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快应用项目模板源码,可以看到配置文件manifest.json在项目根目录的src文件夹下。
直接贴配置文件内容讲解每个配置的作用。
{
"package": "com.application.demo", //APP包名
"name": "kuaiAPP", //APP名称
"versionName": "1.0.0", //APP版本名
"versionCode": "1", //APP代码版本
"minPlatformVersion": "101", //APP支持的最小平台版本号
"icon": "/Common/logo.png", //APP图标路径
"features": [ //配置接口列表
{
"name": "system.prompt"
},
{
"name": "system.router"
},
{
"name": "system.shortcut"
}
],
"permissions": [
{
"origin": "*"
}
],
"config": {
"logLevel": "debug" //off debug
},
"router": { //配置页面路由
"entry": "Demo", //设置APP启动页面
"pages": { //设置路由对象,key:value 其中key不能重复,key是相对路径
"Demo": { //页面目录,存放各自页面私有的资源文件和组件文件
"component": "index" //页面文件,文件名不必与父文件夹相同(推荐index.ux)
},
"DemoDetail": {
"component": "index"
},
"About": {
"component": "index"
}
}
},
"display": { //配置页面UI显示
"titleBarBackgroundColor": "#f2f2f2", //标题栏背景色
"titleBarTextColor": "#414141", //标题文字颜色
"menu": true, //当使用原生的顶部标题栏时,menu属性配置是否显示右上角的菜单
"pages": {
"Demo": { //Demo页面的配置,如页面标题
"titleBarText": "示例页",
"menu": false
},
"DemoDetail": {
"titleBarText": "详情页"
},
"About": {
"menu": false
}
}
}
}
! features还不明白什么意思,之后补上
接下来记录一下生命周期
页面的生命周期:onInit、onReady、onShow、onHide、onDestroy、onBackPress、onMenuPress
页面的状态:显示、隐藏、销毁
APP的生命周期:onCreate、onDestroy
页面的生命周期
onInit, onReady, onShow在页面创建时触发调用。
onInit:表示VM的数据(events,props,data)已经准备好;所以可以使用props,data中的数据了。
onReady:表示VM的模板已经编译完成,所以可以获取DOM节点(如:this.$element(idxxx))了。
onShow:页面被切换重新显示时调用onShow()
onHide:页面被切换隐藏时调用onHide()
onDestroy:页面被销毁时调用,被销毁的可能原因有:用户从当前页面返回到上一页,或者用户打开了太多的页面,框架自动销毁掉部分页面,避免占用资源。所以,页面销毁时应该做一些释放资源的操作,如:取消接口订阅监听geolocation.susubscribe()
onBackPress():当用户点击返回实体按键、左上角返回菜单、调用返回API时触发该事件。如果事件响应方法最后返回true表示不返回,自己处理业务逻辑(完毕后开发者自行调用API返回);否则:不返回数据,或者返回其它数据:表示遵循系统逻辑:返回到上一页。
onMenuPress():当使用原生的顶部标题栏时,可以通过manifest.json中的menu属性配置是否显示右上角的菜单,配置请参考文档manifest文件
更多精彩文章用微信关注下方二维码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