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
荐书
界面每期提供一份好书单,并在参与互动问题留言的粉丝中随机抽取送出赠书。我们希望你能在这个快餐时代,填饱心灵再启程,也希望每一本好书都能属于真正爱书之人。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开始他们将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去征服太阳系。”2020年5月31日,SpaceX 的龙飞船搭载两名美国宇航员发射成功,飞往国际空间站,开启了全球商业载人航天的全新时代。
在很多人心中,天文、物理似乎是极度枯燥的硬科学,但在物理学家眼里,它是未知的浪漫主义,Brian Cox教授在BBC纪录片里这样深情地描述光:“我们与那些遥远星系息息相关,无论它们是如何与我们天各一方,那些经过数十亿年旅行到达地球的光线,终会把我们联系到一起。”
《三体》里说:“大多数人,到死都没有向尘世之外瞥一眼”。人类偶尔也要脱离开生活中的那些纷繁冗杂,仰望星空去体悟一下宇宙的广袤,感受遥远恒星和星系的低语熨贴内心的褶皱。
在宇宙的另一套计量单位之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不过是一闪而过的须臾,地球两极的距离不过是咫尺,人类不过是浩渺中的一瞬,是微光,是尘埃,我们的烦恼、悲伤和傲慢再平凡不过,渺小得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也正是在宇宙的广袤维度中存在着渺小的地球和渺小的我们,不停止对光年之外世界的探索,是科幻,也是极致的浪漫。如同花前月下吟诵诗歌的诗人一般,探索宇宙的人们正提笔将地球与其他星系相连。本期界面荐书选择了一批宇宙相关的书籍,感受来自宇宙的终极浪漫。
作者:安·范德米尔 杰夫·范德米尔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Universe
《时间旅行者年鉴》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权威的时间旅行故事集。该书由世界知名的文选编辑范德米尔夫妇主编,汇集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穿梭于未来与过去的文学旅程,带着读者重温时间旅行题材的挚爱经典,并让他们领略到扣人心弦的当代创新。
这部奇妙的书收录了道格拉斯·亚当斯、艾萨克·阿西莫夫、雷·布拉德伯里、威廉·吉布森、厄休拉·勒古恩、乔治·R.R.马丁、迈克尔·莫考克、H.G.威尔斯和康妮威利斯等人的近70次时间旅行,还包含了原创的颇有裨益的非虚构文章,如游朝凯的“给时间旅行者的十个小建议”。
事实上,这本书本身就像一个时间机器,涵盖了从恐龙时代到奇怪而迷人的未来的数百万年的地球历史,从时间的开端一直到其终结。《时间旅行者年鉴》是为你心中那个时间旅行者所准备的终极选集!
作者:斯科特·凯利 玛格丽特·拉扎勒斯·迪安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Universe
这本书的作者斯科特·凯利是一个在太空中生活了近一年的人,是NASA火星计划中颇具野心的任务之一——双胞胎实验计划的参与者,他曾在国际空间站连续生活340天。
斯科特和他的双胞胎哥哥、NASA宇航员马克共同参与了双胞胎实验计划,斯科特在太空生活,马克则留在地球。通过对比他们两人的身体变化,科学家希望能更进一步地了解太空生活对人体的影响。
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斯科特4次非凡的太空之旅,以及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成长为航天英雄的传奇历程。斯科特将带我们探索神秘的世界尽头,展现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宇航员将看到什么样的景观,将面对怎样的风险,会有怎样的复杂情绪,又该如何适应这个未知的世界。在斯科特的个人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类创造力和意志力的力量,以及银河系数不胜数的壮美奇迹。
作者:让-马克博奈-比多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Universe
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国,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古代中国也是天文学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中国先民关注天空的变化,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十分重视“观象授时”等天文实践活动,发展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
天文学在中国古代具有官办的性质,天文与帝王以及朝廷有着紧密的联系。得益于历代帝王的中央集权,在组织、人事、物力,乃至法律等方面,为天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长期且可靠的支持,使其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历代皇家天文台都聚集了数百名学者,他们日复一日地观测天空,一切异常的天象都会被发现、追踪和记录下来。这些天象观测记录,不但年代连续,而且内容相当丰富,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这些记录成了珍贵的科学和文化遗产宝库,也为解决和验证一些现代天文学问题提供了诸多重要的历史依据。
天体物理学家让-马克博奈-比多的这本著作,通过回顾中国天文学的历史及其科学贡献,向中国天文学致敬。中国是何时何地发展出天文学的?这些人是谁,他们使用了哪些严谨的科学方法?为什么他们对异常天象如此关注?他们在观测中使用了哪些天文仪器?他们又是如何持之以恒地记录数量惊人的天象记录的?这本书精彩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带我们穿越回一个又一个朝代,踏上了中国天文四千年发展之旅。
04 牛津通识读本之《地球》《 分子》《量子理论》《 天文学简史》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Universe
地球:这本小书为我们的星球绘制了一幅精彩的肖像。这幅肖像视野宏大,呈现出地球风起云涌的万千气象;同时又有足够的“像素”,放大来看,细节处栩栩如生。它不只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带我们认识地球,还提供实用而亟需的知识,比如在这个地震频发的年代如何从建筑、预警、管道设计等方面减少震灾。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吁请读者从蚂蚁般的琐屑忙碌中偶尔举目,关怀和珍惜地球家园,也对人类探索未来太空家园的努力怀抱希望。
天文学简史:史前的农夫利用天上的星辰判断季节的更替;古希腊天文学与古巴比伦天文学合流;17世纪,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19世纪中期,天体物理学迅猛发展;二战后,天文学家展开对星际空间的探索;托勒密、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哈雷和牛顿在这段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由于天文学的特点,天文学史比其他学科史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和津乐道的故事。
Universe
科学家切特·雷莫在本书中探寻到科学与信仰的深处,探究天文学中所包含的人类精神性及其意义的奥秘。通过天上繁星的排列以及几千年来人类口口相传的关于它们的故事与神话,雷莫带领读者踏上了一场“追寻黑夜的灵魂的朝圣之旅”。
切特·雷莫的优雅笔触将夜空中的神秘现象与人类的思想和精神联系起来,其所涉猎的内容包含神话、文学、宗教、历史及人类学等多个领域。这本书对于那些对科学与信仰之间的关系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部必读之作。
Universe
全书首先回顾了历史上有关人类在宇宙中地位的种种观念,接着根据20世纪中叶以来空间探测的成就对太阳系作了全方位的考察,然后评估了将人送入太空的种种理由,最后是作者本人对人类未来的太空家园的长远展望。
《暗淡蓝点:探寻人类的太空家园》是享誉全球的美国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卡尔萨根(Carl Sangan)60岁那年出版的科普名著,其主题关系到人类生存与文明进步的长远前景——在未来的岁月中,人类如何在太空中寻觅与建设新家园。
本书叙述风格宛如一部纵贯往昔、今日与未来的史诗,于宏伟缜密间编织着大量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
Universe
怀着期待的心情,所有人排队走进一个带有巨大圆顶的大厅。观众落座后,房间逐渐变暗,黑暗笼罩,营造出不同寻常的氛围。接着,穹幕电影开始,我们仰起头,看着繁星逐渐在圆顶上显现。随着光影的移动,讲解员的声音缓缓响起,广袤的宇宙在我们头顶加速流转,爆米花和冰激凌还在口中留下一丝甜味……
很多人都能隐约回想起童年的一次天文馆之旅。天文馆里既有科学知识,又能提供激动人心的体验。人造夜空的初次出现可以成为人生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时刻,一个印在记忆深处而后又会突然浮现的时刻。
天文馆作为大多数人童年回忆的一部分,它究竟从何而来?它是怎样模拟太阳系和宇宙,又是怎样随着天文学的发展而变化? 它的内部与外部结构之间又有何种联系?
这是一本天文馆的“传记”。作者从天文馆诞生的时代背景讲起,延伸至20世纪20年代在德国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和美国的兴起、20世纪末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然后阐述了天文馆在当代的兴盛。书中历数了天文馆发展史上重要的事件和里程碑式的建筑,图文并茂,剖析了社会发展对天文馆的影响,以及它对社会产生的反作用。
Universe
布赖恩·考克斯教授归来了,他将带领我们穿越时间与空间,开始一段充满真知灼见而又令人兴奋的旅程:你会见证那个137亿年之久,930亿光年之广,1000亿个星系星罗棋布,而每个星系又包含着千亿、万亿颗恒星的无法想象的庞然大物。
我们把这个地方称作我们的宇宙。它是如此广阔,如此复杂,几乎无法想象它能被人类所了解。然而在过去的100年里,科学家们开始认识宇宙,开始将宇宙看似无穷无尽的复杂性化简成人类能够理解的知识,并总结出适用于所有时间、所有地点中的所有事物的自然规律。由于这些规律适用于所有时间、所有地点中的所有事物,考克斯教授将会用地球上我们所熟悉的事物,为我们解释甚至带我们体验深空中那些宏大而深奥的现象,将那个变幻莫测、不可思议的宇宙带入活生生的现实。
考克斯教授一生致力于认识我们的宇宙。关于我们自己,关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有许多深刻的问题需要回答。在这本书中,他决心用一种特殊而易于理解的方式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
Universe
《猫城记》讲述了主人公“我”与朋友驾驶飞船前往火星,飞船却在降落途中不幸坠毁,只有“我”一人幸运生还。不料“我”却被长着猫脸的火星人带进了猫城。“我”在这个陌生的异国,艰难地适应着这里的生活,并对这些猫人进行了深刻的社会观察。
在这里,钱被叫作“国魂”,政党被叫作“哄”,损人利己是“自由”,毒品迷叶被定为“国食”……
猫人虚伪、狡诈、贪婪、胆小,猫城的文明和文化正在退化,他们倾向于内部争斗却不能抵御外侮,最终在与外族的战争中迎来了文明的彻底覆灭。
老舍的《猫城记》,以近乎激进的想象,描摹了一个极端的文明,对当时腐朽的社会风气和政治环境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判,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敲响了警钟。
Universe
从“基本粒子”到“黑暗繁星”
从“极小世界”到“无穷未知”
逆溯星光,探索宇宙的起源与黑暗秘密
本书为著名物理学家村山齐教授关于“宇宙是什么”的畅销科普读物。书中以回答“宇宙由什么构成”以及“我们为什么存在”这两个人类最原始、朴素的疑问为线索,通过结合最新的基本粒子物理和天体物理研究,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比喻,从全新的视角讲述了“宇宙的本原结构”和“自然的本原法则”,清晰描绘出了当前人类研究体系下的宇宙整体图景,并讲解了宇宙中“暗物质”“暗能量”等概念,是了解自然和宇宙“黑暗秘密”的科普佳作。
界面荐书
本期互动问题:
分享你最爱的宇宙主题的电影作品吧!
上期获奖名单:
慎;老驴伊尔
迪潘;娄琦琦
请获奖的小伙伴在本篇文章下留言收件地址嗷
往期荐书回顾:
本期作者/态萌 编辑/态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