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四

三十六

原文

       陈沧州先生守苏州,《重游虎丘》诗云:“雪艇松龛阅岁时,廿年踪迹鸟鱼知。春风再扫生公石,落照仍衔短薄祠。雨后万松全逻匝,云中双塔半迷离。夕佳亭上凭阑处,红叶空山绕梦思。”“尘鞅删余半晌闲,青鞋布袜也看山。离宫路出云霄上,法驾春留紫翠间。代谢已怜金气尽,再来偏笑石头顽。楝花风后游人歇,一任鸥盟数往还。”其时总督噶礼,以诗为诽谤,句句旁注,而劾奏之,摘印下狱。圣祖诏云:“诗人讽咏,各有寄托。岂可有意罗织,以入人罪?”命复其官。寻擢霸昌道。

译注

       陈鹏年先生做苏州知府,有《重游虎丘》诗:“雪艇松龛阅岁时,廿年踪迹鸟鱼知。春风再扫生公石,落照仍衔短薄祠。雨后万松全逻匝,云中双塔半迷离。夕佳亭上凭阑处,红叶空山绕梦思。”意思:雪中的艇船松林中壁龛阅知岁月时光,廿年踪迹有飞鸟和游鱼知道。春风又来吹扫圣公石,落日斜阳仍然照耀着短薄祠。雨后松林清新环绕,云中的双塔忽隐忽现。傍晚依靠在景色迷人的亭台栏杆,眼前的红叶和空山使人思绪萦绕。“尘鞅删余半晌闲,青鞋布袜也看山。离宫路出云霄上,法驾春留紫翠间。代谢已怜金气尽,再来偏笑石头顽。楝花风后游人歇,一任鸥盟数往还。”意思:抛开俗世的事物偷得半晌闲暇,穿着青布鞋棉布袜也要登上山看看。天子宫殿的路出没在云霄上,天子车驾的春光留在山色紫翠间。时光流逝使辉煌之气尽失让人怜惜,再来看看偏偏笑话那石头冥顽不化依然那样。游人歇息在被风吹拂的楝树花下,任凭鸟鸥往返群飞。那时总督噶礼,认为诗有诽谤的嫌疑,句句在旁边加以注释,并且弹劾上奏这事,陈鹏年被摘印下狱。圣祖下达旨诏说:“作诗的人讽趣吟咏,各有所寄托。岂可以有意罗织罪名,并以此判定他人有罪?”命令恢复他的官职。不久提擢到霸昌道。


       陈鹏年(1663年~1723年)字北溟,又字沧州,湖南湘潭人,清代官吏、学者。康熙二十三年(1684)举人,三十年进士。历官浙江西安知县、江南山阳知县、江宁知府、苏州知府、河道总督,卒于任。有《道荣堂文集》、《喝月词》、《历仕政略》、《河工条约》等。

       道生(355-434) 晋宋间高僧。俗姓魏,钜鹿(今河北省平乡)人,侨居彭城(今江苏徐州)。[1] 家庭世代为士族,父亲为广戚(今江苏沛县东北)令 。幼随竺法汰出家,改姓竺,十五岁便登讲座,二十岁受僧侣的最高戒律“具足戒”。公元397年道庐山相慧远求学,公元404年问学于鸠摩罗什和佛驮跋陀罗。以慧解著称,将道家道物的观念,转移而成为佛性的探讨,以为众生皆有佛性,主张顿悟;并由庄子“等成败”“一是非”等齐物思想,而倡《善不受报论》。

       生公石,相传为晋竺道生(生公)讲经处。在今苏州虎丘山下。此外大石盘陀径亩,上下平衍,可坐千人,故又称千人石。

       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字元琳 ,小字法护[2] ,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王珣出身琅邪王氏,初任桓温掾属,与谢玄俱为桓温所敬重,累迁至中军长史、给事黄门侍郎,于谢安当政时为秘书监。后与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均以才学文章受知于晋孝武帝司马曜,被其倚为心腹,累官尚书左仆射,加征虏将军,领太子詹事。隆安元年(397年),迁尚书令。于司马道子征讨王恭时为卫将军、都督琅邪水陆军事、假节,平乱后加散骑常侍。隆安四年(400年),王珣病卒,年五十二。获赠车骑将军、开府,谥号“献穆”,后改赠司徒。有文集十一卷。王珣工书法,董其昌称其“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其代表作《伯远帖》是东晋时难得的法书真迹,且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历代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

       短薄祠,晋代王珣的祠庙,在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山。明高启有《短簿祠》诗云:"不能复使桓公怒,莫怪年来祭客稀。"

尘鞅,世俗事务的束缚。鞅,套在马颈上的皮带。

       离宫,帝王在都城之外的宫殿,也泛指皇帝出巡时的住所。

       法驾,天子车驾的一种。天子的卤簿分大驾、法驾、小驾三种,其仪卫之繁简各有不同。

       噶礼(?-1714年),董鄂氏,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初年大臣,开国五大臣何和礼四世孙。起自廕生,授吏部主事,再迁郎中。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噶礼随行。为官勤敏,贪婪无厌,虐吏害民,多次被弹劾贪污,还是得到康熙帝的信任,历任内阁学士、山西巡抚 、右副都御史、户部左侍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升任两江总督,坐噶礼与张伯行互参案革职。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噶礼母亲叩阍,控诉噶礼、弟弟色勒奇、儿子干都等在食物下毒,图谋弑母;其妻以养子干泰,纠众毁屋。经刑部审问属实,拟处噶礼凌迟极刑、其妻绞刑、色勒奇和干都斩首、干泰发黑龙江,家产籍没入官。康熙帝勒令噶礼自尽,妻子从死,余如部议。

        霸昌道,位于直隶省(河北)中部。清康熙八年(1669)置霸昌道,雍正末年驻昌平州(今北京市昌平区),领顺天府南、西、北部十七州县、承德州(河北承德市)、八沟厅(今河北平泉县); 乾隆元年(1736)增领四旗厅(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三年(1738)增领塔子沟厅(辽宁凌源县);四年(1739)承德州、八沟厅、四旗厅、塔子沟 厅另属; 光绪三十年(1904)裁霸昌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