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眼见鲁迅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鲁迅

抬眼见鲁迅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几年前逛潘家园时,在一个旧货摊上看到鲁迅的十张旧照片。八张竖版,两张横板,从青年到壮年至老年。最年轻的是1904年摄于日本东京。有两张是1926年,分别摄于北京和厦门,另一张1927年夏摄于广州,还有的是1928年摄于上海闸北景云里工作室,1930年9月24日照于上海,1930年50寿辰摄于上海,1932年北京师范大学演讲,1934年摄于上海,1936年10月8日摄于上海。照片中的鲁迅黑白,沉默,目光如炬,有一种摄魄的力量。我如获至宝,买下来,拿到店铺镶裱,然后挂在书房的墙上。于是在书房里,抬眼就能看见鲁迅,看见他也看着我。
图片发自App
中学时写作文最爱引用鲁迅的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每当我觉得自己无路可走时,便会安慰鼓励自己,世上的路要靠走,要靠行动。即使现在无路,并不代表将来无路;即使走了弯路,也不怕无路可走。写时间的作文时,会想起他那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的传世名言很多,有的根本就是他的写照: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鲁迅的爱与恨,幽默与冷峻,他的冰火两重天,时时引领着我。他以他丰富的人生,博大的情怀,厚重的人格,广博的知识,影响着我人生的方向。自鲁迅时代以来,他被神化过,也被妖魔化过。有喜欢他的,颂扬他的,也有诋毁他的,甚至要把他赶出中学课本的。然而,当我抬眼看到他,我觉得,他就是一个有血有肉,复杂而又本真的大写的“人”字。

他抛弃法律上的旧式妻子朱安,娶了新式女子学生许广平。他经历了和二弟周作人的手足情和反目为仇。他与新青年时期的胡适由合到分,又远到近,直至后来的分道扬镳。鲁迅是智者,也是勇士。他有满腔的热情,也有彻骨的冷静。他敢于向任何人开战,旗帜鲜明,甚至有些偏激。那个时代,没有人像他那样深刻地揭露黑暗。

鲁迅对中国人的人性剖析至深。他说:“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他在美术鉴赏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他尤其喜欢木刻版画。他自己也设计书籍装帧。他的作品集如《三闲集》、《二心集》、《华盖集》、《呐喊》等装帧,最初都是他本人亲自设计。他为自己的著作绘制了很多精美的封面和扉页,并且引领和帮助了新一代的年轻设计师,对近代中国的书籍设计有极大的影响力。他设计的北京大学的校徽至今仍在使用。

抬眼见鲁迅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抬眼见鲁迅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抬眼见鲁迅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抬眼见鲁迅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鲁迅还是一位好父亲。1919年他写《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重点在于为子一代争取他们的权利,并且强调“爱”与“责任”。他指出“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他认为家庭教育中要根绝父权主义,保证父子间在人格上平等。他主张孩子要敢想,敢说,敢活动,有一种坚强无畏的性格。这样的父子观思想在100年后的今天也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这就是那个鲁迅,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

你可能感兴趣的:(抬眼见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