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换不评不曲解

——教师倾听之“忍者神龟”的修炼

不换不评不曲解_第1张图片
忍者神龟

      今天,聆听了钱老师的《普罗米修斯》。在课堂上,当学生们交流“哪些地方让你敬佩?”这个问题时,第一组同学讲述了自己的观点。老师在黑板上记录着学生的交流结果,根据学生的交流内容,很自然地把学生的一些粗浅的答案进行了筛选,提炼。黑板上出现了“正义、勇敢、博大、坚定”等等概括性的词语。

      当老师想继续交流的时候,课堂出现了可怕的静谧状态。老师尴尬地询问还有想法吗?大家都闭口不言。后来,老师选择了一个组来讲述,学生也像挤牙膏一样,完全为了拯救老师,挽救课堂而已。

        为何会出现这样受阻的状态?回归自己的课堂,我们也常常习惯于把学生的回答整理后,咀嚼后再写上去,删除不必要的,换掉没水平的,评头论足一番。更可怕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教案需要,自以为是地曲解学生的意思,把自己的想法告知孩子,还虚伪地询问一句:是这个意思吗?

        课后讨论时,马校长谈到了问题的症结:老师要做到不改不换不评论,才能放飞学生的思维,课堂安全感才能建立。

        的确如此,当老师每天都把学生的想法换来换去,感觉就是暗示学生,老师手里有一个正确答案。换了,学生会暗中思忖“我说的对不对”,怕水平不够,课堂往往容易受阻。

      但是,在课堂上,万一学生自我学习一直达不到我们需要的点怎么办?今天我上《自然之道》,运用我们去年梳理的写事的思路来概括主要内容。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和小组讨论,概括依然有问题——太啰嗦,主次不清晰。

        这估计需要考虑老师来拯救一下了?不换不评不曲解,在这种能力提升上似乎不合适。怎么办?我当时就想:这么萝卜炖萝卜下去,成就没意义的学习,在学生有困难的情况下拯救也是有必要的。于是我临时想到了一招——比较。

      在黑板上再,我写下了起因:我和同伴还有向导去岛上观察海龟离巢入海。

      让学生比较:与自己小组的比较,你认为最合适的概括是什么?为什么?

          很多同学经过比较得出自己抓了很多无关的内容,其实只要抓住“谁在哪里干什么”就可以。

      带着这个思考,修改经过。接着两组比较:

1.我们强迫向导救下幼龟侦察兵,竟误导了成片上百的幼龟被鸟啄食。

2.一只幼龟出来,快被食肉鸟吃了。我们连忙叫向导帮忙一起去救海龟。海龟得救了。成片上百的海龟以为没有关系就都出来了。食肉鸟去啄食海龟。

      通过比较发现第一组简洁明了。为什么第二组会出现这个问题?主要是顺势而为的概括让要讲的话越来越多。可以抓什么,才不会脚踩西瓜皮?最后,孩子们发现只要抓住主要人物的举动,主语扣准就能讲得精炼。

        有了这个发现再来修正自己的结尾:

        一开始,楠楠说的结果是:最后,海龟被食肉鸟吃了。

          后来,他改为:我们去补救过失,但已经晚了,我们的举动伤害了海龟,非常后悔。

          看似字数多了,但是更符合文章的主旨。还真灵!这个比较法提升了学生的概括力!

      今天的两堂课,给了我一个启示:“不换不评不曲解”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但是你会问,遇到错误难道我们也要视而不见?眼睁睁看着让问题滑过去吗?看来教师的及时补救也是有意义的。但需要给予支架,慢慢转变。而不是强行删换改!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换不评不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