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知不觉读了22天,写了22天吗?哈哈自己也有点惊讶。
最初是想了解社群是什么,其实就是找个由头看杂书~~现在对这个问题是这么看的:
1社群是由个体组成的,所以对这个问题的探索种会有很大一部分是个体是如何,以及个体如何组成群体。已读《超个体》《蚂蚁之美》拟读《动物行为学》
2社群都生活在环境之中,所以很大一部分会探索相关的的环境,所有的社群动物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受太阳影响。如最近正在阅读《小冰河时代》,已读《追踪气候的变化》《冰雪世界的远征》有可能还会阅读:《冰川》、《上下百亿年》、《大气原理》。
3个体或者群体如何适应环境。这个问题似乎和进化问题重合度很高。书籍:正在阅读《大灭绝时代》拟读:进化心理学、人类的演化
今天的阅读笔记《小冰河时代》《大灭绝时代》
一《大灭绝时代》
前几天和三岁大的儿子逛博物馆,在动物厅看到一面贴着灭绝动物的墙。时间靠前的大部分动物都不认识,但是近期的动物有些认识。
大海雀、美洲虎、大海牛、白鱀豚,当他妈妈和他说这些动物都死光了,灭绝了。他很伤心,说不要他们灭绝。他可能有一点误解,以为是动物园看到的老虎、海豹、海豚都灭绝了。很多动物园动物确实离灭绝不远。
第一章 十年前的巴拿马金蛙
在巴拿马到处可以找到的青蛙被壶菌(一种真菌)的一个新变种感染了。感染后体表吸收电解质的能力失调,批量的死于心肌梗塞。
这种壶菌最早发现地艾尔巴耶镇野外很少能找到蛙类。还活着的大部分都生活在“娃旅馆”中,人类为了保护这些灭绝的青蛙建立的保护场所。
这种壶菌基本能感染所有两栖动物。现在而且壶菌感染范围在不断扩大,同时这种壶菌不依赖两栖动物也可以生存。
如果这个壶菌最后灭绝了所有两栖动物,那似乎有点恐怖。
第二章 美洲乳齿象
现代小朋友一般很早就了解到,动物是会死光的,但人类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知道动物是会灭绝的。
之前的人们的观点是这样的:
“这就是大自然的生态,它绝不会让以下两种情况发生,
一允许任何动物灭绝掉;二允许它的伟大作品种存在任何会遭到破坏的薄弱环节。”--当过总统的杰斐逊
居维叶在研究乳齿象化石的时候认为它是一种和非洲象及亚洲象都不同的生物,是一种已经消失的生物。到1800年,他又不断发现大鹿角麋鹿,洞熊、侏儒河马等23种灭绝动物。
1812年居维叶出版《四足动物骨骼化石的研究》。居维叶之前人们认识的灭绝动物大概是0种或者1种,而到那时发现了49种灭绝的动物。
居维叶认为是大灾变导致动物灭绝。同时拒绝承认动物会从一种变成另一种。
第三章 大海雀
莱尔的《地质学原理》,传播了一种物种随地层积累缓慢变化的思想。达尔文虽然发现了物种进化,但对于灭绝的态度是:
“一类动物全部物种的灭绝会是一个比起诞生更缓慢的过程”。正在它思考他的进化论时,欧洲著名物种之一大海雀的最后几个个体消失了。
大海雀长得很像企鹅,生活在北极旁边。其实企鹅这个词最早时用于称呼大海雀的。大海雀繁盛的时候,从挪威到加拿大的纽芬兰,从意大利到美国弗洛里达都可以看到它,数量多达数百万。
最初人们只是抓来当航海的食物,后来开发了新的用途,羽毛可以填充枕头,肉当中油脂含量高可以直接当燃料。
英国海员记载:如果你来这儿时为了获得他们的羽毛,只要按住一只,直接把羽毛拔出来就成。然后你把这只可怜的企鹅扔到水上飘着,一半的皮肤脱了羽毛,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慢慢死去。
最后一只大海雀
1844年6月,三个冰岛人登上埃尔德岩,看到岛上有唯一的一对大海雀夫妇和一个蛋(一年就下一个)。两只海鸟试图逃跑,但跑得太慢了。几分钟冰岛人抓住他,并把他们掐死。
14年后两名博物学家约翰沃利和阿尔弗雷德牛顿来找大海雀才知道这个故事。
1844年的两只大海雀,内脏在哥本哈根皇家博物馆,他们的皮在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牛顿后来极力主张禁止繁殖季节打猎,促成《海洋鸟类保护法案》得诞生。
读后感:
1.如何防止动物灭绝
中午和学弟讨论大灭绝,聊到他们农村的河都有禁渔期,每年到一些时候就不允许打鱼,以及对捕鱼的工具做了很多限制。
就像牛顿一样,在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增加了解的情况下,能够比较容易制定出,又能满足人类经济需求,又能保护动物的策略。
所以认识动物、了解自然非常重要。
2.如何看待灭绝
《小冰河时代》
第七章
我们都知道一个温度随海拔降低的常识。但很少把它转换到雪线考虑。温度每降低1.3摄氏度,苏格兰山脉雪线降低海拔1200米,同时在背阴凉处出现冰川。
思考:
数据是不是有点问题,不是海拔每提高一百米气温下降0.6吗?
气温变化对冰川周围有极大的影响,越小的冰川影响越巨大。知乎上有答气象问题的人提供,2014年以来地球平均气温没有巨大变化,但是冰川融化事件不断增多,所以我们可能处在一个南极冰川融化的时代。
气温降低,挪威的捕鱼行业衰退,1680年到1720年,挪威转型到木材贸易。
思考:
气候变化并不是决定性的,但会对人类群体产生压力。不同群体的组织结构不同,压力的导向也不同,有的群体将压力转化为革命,有的群体将压力转化为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