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0日,我算是把考研能够经历的事情都经历了一遍了。一战数学没过线,总分达到但是无缘复试,更别说调剂。二战进入了暨南大学的复试,体验了一次211院校的复试过程,但是最终表现欠佳,以总分3分不到只差无缘拟录取。随后的调剂,我这分数拿去普通的一本也足够上岸,但是因为调剂的几乎都是985/211的难民,分数非常高,我申请的一家福建一本学院也没有得到回复,最终拿到了两间二本的复试通知(五邑大学和广师大),最后我选择了五邑大学。说实话,我本科是一个三本的独立院校,考研的目的为了能够进入全国顶尖学府体验一下学习的氛围,得到一个好的平台实现自己的科研梦,但是命运似乎总是与我的愿望逆行。暨南大学复试完后,等成绩这个过程总是有着胡思乱想,与此同时,复旦大学计划招收40人的专业复试后竟然参加复试的120人全部录取,一个没有被刷;广东工业大学在复试后进行了两次的扩招,所以我在赌暨南大学会不会也会再次扩招一次,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我距离最后一名录取差了3名,而3名之间的分差仅仅是一位小数点的分差。
当知道拟录取名单没有自己名字的时候,我迷茫了一天,接下来应该找一个学校上岸呢,还是三战,但是最后还是选了一个学校先稳定下来。我觉得二战这半年,很多东西有了新的想法,也有了新的体会,所以我觉得应该继续往前走,考研停留了两年的时间,错过了很多东西,虽然有时候我们会说为了梦想,要一直坚持,但是也应该实事求是的去坚持梦想,走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路,哈哈哈,这两年的政治也不是白学的,至少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它可以用在生活,用在学习和更多的地方。
接下来我先说一下暨南大学的复试流程,我报考的科目是网络空间安全(学硕),初试内容是数学咦、英语一、思想政治理论和830数据结构。复试内容是C语言程序设计或者线性代数二选一。
这次我抽到的题目:(1)枚举类型中是否可以用小数?枚举类型的值能否修改?(2)不借助第三个变量,交换两个变量的值。(3)使用递归的方法,在一个数组中查找最小值。
复试一上来就让我抽题和做题,答完以上三题后,老师让我用英语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和本科学校。
最后是聊天环节了,问了我三个问题,(1)你对网络空间安全这个专业有哪些认识,将来你的研究计划是怎样的。(2)你是2019年毕业,这次是你第一次考呢还是第二次,在毕业之后你是马上准备考研还是先去共工作。(3)你的数学成绩不是很高,是因为数学比较薄弱还是其他原因。
好了,以上就是暨南大学的复试全过程,因为疫情的原因,取消了上机做题,改为口头回答。这是我两年以来参加的第一场复试,过程或多或少都有些紧张,当时我说英语的时候,还出现了因为紧张而导致说得不流畅。先自我反思一下自己的第一场复试,我是C语言第二题当时想不到思路就让老师跳过了,自然这题的分就没有了(可能答出来这题我就上岸了),这是失败原因之一。它跟我在网上看到的复试流程很大不同,我原先以为都是一开始先让我自我介绍,然后再干其他的,没想到这次是一上来直接让我抽题做,做完题目再考英语,这是考虑不充分,失败原因之二。由于紧张导致说话节奏有点快,当时没有意识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深呼吸很有用),这是失败原因之三。
如果问我复试应该如何准备的话,我想说的是:
第一:英语方面,熟练地使用英语和别人交流,有些经验贴说事先准备好各种问题,然后写好回答的术语,最后使劲背它。我觉得这种方法未必不可,但是我比较喜欢多与别人用英语交流,练出来的是地道的口语,而不是写在答题卡上文邹邹的书面英语,因为在复试里面,你是说英语还是背英语,很容易看得出来,尽量在考官面前展现出你最自然的一面(除非你的演技非常好,能够把控到位)。我当时是经常在B站看一些外国的娱乐八卦访问、名人在大学的演讲还有TED,这些视频能够很好的帮助我建立听力感觉和口语感觉,因为我们初试复习的很多都是很书面的英语表达,很多口语例如you know,something like that....之类的词都很少见,但是在外国人的日常交流又经常用到。
第二:中文的表达能力,因为在备考那半年基本是很少和别人有面对面说话的,一天下来可能就和饭堂的阿姨说上一两句,其他时间里,都是自己在埋头复习,所以我在初试之后猛地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下降了非常非常多,但这点又是非常好解决的,因为半年一个人会压抑很多话,没人可以诉说,所以考完试后可以找一些很久没见的好朋友去喝杯东西聊聊天,把自己最基本的社交能力练回来,不得不说,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呢,导师也不希望找一个一天闷声不说话的学生,万一出事故老师也怕吧。
第三:专业课的复习,作为一名计算机本科出身的学生,老师不会把你和跨考的考生区别对待,他们一定会问计算机相关的问题,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之类的我们一定要有一个了解。最好熟悉408的几门课,还有多上机训练自己的编程能力,算法分析能力,这个在机试非常重要,虽然说上机试黑盒测试,只要你做出来就行,使用什么方法老师也不管你,但是前提试你有思路。
考一次研就已经是不简单了,更别说第二次,二战备考的时候真的承受的非常大的心里压力,而在这半年中,正是考研的各位老师,让我们这些二战的考生能够一步一步地挺过来,说真的不容易,我非常感谢张宇老师,朱伟老师和徐涛老师,他们在课上的鸡汤真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接下来分享一下初试的一些经验:
关于数学,我是全程跟着宇哥的步伐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从36讲,到闭关修炼,到1000题,到最后八套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得完成。宇哥讲课非常有趣,令一些晦涩难懂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36讲里的那些卡通人物也是考研过程的乐趣之一。虽然这次的数学分数不是特别高,但是我所学到的,是真真切切的数学,和数学背后的原理和数学家故事,收获很多,感谢宇哥陪伴,我们换个身份再见。考研名师有很多,大家可以选定一个老师,然后全程跟着老师走完,不建议看多个老师的课,因为有些内容重复了的话会比较浪费时间。
关于英语,英语我是比较少花时间的,基本都在数学上了,因为我觉得自己英语一有60分就足够了。我的英语在10月之前都是每天只花1个半小时左右看恋练有词的视频,看的时间是每天午饭后,看完一节课睡个午觉刚刚好噢,这样的方式保持语感非常重要,当然有些人说伟哥的课没用,我觉得这是见仁见智吧。10月后开始就进入刷真题状态了,英语的真题不多,所以要好好珍惜每一套题,每份卷子第一遍都是卡时间做一遍,第二轮就开始细扣卷子里的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如果恋词刷过的同学,真题里的单词就难不倒你了。到了11月后就开始整理作文,整理一套自己写作文的模板,不太建议直接背冲刺书的作文,因为不科学,我们的大脑不是字典,不是背过就不会忘记,有的时候自己整理的东西才真正记在脑子里不会忘记,所以我建议是在参考市面上冲刺书的作文范文的基础上,整理一份符合自己习惯的英语作文句子模板,用政治课上的术语来说,我们要有主观能动性,不能只死记硬背。
关于政治,我二战开始就全程跟着徐涛老师,相对比一战时候政治60分(干啃了一年精讲精练,没看视频),到二战猛的涨到76分,对于这个分数我已经是非常满足的了。6月开始跟着徐涛的基础班、强化班和冲刺班,前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训练题的话,我一开始是先刷肖秀荣1000题,把各种知识点打牢固后,开始刷徐涛优题库,刷完一大轮后已经快接近11月了,到后面就是做肖4肖8,徐涛8套卷和腿姐4套卷,做完后对3位老师的试卷做综合的总结。
考了两次,看过很多经验贴,读过很多很励志的故事,但我的故事有点不是很符合剧情,我这是211失败的故事,一战的时候想着有个学校能调剂就很开始,结果数学连B区线都没过,二战的分数比较高了,能够进入暨南大学的复试,但是又是因为复试总分被刷下来,成功调剂到一个二本学校,又不甘心读一个二本,最后还是因为家里条件问题屈服了。但是我的暨大梦还没有覆灭,涛涛也说:能上岸就上岸,3年后还能考博嘛。以前大一的时候不会去规划自己将来要作什么,但是研一开始我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暨大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