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于归(二)

经过一面筛选的简历放在了易伯言的办公桌上。HR总监都辉来向易伯言汇报面试薪酬经理的情况。易伯言接过都辉筛选出的简历,上面有都辉面试的批注,他信得过都辉用人的眼光,他看了几眼,就扔在了桌上。直接问他的意见。都辉在谈到了小溪的时候,说了几个词,有大型企业工作经验,有操作人力资源项目经验,冷静有条理、思路清晰,对数据敏感,分析能力出众。但看起来很年轻,不压众…

易伯言突然脑子里闪过那天雨中遇到的那个女孩儿。她叫什么名字?田小溪。他转头从简历中翻出小溪的简历。在照片栏中,一个眉眼间清秀淡然的证件照映入眼帘,没错,就是她。易伯言口中呓语,82年出生,北京工作5年,籍贯四川灵芝,父亲田明伟……真是无巧不成书,易伯言嘴角泛起了微笑,这难道就是母亲几次三番要他解决工作的远房亲戚?

他顿时心里了然,都辉看不懂他的表情。易伯言说道,就录用她吧。都辉瞪大了眼睛,没想到老板这么快就做了决定,可您还没有面试过她?都辉提醒。不用了,他说道,通知她尽早上班。

收到林氏的offer,小溪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如果没有母亲的涉入,她该有多么高兴。可是一想到母亲为了她去亲戚那里卑躬屈膝托人情,她就觉得这份工作,她接受起来少了一份自信与从容。

母亲似乎比她还早知道这个好消息,电话里笑呵呵地说,小溪啊,你表姐跟我说林氏录用了你。你要好好工作,不要胡思乱想,只要你踏实工作,我就放心了。末了,母亲说,你有机会,得感谢一下小易。

母亲口中的小易,就是易伯言,就是在背后能操纵这一切的人。小溪对他只有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印象。

在她非常小的时候,跟着亲戚家的小姐姐,绕过四水五溪,穿过青石板老街,翻过土丘山包,去过这个人的老家。那时候,他比她大好几岁,很能干的样子。他问她是谁,大伙笑闹着按辈份,他得管小溪叫一声小阿姨,他不屑地看她两眼满脸不乐意。她是没听到过从他嘴里叫过她一声小阿姨。

从那以后他俩没有见过面。那是长长的岁月,各自走着各自的路:求学,上班,交朋友、结婚、生子……忙的不亦乐乎。

再后来,也是家族的聚会中,小溪听到母亲说起这家人的儿子出息了,凭着自己本事,闯出了一片天地,娶了一位大家小姐,而他的岳父,正是林氏集团的创始人。老岳父对这个女婿百般器重,疼爱有嘉。在前几年,老爷子退下高位,这位能干的女婿接管了林氏产业,而他也不负重望,担起林氏掌门人的责任,一路开创基业,风声水起。而今,他门庭显赫,富甲一方,已然光宗耀祖,成为了传奇。

至此,他也与曾经的生活圈子划出了一条沟壑明显的界限。他与她原本只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小溪在林氏已经工作了两周,并未见到这位“大恩人”,听说易伯言到深圳出差去了。两周后的一天,都辉叫她去易伯言的办公室。她突然有点紧张,这个人太过神秘,太过遥远,如今却要站在他的面前,她深吸了一口气,起身去到他的办公室。

小溪见到易伯言,眼里闪过一丝意外,那天雨中的人,成都真是小啊,她心里想着。

易伯言正埋头签批着文件,抬眼见到了田小溪,她着一身简约大方的职业装,齐耳短发,眼神清澈宁静,如她的名字一般让易伯言感到清爽舒适。他示意她坐下后继续批阅文件,办公室陷入一片安静。

小溪看着眼前的易伯言,很难再与记忆里的那个男孩联系起来了。他专注的神情中显现出敏锐与犀利,宽阔的额头凸显着性格的刚毅,他很注重保养,没有他这个年纪看起来的慵懒,给人一种极为严格的自律感。他穿着考究低调,宝石袖口折射着内敛的光芒,近四十岁的他正是风华正茂,眉眼间有着指点江山的气魄……

易伯言签完最后一份文件后站起身,叫来秘书分发下去。他重新坐到小溪的对面,微笑着对小溪说,出差两周堆了这些急需处理的文件,让你久等了。小溪点头微笑,不必客气。

易伯言并没有与小溪寒暄,很快切入主题。他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地谈到这个公司发展至今的历史,他在其中的作用和他的用人理念。他语速和思维都极快,但逻辑清晰。他既表达出对这个团队管理的自信,也提出了未来的规划,他也直接对小溪的工作提出要求。小溪静静地听着,脑子里快速反应着他的期望,她感到这个人有着强大的个人意志,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但他毕竟不是专业HR,有一些用人理念她并不认同,但小溪明白,光是跟他较量理论,一定徒劳,他要看的是数据和事实。

小溪把两周以来能够拿到的数据做出的分析,一一向易伯言汇报,她谈到一些她从数据中看到的疑惑,比如,易伯言所自信的他的利益分配机制,可小溪明显感到公司隐含利益分配占比相当高,以至于在外部人才吸纳上,存在很大的弊病。隐含利益无法成为公司对求职者的公开承诺,从这一点上,很难对优秀的人才产生诱惑力,相当于公司一直在利益分配方式上吃着哑巴亏。

小溪有很好的记忆力,对数据尤其敏感。她的陈述清晰明了,直击要害。但语气诚恳,不咄咄逼人,很多问题她点到即止,她相信易伯言的思考能力。易伯言眼神中隐藏着丝丝惊喜,他感到她不可低估的专业能力,对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看向对面缓缓陈述的小溪,她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心思缜密,他心里竟然有点感谢母亲的极力推荐,他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从那以后,易伯言基本上开会都带上小溪,不发表意见的时候,小溪安静地待在他的身旁以至于他会忽略她的存在。在一些关键的人力问题上,他也会让小溪发表思路见解。小溪发言不急不燥,认真谨慎,可贵的是,他总感到她并不城府心机,而是一种更加融通豁达的智慧。他究竟不太明白,也就三十来岁的女子,是怎样的经历与修炼才至于这般的通透。

你可能感兴趣的:(之子于归(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