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奢望温柔,只需要尊重

 最近打开朋友圈,我发现作为一个西北人,被“傻逼”了。一部分来自于发达地区的同学无所顾忌的转发“你弱你有理”“西北的家长大多不管孩子,孩子都是二流子”“西北傻逼”之类的话。

     说不难过是骗人的,毕竟他们是平时见面会微笑和打招呼的人。我在突然知道了他们的地域优越感时,心里有些微微的落差。减招这件事一下子引起了地域之战,加上媒体别有用心的引导,一下子让“战争”进入了白热化。以下我只想写写我的个人感受。

       上了大学后,我才发现在学习能力与知识积淀上,确实有不小的地域差异。很多东南沿海的同学可以快速地理解老师所说的定理,徒留我一脸懵逼。而且我们高考时没有听力,在第一次听力课时,我觉得听了一节课的小黄人说话。的确,优质的中学教育与个人的辛苦努力造就了这些同学在学习方面的领跑地位,我无意抹黑。但是,西北的同学并不是二流子,也并不是傻逼,西北的同学不是只有跟不上,放弃这一条路可走。很多人也会去图书馆借书刷题,很多人也会找听力材料去努力练习,虽然最后考试时的确赶不上优秀的沿海的同学,但是并不会挂科,而且一部分西北的同学还会拿到奖学金。所以,学习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和机遇的改变而改变。任何静止不动的观点都是片面浅薄的。

       至于家长不管孩子,这也是无稽之谈。我生长在一个小城市,这儿的家长也会给孩子报兴趣班与补习班,有些孩子小小的就要上三四门补习课。仅仅就我来说,妈妈也放弃了很多东西陪我读了两年的高中。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在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我们扫去人生路上的各种荆棘,助我们走到更远。

    这样确实不公平(其实西北也在背锅),但是哪里有绝对的公平呢?政策总是有一个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当然,这种高考前一个月出台政策的行为有待商榷。)并且一些人享受的资源其他人也能够通过教育流动享受。

      当然,考前出现这种政策的确对一些人是巨大的打击,甚至让一些人失去了理智。毕竟得到后又失去的痛苦远远胜于从未拥有。所以可以理解他们种种过激的行为。但是理解并不代表赞同,人身攻击永远不值得被提倡

   当然,仅仅是一部分同学,不然,教育真的挺失败的。

       我们从不敢期望被温柔对待,只希望一部分人能够理智点,尊重其他人最起码的人格。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奢望温柔,只需要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