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告诉我的适度过量库存策略――MBA课堂

学习《管理运筹学》的时候,里面的一个报童案例告诉我一个关于库存适度过量的策略。

对于库存控制,现在流行零库存的概念,似乎应该全部消灭库存,否则就是浪费。于是,在供应链条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就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强行将库存往自己的上下游配套企业转嫁风险。似乎这么做就实现了零库存,从而实现成本优化。

其实未必,我们的生产制造有两种模式,面向库存的生产,面向订单的生产。

面向库存的生产,是不可能零库存的,库存是一个蓄水池,是一个防止整个供应链断裂的存量调节器,一旦某个环节库存为零,整个供应链就无法正常运行下去,就会丧失各种销售机会,而且经常性的缺货会对下游客户或零售终端顾客产生极其不好的购物体验,会永久性丧失大批客户,而获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与代价是相当高的。

面向订单的生产似乎很容易实现零库存的目标,客户订单多少,企业就下单订购多少,企业没有必要储备库存。可惜的是,面对这个变化剧烈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各个企业都在压缩生产周期,各个企业都在压缩库存,压缩生产周期与压缩库存是冲突的,矛盾的,当整个供应链条上的企业都在压缩库存的时候,响应速度就绝对快不起来,各种销售机会就不可能获得。虽然库存有风险,但企业的利润来源是靠销售来创造的,生意都没有了,零库存还有意义吗?

报童案例告诉我们,当市场需求波动时,制定的库存策略不能取没有库存浪费的保守策略,而应该选择适当激进的库存策略,因为相对于库存浪费而言,更多的销售机会的获取是能够抵消库存浪费的,适当的库存浪费反而使总利润最大。当然,也有一个临界区域,超过了临界点,库存加大就会导致总利润下降。因此,我们要找到这个临界点,通过精心的测算,通过市场的验证,来寻求最大的总利润。

总之一句话,我们自认为的常识不可靠,真理很多时候是反常识的,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家的共识很可能是错的。

要向西方的实证主义学习,要不断去验证,从实践中收获真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运筹学告诉我的适度过量库存策略――MBA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