤单…而种种情绪,在Ta的世界里,只能通过「感受到被攻击、于是异常愤怒」表达。


心理治疗做什么

1. 全书最后,作者很温暖地提到:「某种程度上,治疗师或咨询师职业的选择,通常处于无意识层面治愈早期依恋创伤的愿望。」

让我想到开始学心理咨询之后,有人会问我,是不是学心理学的自己都有毛病,或者,是不是学习心理学的都更能从容理性地面对生活和他人。

个人而言,我对第一个假设的回应是:是的吧。也许有些人发现自己的问题,又想要找到答案,所以去学心理学。这并不意味着「有毛病」是不正常的,或他们的毛病比其他人更多更大——可能只是代表他们有困惑有问题,并愿意去寻找答案;寻找答案的过程当中,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可能会拓展出自己更大的边界。

对第二个假设的回应是,就像医生并不会从不生病、长命百岁;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并不是没有任何心理问题的人才能做好,也不存在这样的人。再补充来说就是,很容易从学术史里看到,心理学心理咨询的大师们无往不是从自己的人生经验出发,提出种种理解自我、他人的理论,由自己的痛苦作为起点,继而能疗愈他人。每个受训合格的咨询师,痛苦的经历、走出困境的过程,不是负累,而是资源。

2. 每个走进咨询室的来访者,他们发展心智化、挣来安全的依恋关系,也是在重新理解自己的人生故事、重写自传体叙述。

联系到「叙事治疗」:发生一件事情可能有100个理解,其中有一个(个案带来的那一个)引起了很大的焦虑或痛苦,那么心理治疗,就是去发展另外99个理解当中的一个。新的这一个也带来新的安全体验。

更加深远的影响大概是:创伤、防御、心智化、(不)安全依恋……都会在代际间传递,并写进潜意识当中,很难被打破。人们有时痛恨自己的原生家庭,却不知不觉中活成了自己不认可的父母的样子。

——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从走进咨询室的这个人开始,打破代际传递。

---全书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22 Guan读-依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