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金融版专栏评论

 

据媒体报道,日前香椽研究(Citron Research)做空恒大地产遭遇反击,“在掀起新一轮做空中国概念股高潮时,一纸报告击溃对手的时代一去不返”。

有评论认为浑水这样的做空机构一向是浑水摸鱼,其暴利的来源是“给上市公司泼污水、搅浑资本市场、误导海外投资者”。真的是这样吗?

 

净化市场的鲶鱼效应

我们不妨反过来想一想,这些被成功狙击的中国概念企业,它们在海外上市本身是否也是凭借一个神话般的“中国概念”,依靠“误导海外投资者”来实现本没有资格的融资目的呢?如果这一点不可否认的话,那么我认为做空机构凭借市场规则进行的做空操作,客观上起到了净化市场、去芜存真的作用和效果。“真金不怕火炼”,恒大的反击就充分说明,如果凭借的是造谣污蔑,那么“浑水摸鱼”不会得逞。从这个角度看,我反倒希望中国的股票市场上,也能有几个这样的做空机构,起到一种鲶鱼效应。

其实,头顶“中国概念”的海外上市企业,并不都具有同一个模式。

我们考察一下,什么是中国概念?确实有一些海外上市公司仅仅因为沾上了“中国”概念,忽如一夜春风来,其“投资价值”便飙涨起来。所以在去年那场中国概念股的做空潮来临的时候,我个人态度是欢迎的。只要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就不会简单地认为凡是打上中国标签的东西就应该支持。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像“中华网”那样的空壳,打上中国的标签仅仅是为了牟取极少数人的私利;除了贩卖中国概念,他们没有任何有价值可持续的盈利手段,既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也不能为投资者创造收益。他们的所作所为,仅仅是将善于“画皮”这一中国股市的“成功经验”应用到了国外的资本市场而已。

 

真金不怕火炼

但这样的公司并不能代表“中国概念股”。即使在去年那场浪潮中做空机构大获全胜,“每10家中概股公司中,就有一家离开美国”,那也还有另外90%的企业有着不同的模式和生存能力。如果做空机构不认真研究企业背景,不仔细掂量对手实力,遭遇有效的反击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美通社认为,“那些资产良好的中国公司,相对能更成熟地应对做空机构,和投资者的沟通交流做得非常好”。其实仅仅资产良好是不够的,必须有熟稔华尔街规则的财务官才行,象当当网的俞渝和优酷的古永锵,CEO本身便是华尔街出身,这样的企业虽然也是“中国概念”,但几乎没有遭遇香椽、浑水一类做空机构进攻的可能性。而新浪、百度等美国上市企业也可以算作中国概念,但他们都建立在成熟的资本架构之上,也很难给做空机构留下食利空间。而像人人网这样的抄袭者,即使其生存发展的过程流淌着卑鄙的血液,但因为其管理者“知己知彼”,做空机构也难有突破。

被做空机构成功狙击的,大多是通过洋买办(中介机构)的途径,借壳上市的企业。这类企业对于做空机构最有价值,但在上一轮的做空潮中,它们已退市殆尽。只要中国企业日后警醒,避免这种投机取巧的模式,做空机构便不再有暴利可图。

 

仍有猎杀机会

对于做空机构来说,在新浪这类VIE架构企业身上难有作为,以传统行业港股为对手也没占到便宜。那么,中国概念股就没有猎杀机会了么?也不尽然。

有一些新的中国概念企业,同样建立在“中国市场”这个神话上面。比如神州租车,比如京东商城,他们还没有上市,但很快将要IPO。由于他们生存的目标就是上市圈钱,所以不得不上市,不上市必死无疑。他们的根本逻辑就是做大、再做大,挤死所有的竞争对手之后,便只剩其一家独大。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致胜”法宝是亏损而非微利,因此与“薄利多销”的规模效益思维仍然是相悖的。企业的核心目的是盈利,不能盈利,依靠亏损换来的规模无论做到多大,其垄断地位都是吹弹可破的。

这一类企业在我看来是最值得猎杀者们等候并伺机进攻的。他们上市之前的生存依靠风投输血,上市后则必须依靠股市输血,即使其财务报表做得再光鲜靓丽,也掩盖不了缺乏盈利能力的真相。它们上市之后,一旦遭遇猛烈做空,它们便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甚至难以为继。从而也就成为做空机构大可作为的新天地。

下一步,该怎么做空中国概念股?_第1张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瞬雨
技术经济观察家,自由评论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ED x Chengdu 20120519 @瞬雨

上次在 TEDxChengdu 演讲,演讲题目《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会议主题是关于Web2.0的社会影响,朋友们一直希望分享现场视频。

 感谢辛勤忙碌的年轻志愿者。感谢TEDxChengdu 和思想聚会 的邀请,感谢周玉亮、亘将、徐启智 三位老师。 

我的演讲视频地址:43分钟(不包含互动问答)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I2ODY0OTI0.html