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e back

半年的时间,我很遗憾,没有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我很高兴,坚持住了一小部分的自己。对于善意,更愿意相信缘分大于利益,对于恶意,虽是鄙夷但仍旧要释然……快三十的年纪,我原本渴望极限超越,但却似乎更加懂得,我活明白自己就不错了。

下面的话算作年中小结吧,除了我谁都不用对号入座。

关于习惯和命运

一个人只身在外,工作和生活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有间歇性的break。独自生活的习惯对于工作状态的影响,不能说是决定性的,但是却总在关键拐点见真章。在工作中的克制和私生活中的放肆要适当的置换,做小事做大人可能并不是最机智的选择,但人事换位,比公私分明更适合我目前的段位和实力。正视自己,积跬步,至心之所向。

关于喜爱和遗忘

很多人说我对待感情的方式,开始的像一场意味不明的豪赌,收场的时候却像满盘皆输的恶棍。总之完全不理智。看起来很这次的果决完全不同。我始终不相信自己自以为是的喜欢,同样不相信他人言之凿凿却眼神闪烁的好感。不是没想过放弃倔强,却害怕,到最后我们谁也撑不下这种假象。

在温水煮青蛙的凌迟和鱼死网破的意兴阑珊中,我选择做那个擅长遗忘的人,没心没肺,所以失去心动的能力。

关于模仿和理智

前阵子在网上看到有个阿根廷的女孩靠社交平台给自己创造身份,营造一种完美生活的假象,我觉得超有趣,偏偏自己却是一个虚拟社交恐惧症。出于恶作剧的心理,开始一反常态的频繁发自拍朋友圈,打破自己以往怕丑到大家和管你屁事关我屁事的佛系心理。持续了小一段时间,“受众”心理的转变让我觉得有趣,除了随缘的点赞和评论,竟然有人来跟我讨论这些内容的规律性和我反常态的心理,朋友圈里的我似乎真的成了他们眼中的我。对于这种情况,最不能安心做个看客的人应是我自己。在这个谎言中最容易迷失的人也是我自己。所谓营销,讲一个动人的故事,利用强大的同理心规避理智和防备,所谓营销者,却是最清醒造梦师和最残酷的失眠者。玩游戏可能只有一个结局,但是却有太多可能。我是为了可能而来,因而不在乎结局仓皇与否。

很高兴认识大家,即使对你们一无所知,如同你们从不曾真正认识过我,祝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come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