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今天博主看了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果然每一个策略模式都有它的用途,都是一种很精辟的算法。

我们先来看一个实例:

要求做一个商场收银软件,营业员根据客户所购买的商品的单价和数量,来向客户进行收费。

这直接写肯定很简单了,但是考虑昨天的问题,写出的代码真的是一个好且优的代码吗?

我们先来考虑用工厂模式实现,你会惊讶的发现,工厂模式也可以实现这个代码,并不是很麻烦到不能实现,也不是不可以使用工厂模式。但是,简单工厂模式虽然也可以解决这个方法,但这个模式只是解决了对象的创建问题,而且由于工厂本身包括了所有的收费方式,商场是可能经常性的更改打折额度和返利额度,所以每次维护或扩展收费方式都要改动这个工厂,以致代码需要重新编译部署,这其实是一种很糟糕的处理方式。

我们可以考虑使用策略模式来处理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有了一个新的问题,什么是策略模式呢?

官方定义:策略模式,它定义了算法家族,分别封装起来,让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算法的用户。

好,我们接着考虑上面的那一个问题,商场收银时如何促销,用打折还是返利,其实都是一些算法,用工厂来生成算法对象,这没有错,但算法本身只是一种策略,最重要的是这些算法是随时都可能互相替换的,这就是变化点,而封装变化点是我们面向对象的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式。

我们来看一下策略模式的UML类图

大话设计模式----策略模式_第1张图片

图就是策略模式很经典的结构图,那么你有没有考虑过策略模式和简单工厂模式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们来看一下简单工厂模式的UML类图

大话设计模式----策略模式_第2张图片

是不是其中的区别就一目了然了呢。现在你是不是对策略模式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了呢,那我们回过头来反思一下策略模式,策略模式是一种定义一系列算法的方法,从概念上来看,所有这些算法完成的都是相同的工作,只是实现不同,它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调用所有的算法,减少了各种算法类与使用算法类之间的耦合度。

策略模式还有什么优点呢?

策略模式的Strategy(策略)类为Context(环境)定义了一系列的可供重用的算法或行为。继承有助于析取出这些算法中的公共功能。而另一个策略模式的有点就是简化了单元测试,因为每个算法都有自己的类,可以通过自己的接口单独测试,每个算法可保证它没有错误,修改其中任意一个时也不会影响其他的算法。

策略模式就是用来封装算法的,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可以用它来封装几乎任何类型的规则,只要分析过程中听到需要在不同时间应用不同的业务规则,就可以考虑使用策略模式处理这种变化的可能性。

是不是感受到了策略模式的优点了呢。那你有没有考虑一下策略模式的缺点是什么?

缺点:

1.用户必须知道所有的策略类,并自行决定使用哪一个策略类,这就意味着客户端必须理解这些算法的区别,以便适时选择恰当的算法类。换言之,策略模式只适用于客户端知道所有的算法或行为的情况。

2.策略模式造成很多的策略类,每个具体策略类都会产生一个新类,有时候可以通过把依赖于环境的状态保存到客户端里面,而将策略类设计成可共享的,这样的策略类实例可以被不同客户端使用。换言之,可以使用享元模式来减少对象的数量。

以上来自于看书和搜资料的总结

ps:可以自己试试简单工厂模式和策略模式相结合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最大化的减轻客户端的职责。而对于任何需求的变更都是需要成本的,所以改动越小越好,而更小的改动,可以使用反射技术,我的路还很远啊。


从网上搜到了一个大牛的博客

http://www.cnblogs.com/java-my-life/archive/2012/05/10/2491891.html

讲得很细致,可以看一下,里面用到了接口的回调。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话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