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感是什么?
百度词条上的解释是:存在感是存活于世的自豪感,是被需要的幸福感。
1、阿彬
室友阿彬是一个对存在感十分热衷的人。记得大二那年,阿彬玩起了微博。
注册之初,他追着我问了很多问题,例如:微博的头像是否要用自己的头像,取什么样的昵称会更加吸引人,标签信息写什么内容比较有个性,第一条微博应该写些哪些内容、什么时间段发.....云云。
每当被问到无可奈何时,我便会扔下一句:“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觉得行就行了,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
人之所以觉得孤单,是内心的无所依靠。那些所谓的体面与美观,无非是想让自己多一些别人注意的目光罢了。
可是,当迎合了别人之后,呈现的自己又是否是自己真正喜欢的模样?
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在乎别人的目光,戴着虚伪的面具招摇过市,可心里比谁都清楚,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那些所谓的存在感,对于别人来说,也不过是一场过往云烟。
每天打开微信,都会收到各种群发信息:“亲,朋友圈第一条动态求100个赞!”、“亲,朋友圈第一条动态求转发!”......诸如此类。说实话,这种求赞求转发的存在感,每一个人,包括我,都会转瞬即忘。
时间长了,即使对方的消息提示再多,也没有打开阅读的欲望了。每每看到这类群发,都有一种瞬间拉黑的冲动,但仔细想象,对方毕竟是自己往日的同窗,又实在不忍心“下手”。
前不久,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朋友圈,就像一个圈,困住了你,也困住了我,让我们想要逃离却难以割舍。”这句话,说到了我的心坎儿里去了。
不得不承认,处在这个互联网愈来愈发达的年代,我们有着两个不同的形象。一个存在于虚拟世界,而另一个存在于现实的世界。
长期以往,就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网上的我们交流得越来越多,现实中的我们却越来越孤僻寡言;我们网上的好友越来越多,现实生活的好友却越来越少;在网上我们可以向陌生人倾诉着一切,现实生活中的知己却所剩无几。
寄存于社交媒体的存在感,既真切又虚幻,倘若追求超过了限度,生活便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2、富利
富利是我的大学室友。六个人的宿舍,五个不同的专业。富利主修美术。
恰逢那年美术社成立,富利快马当先地报了名。
美术社的第一个活动是承包学校的空白墙,彩绘出青春主题的图案和文字。
富利递交了申请表,不久后,获得了一面墙的彩绘权。
三天的时间,一张遨游书海的女生跃于墙面。女生面带微笑,气质不凡,由内而外地散发出自信的气息。
彩绘墙的活动影响不小,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可没过多久,同学也就见多而厌倦,转移而忽略。可那是富利的第一个"作品",而富利本身就是一个虚荣心爆棚的人。
活动结束后,富利还时常拿着颜料上前涂改,总想好上加好,以此吸引更多的目光。
可事实上,涂改的次数多了,墙面上的女生渐渐不见了原来的模样。棱角不再分明,颜色也不再分布不均。
一再的涂改以求关注,不仅浪费了时间,更降低了对作品的期待。
3、小宗
刚刚接触的时候,就认识了小宗。
可以说,我和小宗是“两眼泪汪汪”的同乡人。他除了白天的工作之外,平时最大的爱好跟我一样:读别人的作品,写自己的作品,最后投自己的作品。
喜欢,不仅仅因为界面简洁优美,更多的是自己的作品有机会见诸于各类专题的那份欣喜,通过这个阅读平台,文友们相互品读鉴赏,极大地获得了阅读和写作的乐趣。
上的专题各异,有学习类的、爱情类的、科技类的、影视类的等等,一般这些专题不仅有稿件主旨的限制,而且一般都有着严格的审核标准。那些有名的专题一旦投稿成功,便可以获得极高的点击率。
当然,专题中也包括接受投稿且无需审核的专题,例如:《每天500字》、《每天1000字》等等。后来我发现,小宗的作品都投给了后者,也就是没有任何审核要求的专题中。
于是,我询问他其中的原因,他简洁明了地说:“之前也投过像‘首页’‘连载’这样的专题,可是结果往往都是被拒,所以我就不打算继续往那投了,我之所以都投给了后者,是因为我想确保每天能够顺利地选上,能够在的某个角落看到我的文章罢了。”
我着实吃惊不小。
后来,我仔细看了阿宗的文章,发现了诸多问题:排版混乱、错别字特多而且很多语句读不通畅。
原来,虽然阿宗每天都在坚持写,但他写下的文字映射出了空洞、敷衍与草草了事;虽然他每天都在投稿,但他的投稿只是为了能够让专题毫无条件地收录,以满足自己内心的虚荣心与存在感。
可是,对自己放宽了要求,其实是自己的的不负责。
能够每天坚持写上500字、1000字的朋友们,一定是对文字十分热爱的,不然上班如此辛苦劳累,我有时间还不如发呆。
可是,过度地追求存在感,让一切努力都变了原来的味道。
我是原创作者慕新阳,喜欢我的文字,就送个"喜欢"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